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车路协同和车联网的发展为车辆群体之间的协作控制提供了可能.本文关注的是在车联网环境下,自动驾驶车辆群体避让动态障碍物的问题,目标是实现在不损失车辆个体效益的同时,可以达到车辆群体系统最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QN)的自动驾驶车辆群体协作避让动态障碍物的模型.模型在学习过程中考虑了车辆的安全性、单个车辆和车辆群体的行驶效率,并加入了车辆的换道协作机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非协作避障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显著地提高整体交通效率,在非常拥堵、比较拥堵和自由流三种给定的不同交通流状态下,车辆行驶效率(车辆平均速度)分别提高5.26%、21.44%、10.38%,整体车流量分别提高8.22%、34.47%、0%.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套新的视觉系统已被应用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车辆自动收费系统项目中,这一系统具有车辆光学检测、分类以及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收费将通过车辆挡风玻璃上安装的应答器或针对高速行驶车辆的车牌识别系统来进行,所需费用随即会在车主事先注册好的账户中被扣除。  相似文献   

3.
轴载谱可以反映公路车辆组成,轴载谱检测在路用性能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静态检测方法无法实时检测且不易自动辨认轴型导致该检测方法使用受限。通过分析动态称重系统检测轴载谱原理以及应用时的干扰因素,研究基于动态称重技术的轴载谱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动态称重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高性能处理器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理论上能够实现轴载谱的动态测定。并通过对江苏省内动态测定的轴载谱分别进行时间、空间分析,验证了该检测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以STM32微处理器作为预警系统的ECU,利用六轴姿态传感器MPU-6050实时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侧倾角速度,以加速度修正的车辆动态侧倾角为侧翻预警参数,将车辆动态侧倾角与阈值进行对比,实现分级预警。侧翻预警系统能够实时地提供更为准确的车辆状态信息,提示司机修正驾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侧翻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接近合流区的全过程特征, 设定智慧高速合流车辆行驶的协调控制流程; 针对高速公路合流区冲突风险问题, 考虑车辆时间需求强度、车辆类型和行驶意图等因素, 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高速公路合流区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冲突解脱协调方法; 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车辆通过合流区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智慧高速合流区车辆行驶协调规则能够实现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通过请求协调, 在合作博弈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实现冲突系统虚拟支付成本最低的车辆调整决策; 合流区车辆系统虚拟风险程度随着速度的降低而降低; 当严格执行协调决策时,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在合流区通过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当潜在冲突点长度在一定范围内, 两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行驶速度相同时的合作博弈效果优于车辆行驶速度不同时的合作博弈效果; 利用该协调方法将冲突解脱过程的虚拟支付成本降低了9%~14%, 大大提高了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合流区通过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车辆荷载(动态称重)监测是中小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价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能够在中小桥梁上24小365天运行的、价格低廉的、精度较高的实时轴载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天候轴载数据采集,将对桥梁的建设、辅助养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介绍了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车辆轴载称重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给出了该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的流程和校验结果,对于此类系统的搭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条形码技术的车辆自动识加系统,该系统对车辆编号进行容错设计,并采用激光扫描器对车辆编号进行中距离动态扫描,从而使计算机获得准确可靠的车辆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采用雷达、变频高速摄像和智能视频触发技术,对行驶车辆,特别是高速行驶(车速120 -180km/h)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控,对违法超速行驶车辆进行抓拍的电子抓拍系统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汽车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行驶的道路网中,自动驾驶车辆视觉系统的辨识能力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自动驾驶车辆视觉系统基本结构,分析其与人视觉的能见度差距。模拟驾驶人调速算法被证明在恶劣的天气下(包括低能见度时)优于自动驾驶车辆的两个典型调速算法,但是分析发现自动驾驶车辆采用模拟驾驶人调速算法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安全调速算法,解决了自动驾驶车辆和驾驶人驾驶普通汽车之间视觉差距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为比较这两种算法的安全性,建立低能见度时视觉差距导致交通事故的道路网模型。该模型分三个阶段描述了从导致交通事故至局部道路网瘫痪的全过程。最后,建立道路网事故发生概率和平均瘫痪时间两个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自动驾驶车辆采用模拟驾驶人调速算法引发交通事故率较高,而采用基于CPS的安全调速算法则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ASR 防驱动打滑系统(ASR)也叫自动牵引力控制(ATC).它的任务是防止由于驱动力过大造成的驱动轮打滑或者由于两侧摩擦状况不一样而导致的单侧驱动轮打滑,帮助车辆启动,并提高车辆在行驶和启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基于动态称重系统实测数据,对桥梁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车速等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车辆超载超速状况,全面了解桥梁通行车辆状况,建议严格控制6轴车辆的载重量并对全桥车辆的通行速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模拟试验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内燃机车辆怠速工况燃油经济性差等相关问题,分析了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系统的工作机理;开发了汽车怠速停止与起动系统的模拟试验系统。通过对行驶车辆工况参数进行测控,判断车辆处于怠速、制动、停止或起动(再起动)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行研制的控制逻辑部件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对发动机停止和起动工作测试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模拟试验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在城市循环工况NEDC下对车辆再生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燃油经济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诚  徐安 《交通标准化》2006,(5):172-175
通过对汽车自动变速器进行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液压试验等动态检验,可以就检验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相应的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以便及时地对发生的故障予以排除,确保车辆完好的技术状况和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4.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动态称重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主要功能是动态测量行驶车辆的轮胎受力,并计算相应静态车辆重量,实现全自动、不停车计量。硬件设计中重点介绍数字电路的构成,A/D转换器、信号放大与偏置电路和无线通信接口。软件设计中提出了根据实际采样波形而设计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三轴货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 Dyna环境建立运输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平台,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设置角阶跃典型行驶道路工况,分析车辆行驶动力学参数和道路参数等因素对运输车辆发生侧翻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车速、方向盘转角等动力学参数对运输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影响较大,道路参数对运输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影响较小。建立的运输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平台,能够很好的模拟真实车辆的实际工况,为进一步研究运输车辆的防侧翻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GPS无线自动路签管理系统 该系统集GPS、UHF、GPRS三项技术于一身,能将车辆行驶和公交管理部门对车辆行驶的规范要求的执行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自动回传到指定的运营管理部门。是结合公交车辆日常实际管理需要,低成本、高效率、高使用率的管理利器,能有效地解决公交企业面临的管理困扰问题。如“疯牛车”和“蜗牛车”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三跨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桥面不平度、车辆行驶速度对控制截面弯矩、扭矩及位移动态增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面不平度对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随着桥面状况的恶化,各控制截面内力和变形的动态增量显著增长;车辆行驶速度对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动力响应有一定影响,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各控制截面内力和变形的动态增量呈波状变化;在桥面不平度等级和车辆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扭矩动态增量位移动态增量弯矩动态增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路边侧方位停车起步或车门开启时存在与道路上行驶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车-车通信的防碰撞预警系统.停放车辆通过传感器收集自身转向车轮转动和车门开闭状态的数据,采用RFID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附近道路的行驶车辆,经道路行驶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安全判别后,决定是否生成预警或...  相似文献   

19.
自动变速器检修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来说,由于振动、高温或过湿等原因造成的一些故障往往难以再现,因此,简要分析几种行之有效的故障模拟试验方法,这些方法不用行驶车辆便可采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雾区智能电子诱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雾区智能电子诱导系统,是由多种高速公路监控设备、入侵探测技术和控制软件构成。采取动态节点探测器对驶入雾区的车辆作为移动物体进行连续检测,根据能见度仪检测的数值控制公路一侧的双色诱导灯转换数量,形成前后车辆的需要保持的安全行车距离,对车辆在雾区行驶实行诱导,旨在保障雾区不封道的情况下车辆行驶,它将有助于我国的智能交通管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