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汽车下坡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方法.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汽车的瞬时行驶速度和目标速度差值以及加速度的大小,使电涡流缓速器输出适当的制动力作用在汽车上.利用实际车辆在不同初始运行工况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合理,能使汽车在设定的目标速度上稳定行驶,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范李  宾军  罗章华 《汽车科技》2013,(3):23-26,47
介绍了发动机排气缓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汽车在连续长下坡行驶时对安全稳定车速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动机排气缓速制动控制方法,对控制器结构和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陆刚 《驾驶园》2008,(10):42-43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高效汽车制动辅助装置,俗称"电刹",它是国际流行的第三制动系统。可以通过驾驶员手动或脚动实现制动。该产品既可以使汽车在坡道行驶时,方便地实现缓速或恒速行驶,也可以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及时轻松地进行缓速,因此可极大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电涡流缓速器在国外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并且有关交通法规都强调汽车上要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目前国内车辆迫切需要安装该产品。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发燕尾服历史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同时详细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实际的使用证明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制动力矩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它可显著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下长坡时的平均速度、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性,非常适合安装在城市公交车、重型载货汽车和长途大客车等商用车上。  相似文献   

5.
俞士妙 《驾驶园》2009,(2):42-43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在大中型以上客车和货车上安装电涡流缓速器是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安全性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大规模引进西班牙电涡流缓速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技术上已经成熟并在不断发展,已普遍被用户所接受,可以说凡是使用过电涡流缓速器的驾驶员都赞不绝口。目前我国已将安装缓速器纳入了国家标准,势必为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沧粟  于洪波 《汽车工程》2006,28(4):366-369
提出利用联合制动系统将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铰接车辆上的方法。联合制动系统由拖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挂车电控制动系统组成,二者在ECU控制下可以保证拖车与挂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拖车及挂车的制动实施时间进行干预。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减少铰接车辆行驶中某些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国产车辆特别是载货,客运车辆,由于制动系统功能不足,一直被高事故、高维修、高使用成本所困扰。电涡流缓速器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颖的汽车制动辅助装置(俗称“电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制动的功用。它既可以使汽车在坡道行驶时,方便地缓速和恒速行驶,也可以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及时轻松地进行缓速,因此极大地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电涡流缓速器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使用历史,并且有关交通法规都强调汽车上要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目前在我国只有一些中高档客车才装有该产品,在载重车上摹本还是空白,所以可以预见,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的使用与维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制动系统,是在现有的制动系统中增加一套作用于车辆传动系统中使车辆减速的安全辅助制动装置,它能够很容易地使乍辆缓速和恒速行驶,大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介绍了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点、结构与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诊断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铰接车辆主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不足和制动稳定性差的问题,将液冷式电涡流缓速器与车桥融合设计,构建了一种电涡流缓速车桥,以避免重载挂车的制动出现"冲撞"和"折叠"现象。对电涡流缓速车桥进行了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空载和满载时安装于牵引车和挂车上的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结果表明:车辆在空载,尤其是满载时,安装在挂车上的电涡流缓速车桥比安装在牵引车上的缓速器更能使车辆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输出转矩充分符合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反模糊化,将设计的模糊控制规则转化成模糊控制查询表,移植到整车控制器中进行实车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能更好地辨识驾驶员的驾驶意图,车辆可平稳地逼近目标速度,达到了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汽车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进行台架试验,并结合汽车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能满足汽车在常见坡道上的制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实际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挡位作为输出确定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并提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在虚拟的多坡度道路上,计算实际车辆在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下的行驶过程,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系统可使汽车在预期目标速度下行驶,且行驶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量小,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车辆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速度耦合关系,造成两个系统之间的性能相互影响,使得车辆在转向制动这一工况成了汽车最危险的工况之一。本文结合实际车辆参数建立转向系统的二自由度模型和制动系统的单车轮模型,针对车辆转向制动工况设计了模糊解耦控制器,实现了车辆的转向与制动同时控制。经验证含有模糊解耦控制的车辆转向制动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控制效果,并且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汽车缓速器能用于平直道路快速停车中 ,对利用缓速器减速停车时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缓速器控制速度仿真模型 ,可以实时得到不同速度下任一总距离和任一档位时的控制距离和缓速器接通时的速度 ;提出了停车距离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方案。利用距离控制 ,可以在不使用车轮制动器的情况下将车速控制到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4.
模糊控制方法在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用以确定防抱制动系统的参数。针对简化的汽车模型,设计了普通模糊控制器和一种自透应模糊控制器。计算机数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器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综述汽车悬架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以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推导建立汽车两自由度1/4车体模型,提出一种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6.
赵丽  张虹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6):149-151,161
鉴于入口匝道多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库会随着人们控制方面经验的增加而变得愈加复杂,从而造成规则之间的冗余性、兼容性问题.因此,给出入口匝道多维模糊控制器的解析描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多维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之间的冗余性、兼容性问题,而且通过在不同状态下引入不同加权因子实现了控制器的自调整,使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更能适应实际的高速公路交通需求.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的结果表明,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确定模糊控制最少推理规则数量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在柴油机控制系统模糊规则的设计中 ,确定最少模糊推理规则的原则 ,指出在论域为正负偏差时 ,最小隶属函数个数是 3时仍可满足控制精度要求 ;并建立了柴油机模糊PID控制器的三维模糊数学模型 ,该模型被用于一个 4输入 3输出 (4I3O)柴油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TECHNICAL NOTE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vanced control method in application of automotive systems. An adaptiv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based on self tuning control methodology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used to control the vehicle velocity. Fuzzy rules and reasoning are utilized on-line to determine the throttle angle, spark advance and braking force. Simulated results, 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 the adaptive fuzzy control is well suited for vehicle speed control with a nonlinear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engine.  相似文献   

19.
对客车辅助制动系统作了探讨,分析了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并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蔽力缓速器泳磁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陈刚  吴俊 《中国公路学报》2019,32(6):114-123
为了实现不同行驶工况下车速的精确、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模糊滑模车速控制方法。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车速控制的影响,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无人驾驶机器人油门机械腿、制动机械腿的结构、机械腿操纵自动挡车辆踏板的运动,建立油门机械腿和制动机械腿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及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并进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以目标车速的导数为输入来进行油门与制动之间的切换控制。油门模糊滑模控制器和制动模糊滑模控制器以当前车速以及车速误差为输入,分别以油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和制动机械腿直线电机位移为输出来实现对油门与制动的控制。模糊滑模控制器中,为了减少控制抖振,滑模控制的反馈增益系数由模糊逻辑进行在线调节。模糊滑模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用于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避免了油门控制与制动控制之间的频繁切换,并实现了精确稳定的车速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