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士将 《船舶》2010,21(4):1-5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强,绿色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代名词。通过对绿色船舶定义的介绍,诠释了绿色船舶的内涵;在阐述目前绿色船舶研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船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绿色生态观念的深入发展和IMO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绿色船舶”和“绿色航运”已成为未来造船业和航运业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对绿色船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绿色船舶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船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整个制造业内"绿色制造"的基础上,考虑船舶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中国造船行业的分布及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中国实现"绿色造船"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中国目前所能实现的科技水平前提下,规范造船行业的船舶建造过程,实现造船过程对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对船舶产品功能的充分体现等相关"绿色要求".从最基本、最实际的环节--建造过程来推动"绿色造船"在中国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6):11-14,125
今天,船舶工业正在经历由传统船舶技术向绿色船舶技术和环保节能技术的悄然升级。那么,发展至今绿色船舶到底有多"绿"?未来,绿色船舶又将驶向何方?  相似文献   

5.
绿色船舶     
《中国远洋航务》2008,(1):51-52
事件回放:不论是社会责任,还是现实压力,绿色船舶都必需要成为业界的关注重点.不夸张地说,没有绿色船舶,就没有航运的未来.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怎样与之"长相守"还考验着业界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殷毅 《中国船检》2012,(11):26-28,120-121
曾几何时,面对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的国际海事"绿色"新规,一度有人质疑中国航运造船业能否经受住这一绿色浪潮的冲击。但随着中国船级社(CCS)与业界的共同努力,这一疑虑正逐渐被打消。作为中国航运造船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中国船级社(CCS)自"十一五"及时启动"绿色船舶计划"以来,其向绿色船舶领域挺进的步伐便不断加快,并在2012下半年全面开花结果,继推出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  相似文献   

7.
邢丹 《中国船检》2011,(5):82-84
作为一个历经百年岁月洗礼的老牌企业,西门子进入中国也有着久远的历史,其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的绿色环保产品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今,随着绿色船舶的风起云涌,船舶节能、环保、高效航行受到船东、船厂越来越多的关注,西门子一直致力于推广的电力推进系统系列解决方案毫无疑问地成为"绿色"市场上的抢手货。绿色环保的理念再次被西门子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对绿色船舶工艺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对船舶设备的选择优化要素及制造原则进行阐述,其次对绿色船舶建造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制造工艺、焊接工艺和涂装工艺技术,剖析全船制造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对船舶拆解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拆船需要满足的要求及改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船厂绿色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绿色船舶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发展和环保的新世纪,本文围绕绿色船舶的新理念,分别对船舶的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营运等船舶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探讨,简介了当今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对船舶设计、建造与营运有指导意义。文中并以范例的形式简介了绿色游船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船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更为严格的船舶防污染公约、法规的生效,船舶绿色度成为设计满足未来需求的绿色船舶的不可或缺一环。剖析绿色船舶的定义及内涵,将船舶设计阶段和废弃阶段纳入到船舶生命周期中,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绿色船舶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船舶绿色度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评判准则,为进一步定量评价船舶的绿色度奠定了基础,也为船舶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身为中国首届船舶设计大师,胡可一委员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绿色船舶的发展,他对绿色船舶的认知深邃而独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业界普遍关心的关于绿色船舶方面的一些问题,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谈到绿色船舶的发展,他开门见山地说,目前业界对于绿色船舶非常关注,对绿色船舶的定义也有了一些共识。但需要清醒的是,国内航运界和造船界对于国际海事界就绿色船舶过度炒作的现象,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避免走入误区而制约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胡可一表示,首先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绿色船舶。  相似文献   

12.
绿色船舶     
事件回放:不论是社会责任,还是现实压力,绿色船舶都必需要成为业界的关注重点。不夸张地说,没有绿色船舶,就没有航运的未来。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怎样与之“长相守”还考验着业界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能源需求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绿色、环保、安全的可持续能源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氢能凭借着其独有的特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能源,许多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实施氢能战略。作为目前世界主要运输工具之一的船舶,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氢能的受益者,值得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海运也逐渐走出低谷,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而海运事业所面临的船舶技术革命也将在这一浪潮中显得愈发紧迫,如何应对绿色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业已成为各国航运界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
高勇 《中国船检》2011,(12):48-51,113
环境效益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国际油轮船东协会研究报告显示,航运业每年排放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各主要航运国家和地区开始高度重视发展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船舶",倡导"绿色航运"。  相似文献   

1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9,(9):18-21,112-117
多年来,中国船级社(CCS)一直致力于绿色技术研发,积极开展绿色船舶规范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于2006年推出了"绿色船舶计划",深受业界关注.今天,金融危机笼罩下的海事界,又面临着低碳经济的挑战.对此,中国海事界应该怎样应对?CCS将如何作为?日前,中国船级社总裁李科浚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深刻地指出,低碳经济将引发一场"碳"战争.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争夺战",一场不容错过的"机遇战",一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根据库区当前绿色智能船舶的特点、发展现状,分析绿色智能船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模化现代化程度较低、船舶运输市场规模较小、船舶吨级偏小等问题,结合实际对丹江口库区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方向及需求规模进行预测,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蕴藏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可容纳工业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人们逐渐意识到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从船舶制造这个领域,对船舶绿色制造技术的定义、船舶的绿色设计和船舶的绿色制造进行探讨,以期引起船舶设计者和制造者对“绿色制造技术”的广泛关注,从而达到“从我做起,共同维护地球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主题.进入21世纪,公众安全和环境意识觉醒,对海上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IMO及国际相关海事组织积极推进相关公约、规则和规范的重新审议,制定目标型船舶标准(GBS)、共同规范(CSR)、海水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2009概率破损稳性规则、船舶CO2设计指示、船舶再利用标准、NOx和SOx减排标准等,促进船舶规范标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奠定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但与造船强国尚存在差距.抓住国际船舶标准发展机遇,瞄准绿色船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业界共同参与机制,研发和推广应用船舶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使船舶规范标准适应国际社会关注的"绿色"、"健康"等节能环保新船型,并拥有我国自主的船舶规范标准体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和造船强国的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尚保国  张勇  吴俊 《船舶》2021,32(2):1-8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航运业的排放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船舶"是近年来航运业的热点之一,也是推动航运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回顾了绿色船舶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关于绿色船舶设计的技术要点和若干典型设计案例,并展望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为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