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步进炉液压同步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步进炉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及控制要求;指出了原引进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综述了新型步进炉液压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技术措施,给出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简介了液压同步装置的原理,结构及特点;提供了系统的工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机械动态优化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的概念、目的及必要性;介绍了机械结构系统的建模方法及动态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当前机械动态优化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内燃机车上低压大电流辅助电机的微机控制综合试验系统,采用PC/XT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控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接口电路;系统的闭环控制原理及控制算法,抗干扰措施及主要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4.
三塔斜拉桥整体模型试验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概述大型桥梁模型试验的总体试验方案,包括静力试验,动力物特性试验和拟动试;介绍了试验的实施情况。对大型和的应力,应变测试系统及多通道挠度测虐系统作了较详细介绍了,并对动力特性测试系统,电液系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MNI型内部铲磨机电气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特点以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实践证明,在铲磨机这一机电液综合系统上采用PC可编程序控制器集中控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系统软件现状和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模块的主要功能;阐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组件式软件开发技术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并对系统的特点和软硬件环境进行了说明;预测了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提出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经历了试点前期的不规范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期,稳步发展;全国试点开始,深化发展四个主要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北京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合理的运行是高速公路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应用排队论理论对收费系统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系统运行效率的各参数,进而对科学的安排窗口,按交通流量实施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在中小型水电站水轮机调速系统中,用电磁球阀组成的脉幅调制式的电液断续控制系统,来取代传统的调速器电液连续控制系统是可行的,分析了该电液断续控制系统具有抗污染能力强,可靠性高;无零位漂称,稳态精度高,结构简单,标准件化程度高;系统 计算机接口,造价低廉等主要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驾驶特性的识别方法、驾驶人接管能力评估的进展、驾驶特性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将驾驶人状态监测划分为驾驶人疲劳监测、分心监测和不良驾驶行为监测,总结了驾驶人状态监测研究的目标、方法、精确度、判断标准以及优缺点;对比了驾驶人疲劳监测中不同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异;评析了基于模糊识别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驾驶人意图识别与预测方法;梳理了驾驶风格分类与辨识的主要步骤、典型辨识方法的特点;分析了驾驶人接管能力的影响因素与评判标准;阐述了驾驶特性用于开发用户接受度高和人机交互性能好的辅助驾驶系统的主要方式;概括了在人机共驾协同控制中考虑驾驶特性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种传感器信号融合的驾驶人状态监测可有效避免基于单一传感器信号的弊端,提高了检测精度,减少了误警报;将传统预测模型与混合智能学习相融合的方法能够为驾驶意图在线识别与预测提供解决方案;应该重点研究复杂工况下的驾驶特性辨识;驾驶人接管能力的研究有待理论化和系统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基于驾驶特性的集成辅助驾驶技术、实现多种典型路况下驾驶人与辅助驾驶系统进行意图和控制策略的交互;将个性化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融入共驾系数的设计中,从而提高人机共驾系统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和环境适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远程通信铁路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将机车的运行信息、故障信息及机车的参数信息通过远程移动通信技术直接传输到地面监测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铁路地面无法实时采集机车数据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机车的远程实时监测。利用电子地图技术实现对运行机车自动跟踪、定位、轨迹实时显示;采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思想对实时故障进行诊断处理、指导司机操作,确保行车安全;对机车参数信息进行存储、分析、;12总,为机车操纵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为状态修提供原始数据。主要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各模块的设计思想,可以为其他远程监测系统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交通》2005,(3):36-37
上海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信息监控中心基础平台总体设计通过专家验收,基于GIS—T的数据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以车载GPS和电子站牌为主要标志的公交信息化开始在两条线路试验;出租汽车信息调度系统建成开通;启动以信息化诱导、计费连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静态交通信息系统建设;车辆维修电子档案在危险品运输领域先期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叙述了世界形势在冷战结束后的重大变化,主要分析了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作战理论,引出了新军事变革由来。接着介绍了最为突出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产物——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的主要特点: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和高机动作战;C^4ISR网络系统是未来作战的中枢神经;凝聚整体力量协同作战;具有三非作战能力。通过对重型装甲车辆作战功能、机动性、装甲防护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作战装备轻型化和轮式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方舱与高机动车、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合理整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装甲车辆和方舱的防爆防弹要求。通过对C^4ISR网络系统的分析,指出高性能电磁屏蔽方舱是大量C4ISR网络系统设备的主要装载体。最后分析了未来战场上方舱的电磁屏蔽要求和伪装隐身要求,并指出在侦察和寻的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伪装隐身已是我军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应加强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具有扰动影响的脉冲微分系统的稳定性的判断定理,通过运用Lyapunov函数和脉冲微分不等式理论,并结合扰动项的范数有上界的条件,得到了扰动脉冲系统解的一致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根据定理的条件,便可以容易的判断出一些复杂脉冲扰动系统的稳定性;利用脉冲微分不等式理论研究具有扰动的脉冲微分系统的集合稳定性是本文的主要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磁悬浮转子系统的解耦控制研究主要基于刚性转子系统,但在高转速、高支撑刚度下,转子的弹性模态不能忽视.针对磁悬浮柔性转子的解耦控制问题,首先,建立柔性转子模型,采用模态截断法进行简化,通过状态反馈解耦得到解耦系统;然后,基于解耦系统设计了内模控制器,针对状态变量不易通过传感器获取的特点设计状态观测器;最后,仿真分析系统的解耦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未解耦系统的位移响应中含有与系统固有频率相关的多个频率成分,而解耦后系统的位移响应仅含激励同频成分;同一坐标平面内的机械耦合由10-5m数量级减小到10-6m数量级,由陀螺效应引起的两径向方向间的耦合由10-6m数量级减小到10-19m数量级,机械耦合和陀螺效应耦合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稳定悬浮时轴心到参考点距离的标准差由6.52×10-9m减小到6.38×10-12m,解耦后系统的运行波动更小;转子升速时和受到噪声干扰时系统响应不再受到固有频率影响,始终保持平稳;采用状态反馈解耦对不同的控制方法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动态交通管理的基础,做好信息采集是顺畅交通管理的前提。本文阐述了流动车辆数据采集法的概念、系统构成概要、数据处理流程;择要介绍了采集数据的信息增值处理,并对其实用化进程给出了阶段性规划,指出了其中需解决的主要技术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综合报告系统回顾了与行车速度及行车速度管理、相关的安全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行车速度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车速限制、与车速有关的交通执法、交通平抑及其它旨在管理行车速度的工程措施等对行车速度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交通》2012,(9):56-56
7月1日,公交半年度工作会议暨机构改革动员会召开。集团公司全体领导,各基层单位、处室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市运管处副处长王正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半年来,常州公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主要技经指标和工作任务实现了双过半。运营调度系统实现了一公司全覆盖;转型升级取得了突破,6大类48项工作扎实推进;绩效考核取得了突破,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燃料管理取得了突破,形成了良好的节油氛围;运营效能取得了突破,基于效能提升的线网优化研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给出了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思想的内涵;建立了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并对区域可持发展系统要素进行了分析,强调民法律保障子系统对湖北省区域可持续系统协调稳定发展的反馈机制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安全汽车是指:综合运用当代最先进的汽车安全技术成果,有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以汽车专用电脑控制、指令、协调汽车各安全机构,保证最佳安全性能的汽车。如: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系统);主动式汽车防撞系统;驱动自动控制系统(ASR系统也称TCS);第二刹车灯(又称高位刹车灯);电子监控刹车技术;自动调节速度和车距系统;360度视角摄像镜头系统与雷达系统配合使用;改善视野的新装置;电子气候控制系统;智能换挡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