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单克隆抗体,ABC法对寻常型泛发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亚群数在退行期患者大致正常(P>0.05),T_(11)~+,T_4~+细胞和T_4/T_8比值在静止期进行期和患者显著减低,在进行期患者的下降更为显著(P<0.01)。说明寻常型泛发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其数值可能与病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OKT系统单克隆抗体检测克山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存在明显异常;用小鼠胸腺细胞生长法检测病区粮喂养大鼠的IL-2活性,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非病区粮对照组,但病区粮加硒组大鼠IL-2活性有显著提高。提示克山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区粮因素能够降低大鼠的T细胞功能,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检测尖锐湿疣患者及健康人各2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初期患者CD_3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下降;CD_4,CD_4/CD_8比值也显著下降;CD_8阳性细胞百分数却显著升高;恢复期患者T细胞各亚群比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B细胞在肺炎支原体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30例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 CD4 5RA+ 、Th2亚群CD4 + CD4 5RO+ 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表达明显升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CD4 5RA+ 表达明显升高 ,Th2亚群CD4 + CD4 5RO+ 表达无显著性变化。CD4 + CD4 5RA+ /CD4 + CD4 5RO+ 明显升高。结论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失衡和紊乱情况 ,主要表现为Th1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及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 ,符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病理基本特征 ,推测MP下呼吸道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了两型心肌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组患者的T_8亚群明显低于心肌炎心律失常组及正常人,而T_4/T_8比值明显升高。同时用短寿命细胞法发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并与射血分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免疫调节异常在心力衰竭型心肌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5 0例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D4降低 ,CD8升高 (P<0 .0 5 ) ,CD4/CD8比值下降 (P <0 .0 5 )。胃癌患者中 ,2 0例有转移单纯化疗组与 2 1例无转移手术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相比 ,CD4下降 ,CD8升高 ,CD4/CD8有下降趋势 ;但CD4、CD8、CD4/CD8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和促炎因子的影响及其对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12周龄SHR和WKY大鼠,随机分为WKY组、SHR组和SHR+NO干预组,每组6只,SHR+NO干预组按10μg/(kg·d)腹腔注射硝普钠(NO供体)4周,WKY组和SHR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周。测量尾动脉血压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脑基底动脉和肾脏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和CD4~+CD25~+T细胞比值;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大鼠出现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增厚、肾小球萎缩和炎性细胞浸润,SHR+NO干预组较SHR组大鼠炎性损伤程度减轻;与WKY组比较,SHR组大鼠外周血CD4~+/CD8~+的比值升高(P<0.01),CD4~+CD25~+的比值下降(P<0.01),SHR+NO干预组较SHR组CD4~+/CD8~+的比值降低(P<0.01),CD4~+CD25~+的比值升高(P<0.05);SHR组大鼠血清中TNF-α表达较WKY组升高(P<0.01),SHR+NO干预组较SHR组TNF-α表达降低(P<0.05)。结论 NO通过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进而改善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炎症性肠病(IBD)即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白介素-23(IL-23)受体的表达情况,并讨论其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0例UC患者、16例C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BD患者外周血CD4+T、CD8+T和CD56+NK细胞表面IL-23受体(IL-23R)的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 UC及CD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CD56+NK细胞表面IL-23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B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L-23R的表达增高,提示IL-23R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鉴于国内还缺乏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有关资料,我们利用单克隆抗体T_(11)、T_4和T_8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一组成年人外周血中T细胞及其亚群分布进行了研究。我国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T_4~+细胞及T_8~+细胞在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65.89±8.31;43.38±7.48;25.03±6.41%。无明显性别差异,但50~69岁老年人前期T细胞及T_4~+细胞有所降低,而T_8~+细胞有增高趋势。同时我们还发现血中的T细胞及其亚群存在日间节律性变动,建议应在每天上午8~9时采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组抗淋巴细胞亚群的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进展期胃癌和肠癌组织中浸润单个核细胞,尤其是散在浸润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I_2(HLA—DR)抗原和OKT_9抗原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同时,无选择的选取了18例慢性胃炎和慢性肠炎活检标本做为对照。在癌肿标本中,散在浸润淋巴细胞的I_2抗原表达显著变异。少数标本中很难查见I_2~+T细胞,大部分病例只能查见少数细胞呈I_2~+。63例中仅有10例其I_2~+细胞占全部散在浸润淋巴细胞的10—30%,所有瘤组织中几乎无OKT_9~+浸润T细胞。这种表现完全不同于正常粘膜及炎症粘膜中的I_2~+浸润单个核细胞分布。这说明就大多数病例来说,肿瘤组织中浸润的T细胞多数是非活化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和抗骨髓瘤细胞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NK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阴性细胞纯化法用于获得高纯度的NK细胞;ELISA测定NK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的浓度;标准铬51释放试验评估NK细胞杀伤骨髓瘤细胞的能力。结果与单一应用IL-18相比,低浓度IL-2和IL-18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NK细胞的活性、分泌干扰素(IFN-γ)的水平和杀伤骨髓瘤细胞的作用。结论低浓度IL-2具有协同IL-18活化NK细胞抗骨髓瘤细胞的作用,此结果为IL-2和IL-18联合应用治疗骨髓瘤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Multiplemyeloma(MM)isaB cellmalignan cycharacterizedbyplasmacellsinthebonemarrow thatproducemonoclonalimmunoglobulin.Forthe highexpressionofmultipledrugresistantgenein theMMcells,MMhaslowerrecoveryratebut higherrelapserate.Itwasreportedrecentlythat As2O3…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 (IL-2),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determine the alteration of erythrocytic immunity and T cell subgroup in the blood of outer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so an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Enzyme linked immn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IL-2 and slL-2R. The immunoadsorption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rythrocytic immune activity and its regulating function. ( S-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ell number of CD3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 CD4 and CD8. Resolts The content of IL-2 in the group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 content of sIL-2R increased. Red blood cell C3b receptor (RBC. C3bR) and RBC immune adherence enhancing factor (RFEB) dropped greatly (P〈0.01), while RBC immune complex rosette (RBC. ICR) and RBC immune adherence inhibiting factor (RFIR) increased greatly. The cell number of CD3 and CD4decreased (P〈0.01)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CD8 (P〈 0. 05).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immune function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IL-2, sIL- 2R, erythrocytic immunity and the activity of T subgroup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6、8、1 0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6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 6、8、1 0水平 ,McAb A E法检测 54例患儿T细胞亚群。结果 各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 6水平降低 ,IL 8、1 0水平升高 ,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降低 ,IL 1 0水平与CD4+细胞呈负相关 ,血清IL 6、8、1 0分别与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 在小儿肾脏病中 ,①血清IL 6水平降低 ,可能是继发性改变 ;②血清IL 8、1 0水平升高 ,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 ;③CD4+细胞、CD4+/CD8+比值降低 ,是肾小球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④血清IL 1 0水平升高 ,与CD4+细胞呈负相关 ,抑制细胞免疫 ,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患者中CD4~+CD25~+T细胞与CCR4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及CCR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比例高于外周血(P<0.05),而对照组外周血与组织中却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Ⅲ+Ⅳ期组织中的 CD4~+CD25~+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P<0.05),外周血中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更为严重;CD4~+CD25~+T细胞的比例与鼻咽癌分期相关,分期越晚,该细胞比例越高;CCR4在介导CD4~+CD25~+T 细胞趋化到肿瘤局部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及CD4+-INF-γ+、CD4+-IL-10+细胞;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 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表现为:①CD8+-IFN-γ+阳性细胞由(3.90±1.42)%升至(7.12±2.15)%;CD4+-INF-γ+阳性细胞由(4.19±1.50)%升至(7.20±2.29)%(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③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多;④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碱性磷酸酶桥联(APAAP)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了3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14例NHL患者白介素2(IL-2)活性。结果表明:NHL患者外周血全T细胞、OKT4细胞的均显著减少(P<0.05),OKT8细胞显著增多(P<0.05),OKT4/OKT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与OKT4/OKT8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发病机理,我们检测了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能力。结果表明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5);而未经PHA刺激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应答能力下降:T—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改良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微量法测定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发期、缓解期和复发期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MM初发和复发病例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浆中LPO含量明显增高,较正常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缓解期患者的SOD活性和LPO含量大致恢复正常水平。MM红细胞SOD活力与血浆LPO含量呈负相关(r=-0.425,P<0.05)),与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722,P<0.001),与骨髓中浆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r=-0.526,P<0.05)。以上结果提示自由基损伤作用参与了MM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及用ConA 激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IL-2活性过程中的几个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发现1×10~6 PBMC/ml 经10ug ConA/ml 刺激48h 为诱生IL-2的最佳条件,检测IL-2活性的最佳条件是:2.5×10~4每孔检测细胞/0.1ml/与等量样品共同培养24h.作者认为,小鼠脾细胞经10ug ConA/ml 剌激48h 后.大部分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适用于IL-2活性的检测,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