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东省境内有大小河流2000余条,西江、东江、北江三条主干航道贯穿全省,珠江三角洲有崖门、磨刀门、横门等8大出海口门,形成了"三江相通,八门入海"的格局,是全国水运资源条件优越的省份之一。"三江相通、八门入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运的最大特点。在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过程里,把握住这一最大的现实,实现珠江门户"进阶"不可或缺。广东省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其中高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以前,北江流域航道绝大部分处于天然状态,航行条件恶劣,水运事业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航道的开发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便在北江建立了航道专业管理机构统管全区干、支流航道的规划、整治与建设。11月14日10时,北江飞来峡枢纽三线船闸上闸首人字门开启,6艘满载货物的运输船舶缓缓驶入闸室,标志着广东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简称"北江项目")韶关至清远千吨级船闸正式试通航。  相似文献   

3.
6月初,张春贤部长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为支持进入"9 2"这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实践,交通部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9 2"区域内构建完善高效率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运网络.在水运方面,今后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快西江干线航道的建设,提高航道等级和运输能力;加快红水河复航,建成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通畅的出海通道.二是继续完善珠三角"三纵三横"骨干航道,形成高等级、大能力、相互连通的内河航道网络和江海联运体系,总体上珠三角地区内河航运能力将提高30%以上,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为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其他地区提供更加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4.
北江是珠江水系三条重要支流之一,也是广东省四大河流之一,是粤北山区通往珠江三角洲的水上运输的大动脉,是沿岸韶关、清远两个重要城市及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为充分利用北江水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北江的通航能力,国家曾多次对大小北江进行整治,目前随着国家对内河航运发  相似文献   

5.
一、港口群现状综述 1.概述 广东省共有大陆海岸线3368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0808公里,是我国水运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水上运输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大多可通航300~1000吨级船舶。 广东省港口在区域布局上大体分为三个港口群体:以深圳、广州、珠海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港口群体;以汕头港为中心的粤东港口群体;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粤西港口群体。 中部港口群体分布在中部沿海522公里的海岸线及5800多公里的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巡视员荀建群:水运盛会提供了很多有益思考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巡视员荀建群受邀参加了此次湾区水运经济宣传研讨会,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湾区经济离不开水,广东省水运要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张坚实强劲的满弓,珠江就是一支势不可挡的利箭,利箭配强弓——珠江水运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充满期待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它连接云贵、横贯两广,通达港澳、辐射东盟,干流全长2 214 km。在交通运输部和沿江各省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省实施了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了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云南省开展了"三出境""两出省"水运通道建设,贵州省掀起了水运建设三年大会战,珠江沿线水运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期,是珠江水运构建"一横一网三线"总体格局的关键时期,通过补齐珠江水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珠江水运服务质量。注重珠江水运装备提档升级,推动珠江水运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实现珠江水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在新的平衡。"十二五"期,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水系四省(区)悉数出台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空前,航道、港口及其枢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  相似文献   

9.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20-22
广东省建设水运强省,航道建设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东省航道系统的"十二五"项目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启动。航道是水运发展的基础,只有建设好、保护好航道才能发展水运。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没有现代化的航道,就没有低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水运。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  相似文献   

10.
<正>水运被称为"绿色"运输,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嘉兴市地处长三角河网发达地区,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水运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集约区域,其内河航道密布,是水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内河水运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作为其直接实施者,高素质内河船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现代化内河航运起着关键作用,关系到内河水运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运工程》2013,(9):2-7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简称广航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第一个水运工程设计机构,其前身是交通部水规院第三勘察队(1958年8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五十多年来,经历合并、分设、转企和改制等变革与发展,现为非国有控股的勘察设计咨询公司。广航院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已发展成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集勘察、  相似文献   

13.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0,(12):43-45
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  相似文献   

14.
<正>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12月召开的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感慨,珠江水运发展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本次会议可谓珠江水系的"遵义会议"。而与会代表也都一致认为这次由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协调并成功召开的会议,将成为珠江水运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5.
许湘华 《水运工程》2019,(12):86-93
乌江是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支线"内河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复航后乌江水运市场的兴盛繁荣这一重要目标,以2018—2035年为战略实施年限,建构了乌江水运市场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复航后推进乌江水运市场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分阶段进行战略部署;确立推进"三大建设"、提升"四大水平"、完善"五大体系"的战略重点任务;提出建立包括增强行业组织领导、建立联合协调机制、加快水运人才建设、加强水运资金保障、加大政策扶持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但由于长期患上塞船之症,一直阻碍着北江航运的发展。2010年,在清远市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相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09,(4):1-1
当前,广东内河水运发展不平衡。珠三角水网地区内河航运相对发达,而北江、东江和韩江等河流拥有较大的水运发展潜力但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发展广东省内河水运,特别是加快“环珠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广东揽岭南江河之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集珠江水运之精华,内河水运相对发达,有力地促进了沿江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调进煤炭的33%、进口油气的50%、进口粮食的66%都通过内河集疏运,  相似文献   

18.
张国民 《中国水运》2002,(12):47-47
改革开放以来,"有水大家行船"成为共识,投资水运的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别在山西省这样的非水网地区,个体投资水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镇船舶发展迅猛,成为水上运输的一个特殊群体和生力军.目前,山西省乡镇船舶的数量占全省船舶总数的98%,是名符其实的乡镇船舶水运省.乡镇船舶的大量发展,给水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繁荣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水运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的能源消耗情况为基础,运用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法分析预测广东省未来一段时期的天然气消耗量以及水运调入量,对比广东省沿海现有、拟建的LNG接卸码头通过能力,进行广东省天然气水运调入需求与码头接卸能力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水上巴士规划方法的基础理论,建立广东省水巴发展规划层次结构,提供建立各层评价体系的方法思路,为广东省水上巴士合理利用各城市水域资源、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运交通需求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