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下的通/断电接头仍然是关系到所有水下作业包括海底控制尤其是海底电力输送的一个主要问题。当输送较高的功率级(>5kVA)时,要用插头和插座型的接头,而新型的电感接头和电容接头则为低功率输送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水下机器人     
日本港湾研究所不久前研制成功一种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在危险区域进行潜水,在深水处进行水下工程建设。该水下机器人已在日本港湾一些30米以上的水深处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已获得圆满成功。它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水下独立操作作业。该研究所打算在该水下机器人的基础上,制造一种速度更敏捷、重量更轻、造价更便宜的实用水下  相似文献   

3.
张啸斐  王东宝 《中国造船》2012,53(Z1):46-52
介绍了水下油气行业中水下采油树的主要界面。论述了各界面相应的要求。对水下采油树同一界面中的两种接头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这两种接头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这两种接头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下机器人及机械手的作业特点,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位跟踪方式,并根据此理论研制了新型水下跟踪定位用接近觉传感器.利用超声水下传播、反射的性质,以MSP430为控制器、配以收发一体化的探头阵列及控制电路,实现了水下目标的高精度定位与实时跟踪.实验表明,研究设计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实时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水下各型作业工具.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深水网箱对水下作业机器人的需求问题,以作业型遥控式水下机器人(ROV)与系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一种集成水下运动载体、高清摄像头、作业机械臂及末端执行器的美人鱼形水下机器人,同时要求满足机动驱动灵活,安全高效,信号传输稳定,适用于无人或辅助完成深水网箱作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下作业机器人在探测、打捞、管线检测与修复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水下多指机械手的研制和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机器人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文中基于对非水环境机械手设计经验的总结,设计了三指水下机械手及其防腐密封结构,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结果研制了三指水下机械手原理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手可灵活抓取多种复杂表面的物体,能部分代替人工水下作业.  相似文献   

7.
强万伟 《天津航海》2009,(2):35-36,51
文章首先介绍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概况,分析了其对通航安全和通航环境的影响,并指出海事机构对这类施工作业的管理权限,分析了北塘、汉沽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ROV技术手册     
<正>原价:400元/本30%OFF包邮优惠价低至280元/本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技术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在业界享有盛名。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引进版权,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已经面世。全书700多页,内容涵盖ROV行业背景、海洋环境、设计原理和标准、潜水器控制和仿真、潜水器设计和稳性、推进器、动力和遥测、电缆和接头、  相似文献   

9.
水下作业机械手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下作业机械手难于实现负载能力与灵活性相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欠驱动机构的水下作业机械手,建立了该机械手的三维模型,并对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从分析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欠驱动机构可以解决机械手自由度数目、驱动方式、质量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该机械手采用液压方式实现对机械手11个自由度的驱动,具有驱动力大、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特点,可适应多种不同任务的水下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水下结构检测与作业型ROV能实现以下功能:在水面控制平台的控制下在水中进行自由浮游勘察作业,能够完成升沉、进退、转艏、俯仰、横移、翻转等浮游运动,也可按规划路径运动;可通过水面监控台对水下结构物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实时观察,实时捕获、传输和记录水下视频信息;爬行模式中,ROV压附于水下结构物表面运动,增加了抗流能力及作业稳定性;可利用机械手对水下结构开展作业,水下机械手具备夹持、剪切和旋转的功能,能够完成螺旋桨解缠绕、水下取样等作业;可搭载检测仪器和清污装置代替潜水员进入水下危险环境和深水区域,对港口码头、水库大坝、船底等海洋工程水下  相似文献   

11.
坐底式水下基床抛石整平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整平船的结构形式、设备配置及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系统.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水下基床整平中,可对10~100kg块石直接进行推平作业,将复杂的水下作业转化为水上操作,实现了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工作一体化.整平效率和精度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12.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资源危机的有效手段,水下施工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海洋开发的前进步伐.水下切割技术是水下施工中的支柱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石油管线修复安装、船舶打捞修复、核电维修等一系列场合.文中针对水下切割技术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水下等离子弧切割、水下激光切割、水下烟火切割与水下药芯割丝电弧切割等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认为,掌握水下切割技术发展状况,对于追踪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水下作业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水下切割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何果龙  王小伟 《中国修船》2007,20(Z1):16-18
文章简要介绍了舰船水下焊接修理技术的需求、水下焊接的种类、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焊接维修作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正水下结构检测与作业型ROV能实现以下功能:在水面控制平台的控制下在水中进行自由浮游勘察作业,能够完成升沉、进退、转艏、俯仰、横移、翻转等浮游运动,也可按规划路径运动;可通过水面监控台对水下结构物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实时观察,实时捕获、传输和记录水下视频信息;爬行模式中,ROV压附于水下结构物表面运动,增加了抗流能力及作业稳定性;可利用机械手对水下结构开展作业,水下机械手具备夹持、剪切和旋转的功能,能够  相似文献   

15.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峰 《中国水运》2006,6(10):126-128
论述了利用POWERBUILDER可视化开发软件工具分析、设计、开发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用户在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方面的需求。开创了在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领域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先河,从而降低了管理人员的手工劳动强度,增强的信息的准确性和管理工作的客靠性。  相似文献   

16.
管道对口器技术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油气管道维修是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保障,文中对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研究或使用于铺设、维修管道的对口器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海底油气输送管道维修目标提出了一种对口器的总体方案.对于追踪国外先进科技,设计适合维修作业环境的对口器,提高我国水下作业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在实施水中消防作业、沉船打捞等救捞任务之前,首要的任务是要确切定位水下目标、了解水下情况。对海底失事船艇及其他沉没物的水下定位是一项关键且高难度的作业.水下定位一般是在概位搜索的基础上,利用声纳船及单(双)船拖扫方法并经潜水员水下探摸确定沉船的具体位置。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定位作业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适用于水下的6英寸非金属粘结性RTP管,设计了新型的楔块夹紧式接头。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楔块夹紧式接头系统在极限工作内压和轴向拉伸条件下进行静态分析。得到了该新型楔块夹紧式接头系统在极限工作内压条件下的Von Mises应力、接触应力和剪切应力,并按照DNV设计规范对接头所受应力进行校核,验证了新型楔块夹紧式接头系统的设计可行性与结构可靠性,同时探究了该楔块夹紧式接头在设计制造以及安装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加工、安装和使用方面的建议,为国内水下油气管线的发展和使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船用水下钻孔与抽油一体化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船科学技术》2015,(3):90-93
水下钻孔与抽油一体化设备具有钻孔和抽油功能,在ROV的拖带和辅助下,能够实现钻孔、抽油作业一次完成。设备采用独立丝杠给进方式,实现钻孔作业过程中筒形刀的旋转动作不停、进给动作可控间断运行,有效防止切削铁丝卡阻刀头。通过装备有能够根据水文、海况进行调整的吸盘底座及锚固装置,提高水下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水下钻孔与抽油一体化设备是为实现水下钻孔、抽油无人化作业而研制的新型救助打捞作业设备。该套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际空白,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流程和模式,为救助、打捞作业走向深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深水多功能水下工程作业船是一艘配置大型水下工程作业装备、集成多项水下作业功能的深水海域油气田开采配套船舶。该船集大型深水水下结构物安装、柔性管/电缆铺设、水下机器人(ROV)、锚系处理和潜水支持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该船安装以及预设作业功能布置的大型作业设备,体积庞大、额定负荷高,船体结构要承受巨大的作业载荷。同时根据深水工程作业的要求,设备的配置和船体结构布局需要综合协调优化,以满足船体结构的强度要求和深水水下工程作业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