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桥梁抗震设计中高烈度地区抗震体系可以分为弹性抗震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减隔震设计两大类,根据Rio Parismina桥梁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等分析选择减隔震作为本桥设计方案,通过空间有限元模拟及数值分析,确定合理的墩柱抗震设计参数及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基动力响应是国内外岩土抗震工程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文中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将液化土层视为非牛顿流体,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了端承单桩在长径比、桩顶惯性力、端部嵌固条件影响因素下的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数值计算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能真实再现振动台试验结果;桩长径比不同、桩顶是否附加质量块、桩端是否固定都能够明显影响桩基的动力反应;场地液化具有显著的滤波减震作用,地震波从底部非液化层传递至液化层,液化土中的加速度衰减更快.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规则消能减震结构,地震波传入角度不同会导致部分消能减震装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无法显著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本文结合某弧形不规则框架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加设金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将非减震结构和减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布置阻尼器位置,可有效为不规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从而分担结构承受的地震力,耗散地震能量,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海外有些港口项目位于强震分布带上,抗震设计就成为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论述了不同国际标准体系下,高桩码头结构抗震分析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要点,并针对规范使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对比与总结。重点阐述了抗震设计一定要基于工程所在地的抗震标准和规范进行的观点。以菲律宾某项目为例,梳理了抗震分析的设计步骤。最后对抗震分析的社会经济性进行了探讨。本文提出的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为类似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与印尼抗震设计规范的差异,将设计地震、场地类别、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震区印尼规范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水平段比中国规范的长,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峰值比中国规范最大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峰值大。基于某高桩码头工程,利用ANSYS软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同一场地土采用不同规范的地震效应的差异,为类似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津南疆港区地处华北地震带,本区地震虽不活跃,但受邻近区域地震影响较频繁。准确的认识工程场地的地震效应,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抗震设防措施的前提。本文尝试通过对天津南疆港区场地地震效应的浅析,试图为该区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措施提供合理建议,并为相近区域、相似工程的场地地震效应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用于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其各自理论根源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为在今后的抗震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标准(AASHTO)下的桥梁减隔震设计的特点、减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及类型,通过对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连续预制箱梁的减隔震支座计算分析对比,为海外项目的桥梁抗震支座选取提供参考,也为桥梁下部结构的结构静力计算提供设计依据,从而保证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强震区的边坡工程抗震设计,国际主流规范允许采用位移分析的方法。由于地震的复杂性,选用什么样的位移计算方法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对比了国际主流规范和手册常用的位移简化算法,包括AmbraseysMenu公式、Jibson公式、NCHRP 611公式、Bray and Travasarou公式、Makdisiseed法以及Shang-Yu HsiehChyi-Tyi Lee公式等,并采用SLIDE软件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了不同简化算法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地震波特性,提出了1种基于阿里亚斯烈度的边坡残余位移计算表达式,并采用马尼拉某项目的多组地震波和不同地质不同边坡高度下的位移分析结果拟合了一个简化公式。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边坡工程地震位移简化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下柔上刚结构,是一种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本文分析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破坏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抗震设计应该采用的合理的结构体系等,并探讨了现阶段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向上 《水运工程》2011,(9):50-54
地震中桩基础一旦发生损伤或破坏,会带来地震后桥梁安全排查困难和抢修时间长等问题,而且因基础加固难度大和加固成本高,还会严重影响灾后的恢复工作。因此,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桥梁基础的抗震储备。但是,这一理念在我国尚未得到普遍认识,导致我国桥梁桩基础结构普遍偏弱,其抗震储备低于桥墩。通过分析桥梁抗震设计原则,比较中日两国典型桥梁下部结构的配筋以及分析典型桥梁的非线性地震响应,阐述桩基础抗震储备对桥梁结构抗震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海南部分地区抗震设防等级较高的要求,选取海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30m跨径小箱梁进行研究,采用双向恢复力模型,分析其加入铅芯橡胶支座后在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对采用不同支座布置工况下结构的位移及弯矩进行对比,选取合适的支座。并通过结构响应对照表来判断选取的铅芯橡胶支座对桥梁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桥梁抗震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汶川地震对桥梁破坏的情况,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以一座非对称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斜拉桥基于纤维模型的抗震分析方法,并简单分析了结构的延性抗震性能。得出了不足,也提出了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今后该类型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程勘察中有关抗震的问题如地层剪切波速的确定、场地类别划分、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等问题作出论述和分析,并根据工程实例说明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物抗震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贡金鑫 《水运工程》2012,(11):57-62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此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该文为第5部分,分析和比较了我国、美国和日本规范中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表明:对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采用反应谱法确定地震力,日本规范则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为输入的地震波,根据结构的反应确定地震系数.美国规范给出了多种码头变形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桥梁施工中追求短时、高效、高质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施工的环保要求也有所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桥梁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桥墩结构更加趋向于质量轻、强度高、施工便捷。装配式桥墩解决了市区大规模现场施工的建桥方式,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拼装桥墩展开研究,分析了装配式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病害以及相应的加固措施,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着重研究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于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达到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最优设计,为以后该类型桥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以及试验场地地震谱,以某型汽轮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带隔振器参数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机组及主要部套的垂向、横向及纵向的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应力计算值均小于各材料的静态屈服应力,为汽轮发电机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防屈曲支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低屈服点钢材制作内芯板,设计和加工制作了1/4缩尺的钢框架-防屈曲支撑试件,对其进行3种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该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层间位移角、应变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各构件均没有明显的破坏现象.试件的初始基本自振频率为23.12 Hz,初始阻尼比为2.78%.随着加载的峰值加速度增大,自振频率逐渐降低,但阻尼比逐渐增加.试验结束时,试件的刚度退化率为5.4%.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且二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一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小震和大震下分别为1/3 000和1/314,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梁和柱各测点的应变随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应变变化趋势在工况5之前呈线性变化,之后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乔伟刚  刘健 《水运工程》2015,(7):171-178
沙土液化是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的重要内容,我国港口主要采用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沙土液化判别方法以及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而欧美、非洲及东南亚大多采用Seed简化法以及基于概率与统计分析的估计方法。通过多种液化判别方法的分析,论证其合理性,针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合理运用于水运港口工程抗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