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以南宫说的学术经历和历法知识构成为切入点,探讨了唐神龙元年到开元年间早期天文历算机构主要成员的学术活动、相互关系和他们历法知识中的外来成份,为解读“《大衍》写《九执历》,其术未尽”一案提供了一个丰富、可靠的历史背景,从而阐明了中唐时期印度天文学在官方天文学机构中的重要影响和《九执历》在当时历算学界的强势地位,并说明了瞿昙撰等提出指控的真正原因在于《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最后指出瞿昙撰等提出指控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印度天文学在唐代官方天文学中的地位,并让印度天文学更彻底地融入到中国本土天文学中去,而朝廷对该公案的判决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后中国传统历法对印度历法中先进成份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日影千里差一寸"学说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影千里差一寸”学说源自对近距离测量所得经验的发达,它与勾股测量法结合后被应用于天文测量领域,于浑盖之争中一脉相承,在秉持大地平面观传统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历程中影响甚巨。中国古人对该学说的认识过程正体现了地平观传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家喻户晓,以“牛头标”著称的丰田人尽皆知;《西游记》牛魔王属于神话,归属于那些逝去的年代;丰田全力塑造的FJ牛魔王生在当下,活跃在川流不息的车海中……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与“学”失衡,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对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理论力学》课堂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建立了《理论力学》深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的教学设计突出趣味性,强调知识性,激发学习兴趣;课中教学设计,确定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有效探讨,完成知识内化,提升所学知识的留存率;课后巩固拓展阶段,布置开放性练习,实现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最后,针对《理论力学》翻转课堂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度翻转。  相似文献   

5.
按天文学史界通行的观点,天文历算家何承天(370~447)在“上元嘉历表”(443)中提出了赤道岁差“百年退一度”。然而,计算表文中的起讫宿度便会发现,在不改原有之字的前题下,传统的解释难以成立。此外,模拟古人验算岁差的方法,显示出何承天的“计算”依据乃一特例,与西汉以降的观测记录皆不相符,可能具有希腊-印度天文学之渊源。  相似文献   

6.
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 ,古人有两种典型说法 ,一种认为光是由光源发出的某种特殊的气 ;另一种则以 17世纪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 ,认为光是气内部相互作用的传播 ,并由此发展出了一种原始的光波动学说。在对光的传播范围的认识上 ,古人认为光行有限 ,并广泛应用这种观念来讨论天文学问题。在对光速的认识上 ,古人没有超距作用观念 ,他们先验地认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光速极大。在对光的传播方式的认识上 ,古人认为 ,光的传播近程时沿直线而进 ,远程时 ,在一定条件下 ,依曲线而行。这一认识发展的顶峰是方以智的“光肥影瘦”说 ,该说与他的波动光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裕固族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起源神话、灾难神话和文化发明神话等的母题类型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裕固人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认识方式。总体而言,草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裕固族神话母题的独特面貌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失误是对古人见解的误读。在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问题、古人的大地形状概念、月食解说、陨石成因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存在着比较典型的误读现象。辉格史学倾向对这种误读现象有一定的引发作用,而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求甚解和对古代相关知识背景的忽略。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的个性,更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车”的沧桑巨变,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靠的是胯下骏马,曾留下过太多的传奇。后来因为帝王的出行(游)以及战争的需要,人们发明了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以从秦兵马俑的出土以及许多古迹壁画上得到证实。《荀子解蔽》中“奚仲作车”的“奚仲”,即夏禹时的“车正”(管车的官员)。而古语中的“轩”,指的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官员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所描叙的情境是多么的令人景仰。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种场景。辒,是古代兵车的一种,四轮,上蒙以生牛皮,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则是古代的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人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总之,古人颇具聪明才智,发明车目繁多。且...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