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公交车及其它路权优先车辆信号优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公共交通日益受到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领域学者的重视. 其中,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了城市主干道公交车信号优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首先根据收集到的交通流数据应用“单路径旅行分配法”计算出OD矩阵;接着利用GIS信息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中对网络进行了重构;随后根据交通管理策略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对四种不同车辆进行优先权系数的设置;最后设计了专门的控制策略来降低公交车辆的整体延迟.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先信号控制方案后,公交车和其它路权优先车辆的延迟,甚至包括所有车辆的延迟都能得到整体的降低,部分解决公交车和其它路权优先车辆的优先通行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处的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及基本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构建高速公路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以期为今后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处的交通组织研究提供帮助。基于中国学者对车辆微观仿真模型的研究及部分合理性推导,设计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区域交通流特性的车辆仿真系统,系统由道路设施模型、车辆生成模型、车辆跟驰模型、判断型车道变换模型、强制型车道变换模型、停车模型和重启动模型组成。系统在广州南沙港快速线仑头收费站进行初步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排队长度校核指标误差在10%以内,初步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曲超  高峰  史震 《交通标准化》2011,(22):119-122
智能交通系统是当前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仿真系统是进行交通管理、控制和诱导决策的重要实验手段和工具。基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Aimsun建立相应交通流仿真模型。Aimsun克服了交通系统现场实验代价大、实施困难的缺点,能为交通路口的研究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交通瓶颈处的交通流特性,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交通瓶颈处的交通流模型,并对其交通波动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为交通瓶颈处的交通管理控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交通瓶颈处的交通流特性,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交通瓶颈处的交通流模型,并对其交通波动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为交通瓶颈处的交通管理控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 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 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 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 度跟驰模型,以控制理论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流系统在欠阻尼和过阻尼两种情况 下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并以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正确性.过阻尼较欠阻尼交通流系统稳定 性好,但调节时间更长,若将交通事件抽象为阶跃响应,通过分析交通流系统调节时间、 超调量等参数,可为计算交通事件持续时间作参考,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自动驾驶车辆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 以手动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构成的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CTM); 应用Newell跟驰模型作为手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 应用PATH实验室真车测试标定的模型作为自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 计算了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在均衡态的车头间距-速度函数关系式, 推导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 计算了混合交通流在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最大通行能力、最大拥挤密度以及反向波速等特征量, 依据同质交通流CTM理论建立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CTM; 选取移动瓶颈问题进行算例分析, 应用混合交通流CTM计算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移动瓶颈影响时间, 应用跟驰模型对移动瓶颈问题进行微观数值仿真, 分析了混合交通流CTM计算结果与跟驰模型微观仿真结果之间的误差, 验证了混合交通流CTM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交通流CTM能够有效计算移动瓶颈的影响时间, 在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 混合交通流CTM计算结果与跟驰模型微观仿真结果的误差均在52 s以下, 相对误差均小于10%, 表明了混合交通流CTM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 混合交通流CTM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思路, 基于微观跟驰模型与目前逐步开展的小规模自动驾驶真车试验之间的关联性, 混合交通流CTM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未来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单车道混合交通流演化过程, 增加了模型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事件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对交通事件和交通流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对交通事件以报警的形式通知管理者,能够有效预防交通事件和真实地再现事件过程,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文章结合杭州市采用的视频检测交通事件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交通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引入交通语言的概念,研究交通语言对交通系统运行指标的影响模式,指出不合理的交通语言容易产生交通问题。针对交通管理对交通语言的需求提出面向交通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交通语言设置方式。最后,阐述基于交通语言的有效交通管理措施有:通过交通导向分离不同需求的交通流;分层次设置交通语言;信息量集中处采用分散设置的方式提高信息发布效率。研究结果可作为交通管理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交通管控策略的潜在环境效益,在交通仿真模型中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可仿真估计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论文比较分析了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微观车辆排放模型本地化移植的方法与进展;对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交通仿真模型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发现,宏观及中观交通仿真模型与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融合方法主要体现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修正及车流运行轨迹重建上.现有研究者对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地估计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存在分歧,表现在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输出的车辆比功率分布特征与观测的真实值存在不一致性.最后讨论了模型融合应用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该综述对交通仿真模型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一体化平台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台风、飓风等可预报自然灾害,在其登陆城市之前一定的安全时限内,大规模区域路网疏散的交通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最优化理论与微观交通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面向区域疏散交通管理的双层建模框架。上层模型(最优化层)以修正元胞传输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路网疏散的交通管理方案优化模型,其输出的疏散交通管理策略备选集合,输入到下层模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中,从而在微观层面考察驾驶员行为反应等上层模型难以捕捉的疏散特性,进而制定最优的疏散交通管理方案。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框架兼具最优化方法与微观交通仿真方法的双重优点,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区域疏散交通规划与具体的区域疏散交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雾霾天气低能见度下的交通流,结合停车视距模型,建立雾霾低能见度下的交通流微观模型。在数值模拟中,得到了雾霾天气低能见度条件下的时空图,分析了低能见度下不同最大速度的事故率曲线结果表明,与晴天相比,低能见度下,交通拥堵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长。并仿真得到了不同密度下的道路车辆限速值,仿真结果与道路能见度限速标准相一致。研究结果对于雾霾天气下交通管理与控制、安全出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管理水平,在分析占道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参与要素中的人、车、道路和安全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占道施工时的社会车辆、公共交通、交通参与人三类交通流组织和占道施工交通秩序整治、交通精细化设计的技术要点;然后从交通调查、交通系统供给与改善、交通管理政策措施制定和交通设施设置四个方面探讨了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交通管理方案决策、交通宣传诱导和交通管理方案的监测与完善三个方面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变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道路交通流预测可以使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制订相关政策,面对即将出现的交通问题提前采取管控措施,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是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短时预测是交通控制、车辆导航的技术基础. 本文在对交通系统具有耗散系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交通状态中存在混沌. 本文运用混沌与分形理论恢复交通流量序列的动力学系统,并用多元局域预测法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实地采集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分析校验.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序列的评价指标,比较得出此法在2至5分钟内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变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道路交通流预测可以使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制订相关政策,面对即将出现的交通问题提前采取管控措施,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是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短时预测是交通控制、车辆导航的技术基础. 本文在对交通系统具有耗散系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交通状态中存在混沌. 本文运用混沌与分形理论恢复交通流量序列的动力学系统,并用多元局域预测法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实地采集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分析校验.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序列的评价指标,比较得出此法在2至5分钟内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交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有效的交通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交通拥堵的情况,提高交通路网的通畅性与安全性。利用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对交通拥堵等各种交通现象进行分析,实现最佳的交通管理。阐述了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上构建的动态交通管理双层模型,结合模型介绍了其主要的运算方法模拟退火运算法,并用案例证实了双层模型对动态交通管理优化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在分析了交通流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基于泊松分布的断面发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定义泊松分布的参数入、α的概率含义,再将含有车辆数、时间、概率三个变量的泊松分布得出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使用的发车模型,并给出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18.
Ũ�����³���ͨ�ŶԽ�ͨ�¹ʵ�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天环境下驾驶员会表现出和正常天气不同的驾驶行为,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为保证交通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在浓雾环境下关闭高速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分析浓雾环境下基于传统目视和基于车车通信的驾驶行为,建立了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车车通信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分布的"局部聚集效应",从而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率;当车辆密度较小时,交通事故率的降低效应尤其明显.本文的研究为高速公路在浓雾环境下采用车车通信技术实现车辆连续放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泊松分布的微观交通仿真断面发车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交通流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基于泊松分布的断面发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定义泊松分布的参数λ,α的概率含义,再将有车辆数,时间,概率3个变量的泊松分布得出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使用的发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泊松分布的微观交通仿真断面发车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在分析了交通流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基于泊松分布的断面发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定义泊松分布的参数λ、α的概率含义,再将含有车辆数、时间、概率三个变量的泊松分布得出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使用的发车模型,并给出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