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预测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分担率,结合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的旅客运输特性,通过将不同特性的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对Logit模型的应用加以改进,以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为例,进行了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联合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进行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预测;成渝(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中,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准高速铁路的分担率约为29%、33%、38%。  相似文献   

2.
运输通道公路旅客中长距离OD模型构造及分段客运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运输通道公路旅客中长距离出行特征及调查点OD不一致问题,通过对各运输线路(高速公路、国道等)影响区域交通小区划分及变化的分析,提出利用既有的不同线路上各个调查点的OD调查结果,采用合并、拆分的方法构造通道OD的基本原理及旅客中长距离出行OD模型约束条件和修正方法,进而利用构造的OD模型预测未来年OD分布,推算通道内公路旅客中长距离出行的分段客运量,并结合京郑运输通道的公路分段客运量预测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旅客行为时间价值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海洋  周伟  王元庆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8):134-137,141
在旅客"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假定下,从旅客的选择行为出发,探讨基于最小费用和最大效用的时间价值模型构建方法,并着重就两模型的标定方法做深入研究,针对模型标定过程中出现的方程退化现象和存在的困难,提出简化的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并以甘陕运输通道为例,对旅客的行为时间价值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广深运输通道内长途汽车、常规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4种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测算问题,采用行为调查方法调查了4种运输方式特性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采用两层巢式Logit(NL)模型构建各种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选取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快捷性和方便性5个变量作为效用函数的构成变量。运用二阶段估计法将NL模型分解为1个二项Logit(BL)和1个多项Logit(MNL)模型后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行求解。广深运输通道案例数据测算表明:2020年公路和铁路的客流分担率分别为16%和84%,其中铁路运输方式中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客流分担率分别为2%,57%和41%。  相似文献   

5.
为测算人、车及交通枢纽等多维因素作用下旅客多模式交通时间节省价值,基于活动分析法获取旅客全过程出行RP数据,将传统的普通铁路列车作为参考方式,建立多因素作用下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效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确定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城际出行的时间节省价值计算方法,并将测算结果应用到旅客运输方式选择合理性判定与新建运输方式价格制定。研究结果表明:旅客乘坐飞机、高铁相对于普通铁路列车的时间节省价值分别为60.09元/h和24.18元/h;从综合运输体系多模式交通时间节省价值的角度考虑,年收入在(48 320,120 180)元,对应的月收入在(4 026,10 015)元的旅客适宜选择高铁出行,年收入高于120 180元,对应的月收入高于10 015元的旅客适宜选择飞机出行;另外,基于时间节省价值构建了新建运输方式定价公式,应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价公式测算了武广通道高铁票价,结果表明基于时间节省价值测算确定的高铁票价为441.62元,与现在武广高铁的实际票价463.5元相比,误差率仅为4.72%,说明本研究测算的时间节省价值在新建运输方式定价方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多模式交通的定价及资源配置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铁的修建对运输通道内其余客运方式分担比率的影响,尤其是对公路班线客运的影响,以昌吉赣客运通道为例,在经典的多项Logit(MNL)模型基础上,结合旅客出行SP/RP调查数据及不同的特性变量组合和效用函数形式,确定了一种最优的分担率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充分地解释和拟合调查样本数据。首先,基于旅客出行SP/RP调查数据分析昌吉赣通道内的旅客出行行为和出行特征,并分析各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特性变量的适用性,以此选取了6个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相互独立且其标定值因旅行起讫点的不同而不同。其次,采用MNL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特性变量选取方案和不同效用函数选取形式下4组模型拟合昌吉赣通道旅客出行特征数据的能力。随后,通过模型的t检验值、优度比检验值及极大似然估计值确定了一种最优的分担率预测模型,认为应选取旅客年龄、收入、费用来源、费用时间比、发车间隔作为模型的特性变量,且效用函数形式为线性,该模型能够充分地解释和拟合调查样本数据。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昌吉赣通道不同区间内的4种客运方式分担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到2020年昌吉赣高铁建成后,南昌至吉安、吉安至赣州以及南昌至赣州区间的公路班线客流分担率分别为7.65%,7.66%,7.34%,而高铁客流分担率分别为73.74%,73.69%,73.78%。通过分析特性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和分担率的计算结果,提出不同客运方式尤其是公路班线客运的运营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协调城市群区域运输通道客运结构,避免通道内各出行方式间的恶性竞争,以运输通道内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和效益最大为目标,基于出行者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遵守效用极大化原理,构建了城市群客运通道不同交通方式合理分工非线性多目标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以算例验证建立的协调模型,在总效益和需求与供给相适应方面优于传统的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8)
伴随着城际高铁的规划建设与投入运营,运输通道内的城际客运交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其中在中短途运输中,城际高铁和高速大巴竞争最为激烈。在分析旅客出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Logit模型描述运输通道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进而建立城际高铁和高速大巴运营公司的利润函数模型,再以票价作为竞争策略变量,建立城际高铁公司和高速大巴公司的双矩阵博弈模型。最后以昌九运输通道为例,求解纳什均衡点,即最佳票价组合,此时城际高铁公司和高速大巴公司都实现其企业利润最大化,没有任何一方能通过调整策略而增加自身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和开行频率应同时考虑旅客需求和运输企业效益,出发时段选择则是影响旅客需求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针对一条高速铁路客运走廊,研究基于时段偏好的列车停站和频率优化问题.分析了影响旅客出发时段偏好的2个主要因素,吸引度与排斥度.据此构建了高铁旅客出行阻抗函数,建立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0-1规划模型,用于确定列车的停站和开行频率方案;下层规划是基于Wardrop用户平衡规则的客流分配模型,用于计算旅客在上层决策的停站和频率方案上的流量分配.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方法,以兰西高铁走廊为背景实际求解了列车停站方案和开行频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外几个发展相对成熟的综合运输通道发展经验的分析,得到沪宁综合运输通道未来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在引入经济势能联系模型对基年运量分布情况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客货运量进行预测,研究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并从分担通道压力、加强枢纽建设以及注重路网衔接等方面提出未来沪宁运输通道规划的优化方案建议,为我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的城镇和经济走廊运输通道提供发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小法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13-116
针对交通网络中路径通行时间具有与时间相关的随机分布特性,将研究在此类交通网络上依赖信息的路径选择问题。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引入交通信息,在随机交通网络上最优路径选择原则为下一节点的选择将依赖于已实现的路段时间及当前节点的出发时间,通过期望最小值方法,按照路径通行时间期望值最小原则,建立一种通过所获得交通信息来进行路径选择的优化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在简单交通网络上对模型进行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各方式缺乏有机融合问题,通过建立以虚拟概化线连接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方式交通线网和火车站、港口、机场等枢纽节点一体衔接的超级交通网络模型,运用广义费用函数计算客货在路网、枢纽及虚拟概化线上流动产生的广义费用,实现各方式交通网络融合。考虑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占全方式总量比例高,但客货运平均运距短,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2 540个综合交通小区,获取2018年各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起讫点(OD)数据,通过聚合、拆分等方法,将各方式OD表叠加形成现状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表;采用总量预测、自上而下分层控制的技术路线,对2050年全国总量、分区域总量和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发生吸引量进行预测,计算2050年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实现各方式运输需求融合。基于Fisk模型,构建组合出行情况下多方式、多类别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采用连续权重平均(MSWA)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体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的规划理念,实现乘客组合出行和货物多式联运,预测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宏观交通趋势判断,为实现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中各方式有机融合提供借鉴,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金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85-87,90,381
公交枢纽一般结合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方式综合设置。通过公交枢纽可以有效地组织客流,方便乘客换乘各种交通模式,构成一体化交通网络。因此,枢纽合理分类、布局及相应规模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就公交枢纽分类、布局、规模问题进行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 convent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odels, it was always assumed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given and fixed in the study areas.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n travel choice have not been explici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se existing models for long-term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eanwhile, travel choice models in previous studies are usually developed by using discrete choice theories or user equilibrium principle. Thus, many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ers’ behaviors, such as risk preference and learning process over time, cannot be considered in these conventional model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onvex prospect theory-based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n the travelers’ mode-choice behavior under an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TIS) in a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It is shown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is closely co-related to the modal split results and depend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ailway mode in the study corridor. The park-and-ride mode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reas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This article also investigates the travelers’ reference points on the generalized travel costs by modes.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model together with some insightful findings.  相似文献   

15.
干线道路共线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共同敷设路线,涉及到多系统、多层级的廊道及节点问题。规划、建设实践中,共线模式逐渐从“被动为之”演变为“主动而为”,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解决方式之一。本文分析国内外干线道路共线案例,并依据空间形态和连接条件差异,对共线形式进行分类和梳理。对于道路共线设计,从功能定位、系统结构、横断面布置、车道数设计、端部连接方式、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共线系统结构分析和共线影响范围特征路段定义。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运输服务品质、适配经济发展、时间价值、方式费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凝练出基本条件、根本追求、重要表现、价值体现以及平衡点等5个维度,深入解析了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合经济发展情况与中国国情提出了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是高质量发展要求中的关键点,为此,对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的两大核心途径。基于以上分析,从5个方面提出了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对策建议:①推进交通通道空间集约利用及高铁与主要机场零距离换乘;②多途径多措施综合提高绿色交通分担率;③降低交通成本,推动交通运输融合创新发展;④提供与需求匹配的多样化多层次交通服务体系,实现世界一流交通服务;⑤从城市群、都市圈、城市三大范围,区域、廊道、枢纽节点3个层面,全面实现交通与用地一体化,打造TOD中国示范。最后,对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是交通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研究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网络韧性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出版刊物分布、热点关键词等特征进行分析,以系统梳理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发展历程,并归纳总结公共交通网络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次,从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定义出发,对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评估、韧性优化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一方面对公共交通韧性评估的核心内容,包括韧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中断建模及中断流重分配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从灾前预防策略与灾后恢复策略2个方面梳理了公共交通韧性提升相关研究。最后,系统总结现有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从韧性评估方法创新、中断建模改进、恢复模型探索等方面对未来公共交通韧性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强  廖苑伶  李喆  张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10,27,I0001,I0002
上海市花木-龙阳路副中心依托既有的龙阳路交通枢纽进行高强度开发,以实现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效益。针对巨大的交通出行需求、用地条件受限等不利因素,提出应该在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解决路网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优化对外和内部交通通道的改善方案,从而提高区域路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道路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越江交通是支撑城市跨江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越江通道布局和建设模式成为城市越江交通的关键。结合上海越江交通发展现状,从越江交通布局和通道建设两个层面入手,阐述了越江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关键问题。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和网络建模分析,越江通道规模除了与城市规模相关以外,与河流宽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建设层面,多通道分散越江模式、多接线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