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其关键部分的交通信息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信息的基本定义及特征人手,按照不同角度对交通信息的内容分类,对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作用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为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智能运输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仿真评估研究,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建模、建立ATMS体系框架、建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仿真评估环境和发展ATMS系统评估原理及方法的研究目标,详细分析对应的研究内容之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动态OD矩阵描述了时变的交通需求,是智能运输系统(ITS)中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的重要输入,直接影响 ITS系统的实时有效性,科学获取动态OD矩阵至关重要.文中从提高动态OD矩阵估计精度与科学整合ITS系统资源、功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信息提取的动态OD矩阵估计理念;基于...  相似文献   

4.
在ATMS中,信息是最核心的内容,系统的各项功能都是以信息的应用为中心展开的.为了在ATMS中保证使用数据的质量,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信息资源的周期损耗,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减少系统的开销,采用数据清洗技术,建立了适合ATMS系统信息需求的数据清洗框架,实现对现有采集到的道路安全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率的优化处理,使输人到ATMS系统的信息数据能保证系统做出高质量的决策,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城市路网中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信息是 ATMS 的基础和核心,从实时交通数据中准确估计交通参数、判断和预测交通状态是 ATMS 的重要内容.文中在信息融合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交通数据融合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特点后得出:在城市路网环境中,虽然浮动车采集和线圈采集方式各有优劣,但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互补和冗余.为充分利用已获取的交通信息,应实现这两类数据的融合,并对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一般融合模型和基本融合方法进行了论述,明确了交通融合问题的2种研究方法,即通过仿真手段得到的数据和现场采集数据作为融合的数据源来验证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6.
实时车速信息采集与整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车速是城市智能化的核心基础数据。基于ITS子系统,包括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自动车辆识别(AVI)系统、车载GPS系统和视频采集系统,分析其实时车速信息采集与整合的几种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数据采集结构,即完全分布式和分布式;详细讨论数据描述、数据存储以及数据传输问题;提出区域范围内实时车速的采集系统应该与现有ITS子系统相结合,有效利用实时数据资源,对ITS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先進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ATMS)所蒐集之交通資訊及交通管理策略,需經由先造用路人資訊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發怖後方顯現效用,其中資訊可燮標誌(changeable message s...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北京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现状出发,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构建智能化的北京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需求及功能需求,同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充分考虑了交通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深层次开发利用以及辅助领导决策,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将大大提升北京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的智能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城域混合交通流仿真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薇  王慧  李平 《公路》2004,(5):86-91
交通仿真软件在智能交通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针对国内的混合交通状况与城市化趋势,开发了城域混合交通流仿真与分析系统。作为面向对象的微观混合交通流仿真软件,其独立设计的人机界面,为软件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结构,在满足人-机友好交互的同时,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美观性和可靠性。界面设计基于交通仿真软件复杂、多元化的功能,实现用户与仿真内核全方位交互。本文在简要介绍SASUMT的功能、特点以及有关人机界面模型及交互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各个界面类型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在该类软件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文章介绍了几种经典算法在基础交通信息融合中的应用,包括卡尔曼滤波、人工神经网络、统计分析(加权平均,指数平滑法,平均值的递推估计算法),以及交通流量和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各种方法均通过实际验证其有效性及可靠性。融合后的数据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的子系统ATMS相关应用领域对信息的精度要求,为下一步的交通状态估计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