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以及由此引起的慢性肾衰.本文就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根据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将40例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A组(肾小球炎症不明显或很轻微);B组(肾小球内有肯定的细胞增生);C组(以硬化为主的肾小球晚期病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球肾炎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①肾小球内ICAM-1的表达B组显著高于A组(P<0.005)及C组(P<0.001)。②肾小管ICAM-1的表达与间质炎细胞浸润有关。提示ICAM-1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Goodpasture's综合症这一名称最初用于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合并存在的病人,并提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在发病上的作用。目前以肾小球肾炎、肺泡内出血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三者作为诊断依据。以前报告本病预后不良,可能因为只对暴发病例才诊断Goodpasture's综合症。随着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发现、敏感试验的进展,轻型、肾脏轻度损害的病例,可以诊断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人的不同年龄,并且以青壮年为主。肾小球肾炎最终可发展和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关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尚有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为此我们对57名肾小球肾炎病人在治疗前作了淋巴细胞转化调查,血清总补体含量测定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与正常人作了比较。另外还对18名在治疗后痊愈、减  相似文献   

5.
<正>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还不完全明确,如对具有病理蛋白尿的患者,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几乎所有病例均可在肾小球内看到免疫球蛋白的沉着,故认为在肾炎的发病中有免疫反应参与。免疫球蛋白的沉着呈颗粒分布,在血中或者在局部抗原与抗体反应而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内,通过各种介体引起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6.
<正> 伤寒、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在南非下层社会中常见。本文报导了15例伤寒性肾小球肾炎,并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作对比。病人与方法:患者年龄为2—13岁,10名为女孩,为住院病人,与同医院的PSGN作对照。肾炎诊断:根据眼睑及末梢浮肿、尿少、高血压、管型尿、镜检发现白细胞、抗“O”试验(ASOT)效价>200,白蛋白<2g/L,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7.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分子探针测定了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急性期红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及其治愈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病儿与正常对照者的O_2~?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急性期与治愈后的差异也非常显著。提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AGN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文收集1979~1984年的乙型肝炎肾炎24例,其临床表现及主要实验室资料,均支持诊断。乙型肝炎常表现为肝外损害,有时成为首发病征或综合征:如肾小球肾炎、心肌炎、关节炎、胃肠炎或血清病等。乙型肝炎肾炎也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之一,其病因与慢活肝有关,与患儿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有关。常采用综合治疗,保护肝脏;免疫兴奋治疗,如输血或血浆,胸腺素或左旋咪唑等,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G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免疫抑制剂对其影响 ,分析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结果 GD患者血清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GD临床分组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 (CGN)、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组 (LGN)、紫癜性肾炎组 (HSPN)、狼疮性肾炎组 (LN)患者血清VEGF均高于对照组 ,而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血清VEGF高于对照组 ,服用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GD患者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后与冲击前对比血清VEGF显著下降。肾病综合征组 (NS)患者肾病期血清VEGF高于缓解期 ;膜性肾病 (MGN)患者血清VEGF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LN患者血清VEGF与血浆γ 球蛋白、血抗 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结论 VEGF参与GD的发病机制 ,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有关。免疫抑制剂可降低血清VEGF质量浓度。LN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与LN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对肾小球肾炎 (GN)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8例血清HBV阳性和 1 2例HBV阴性组患者肾组织内HBV抗原(HBAg)存在的状况 ,并着重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变特征。结果 HBV标志物阳性组HBAg检出率较高 (71 .43 % ) ,肾小球内增生病变较重 ,但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临床表现和病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可能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导致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狼疮性肾炎肾活检组织中PCNA与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tis ,LN)肾组织内凋亡调控基因Bcl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探讨凋亡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PS(enhancedlabelled polymersystem)检测 2 9例LN肾穿刺活检组织PCNA和Bcl 2的表达 ,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N组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LN组肾小球内Bcl 2阳性表达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阳性表达细胞见于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性新月体内。LN组肾小球Bcl 2阳性细胞数与PCNA阳性细胞数、肾小球细胞总数有显著正性线性相关 (r =0 .70 1.P <0 .0 1;r =0 .5 5 0 ,P <0 .0 1)。结论 LN肾组织肾小球内细胞高增殖和Bcl 2高表达 ,提示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异常均参与了LN肾小球的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区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15年来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结果本地区IgA肾病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6~40岁,发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2.46%,病程较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病综合征最多见,肉眼血尿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小球内固有细胞的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和小管间质病变对肾功能影响明显;肾功能不全与年龄、病程和病变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对应关系。结论陕西地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所占比例高,男性多见;IgA肾病某些临床表现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IgA肾病的小球病变与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程度不一定平行,依据病理变化制定有个性化特点的IgA肾病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肾疾病患者的肾脏巨噬细胞(M_?)浸润情况,探讨肾脏M_?与肾功能损害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肾脏病临床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标本110例和11例正常肾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用M_?标记物CD68免疫染色,随机选取视野,计算每例患者肾脏M_?浸润程度,并对肾脏M_?浸润程度与肾功能及肾组织纤维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肾疾病患者的肾组织均可见M_?浸润,主要发生在肾小管间质区,M_?浸润程度自高向低依次为狼疮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伴慢性间质或血管病变、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除系膜增生性肾炎外的其余各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各类型肾疾病的肾脏M_?浸润程度与患者血液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负相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肾脏M_?浸润程度在不同类型肾疾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M_?与肾疾病的类型和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700例肾穿组织病理分析于琳华,李恒力,郭尚温,张秉义,赵文宝,冯学亮,尹爱萍(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肾小球疾病组织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决定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一些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及病变特点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明显的地球性差异,例如Ig...  相似文献   

15.
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初始病变为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而细胞数目的稳态是通过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间的平衡维持的。既往在细胞增殖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增殖性肾小球疾病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 ,研究细胞凋亡在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进展及恢复中的作用 ,对进一步揭示增殖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几种常见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PGN患者及10例对照组肾组织中IL-13的表达情况,并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GN患者肾组织中IL-13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IL-13在P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75,0.291,0.231),而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8,-0.296)。结论IL-13参与PGN患者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肾小球新月体的形成过程,并与肾功能进展及尿蛋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自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s等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出内皮素[1]以来,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内皮素(ET)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多肽,与人体多种疾病关系密切。我们观察了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含量与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48例均为我院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16~19岁,平均(35.2±14.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修正的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诊断[2]。2方法患者晨起空腹从肘静脉取血,同时检测血ET、B…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系膜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建立家兔系膜增殖型肾炎模型。双缩脲法测定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 2 4h尿蛋白排泄量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 (ET 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 ;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肾小球的定量指数、系膜基质指数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 ,卡托普利治疗组家兔 2 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系膜面积显著减少 (P <0 .0 5 ) ,ET 1降低、CGRP升高 (P <0 .0 5 ) ,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 (P <0 .0 5 )。结论 卡托普利通过调节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病理性改变 ,减少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系膜基质的增多 ,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用含1%胆固醇饲料喂养家兔,使其产生高脂血症,对肺动脉病理改变及其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肺动脉压即使正常,也可以形成显著的肺动脉硬化,其病变呈灶状分布,泡沫细胞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细胞来自于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