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考虑影响虾峙门航道船舶航行的各种因素以及虾峙门航道及附近海域的航线情况,探讨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内的航行方法,并提出在虾峙门航道附近水域航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对南槽航道及其附近水域的概况、人为因素、环境条件、通航密度等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该水域航行安全的因素,从提高船艺、做好浅水水域航行准备、做好应急对策、正确应对台风和大风天气、密切关注通航状况、完善船舶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虾峙门航道位于舟山东南方,是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通道。每年进出该水道的大小船舶约4.8万艘次。2016年度,宁波引航站共引领船舶27,800艘次,其中绝大部分外轮是在虾峙门航道进出。由此可见,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注意事项航行安全是宁波舟山港引航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自己在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的多年引航经历,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参照雾计算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传统航标进行技术改造,应用物联网、雾计算技术,能够使其成为提供新型服务的海上通信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雾计算的航道流场实时态势感知,通过雾计算接入网(Fog Radio Access Networks,F-RAN),整合新型航标、物联网设备、附近水域的航行船舶等集群节点的可用计算资源,对分布式传感器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计算,生成航道附近水域流场的通用态势图,特别是可能出现流切变、横流较大等重要航段的流场数据,实时发布给附近水域航行的船舶,以提前做好预判并采取适当的操纵应对措施,保障航道内的航行安全,提高船舶航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蔡骥 《航海技术》2015,(2):26-28
<正>0引言长江蜿蜒曲折,四通八达,两岸码头林立,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密度大,事故多发,属交通运输部重点监管的"六区一线"水域。1熟悉航道在进入长江航行前,船长要详细了解所经航段的航道情况,包括:航道附近的锚地停泊区、码头、汊河口、桥区水域(特殊规定和限速规定)、渡船区域(VHF频道和限速规定)、水深情况(特别是经常出现浅点的航段)、小型船舶可能的穿越区、专用航道的特殊规定,各种吃水情况下富余水深的规定;各航段潮流情况(特  相似文献   

6.
大型集装箱船舶沿海航行需注意的若干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沿海和港口附近海区的船舶交通密度大,渔船成群聚集,水域环境复杂受限。由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船型大、速度快,驾驶员航行值班比其他慢行船舶的安全压力更大,发生海上交通事故的后果更为严重。沿海和港口航道附近航行的船舶驾驶员,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应用航海技术和技巧,克服沿海诸多不利因素纠集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重载进出口船航行至长江口深水航道东端D12灯浮附近时,常感到有明显的横向流压。尤其是大潮汛、大风浪或鸡骨礁初涨水时,进出口船要预配10。甚至以上的风流压差,而且要加车航行,否则极易偏离航道压碰D12灯浮。此文分析长江口D12灯浮附近形成潮流的反射迴流和突变效应的原因及规律,并指出船舶在此水域航行时的注意事项,以引起航经船舶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南京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掌握船舶航行规律,对桥区水运安全监管及航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大数据,采用自动化并行航迹密度计算方法,识别出不同大小的船舶在不同水期的规律航迹分布,并结合多源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大桥水域船舶航行总体符合航行规则;相比小型船舶,大型船舶航行更加规范,通过桥孔时位置更居中,和桥轴法向夹角更小,主航迹带与航道重叠度更高;洪季受水流作用影响,船舶航迹较枯季整体偏北,随水位降低呈逐步向南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沈崇松 《天津航海》2015,(1):35-36,66
通过调研天津东疆湾景区及附近水域航道、船舶流量、船舶活动特性及涉水施工情况等通航环境要素,文章分析了针对天津东疆湾景区游艇通航水域和航行规则进行专题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此文通过对九段沙警戒区及其附近水域的地理位置、航道水深、水文气象、通航环境、交通流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船舶在该水域的安全航行、避让及操作注意事项,以供船舶驾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即"北槽航道"作为进出上海港及长江沿岸港口的咽喉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D25灯浮附近水域则是北槽航道中一个重要的弯道水域,这里水深时有变化,在其下游又增设了大风浪引航作业区。本文分析了大型船舶在北槽D25灯浮附近弯道水域航行、交会、追越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丹东港2号港池及其附近水域的通航情况、水文气象,航道条件等的分析,结合作者多年在此水域引航的实际操作体会和海员通常航行习惯,提出一些建议供广大驾驶员探讨,以确保该水域的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再明  罗晓斌 《中国水运》2010,334(6):34-35
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是沙角处辖区乃至广州局辖区碰撞事故最多的水域,广州沙角海事处辖区2004年至2009年共发生列入统计范围的事故34宗,占广州海事局辖区事故总量的36%,其中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18宗,在18宗列入统计范围的碰撞事故中,8宗发生在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占44%。笔者是曾在广州沙角海事处从事海事监管工作并参与川鼻航道及附近船舶流和航行规律研究的一线执法人员,文中围绕川鼻航道及附近水域的特点和近几年来该水域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及船舶交通流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探索监管规律,改变该水域事故多发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重载进出口船航行至长江口深水航道东端D12灯浮附近时,常感到有明显的横向流压.尤其是大潮汛、大风浪或鸡骨礁初涨水时,进出口船要预配100甚至以上的风流压差,而且要加车航行,否则极易偏离航道压碰D12灯浮.此文分析长江口D12灯浮附近形成潮流的反射迥流和突变效应的原因及规律,并指出船舶在此水域航行时的注意事项,以引起航经...  相似文献   

17.
桥梁布设在通航水域的桥墩以及通航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船舶的航行,划定桥区水域对指导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桥区水域法规中船舶航行限制,分析划定桥区水域的影响因素;以桥梁涉水桥墩对航道内在航船舶的影响为依据,基于船舶领域理论设计了桥区水域宽度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可依据桥梁特点及航道水域特征对桥区水域进行划定,实现桥区水域划定的一桥一策;利用该方法对长江某大桥的桥区水域进行划定。结果表明,与传统桥区水域划定方法相比,该划定方法能够在保障船舶桥区航行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对航道内正常航行船舶的约束,同时可避免岸线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上海长江口水域狭水道往来船舶的安全航行,通过对船舶在该水域狭水道航行的方法及经验介绍,分析船舶在长江口北槽12.5m深水航道和圆圆沙至吴淞口航道内安全操纵的技巧,以供常年进出长江口水域船舶的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型航标作业船舶航行水域不同于一般船舶,它往往需要在通航环境复杂的航道、礁石区、浅水区、码头附近和渔业作业区中执行航标巡检和吊换作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何认识潜在的危险,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航行和作业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福州港新建白马泊位的航道与回旋水域以满足5万吨级散货船安全航行的要求,利用船舶参数与水文气象因素设计了船舶通航的航道,以野本方程对船舶操纵特性进行研究并获得船舶靠、离泊操纵所需的回旋水域。采用船舶操纵模拟器仿真航行,以验证符合相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理论设计的航道满足5万吨级散货船的航行,在急流工况下船舶离泊操纵困难,且在重载掉头离泊时,出现回旋直径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设置各种通航条件模拟船舶的真实航行,既可获得在该航道航行的经验,又验证了航道与回旋水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