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全球航运形势不景气、航运企业纷纷缩减运力甚至撤线的背景下,马士基为什么依然为其引领的"大船化"进行布局?尽管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仍处低迷,航运巨头马士基依然为其引领的"大船化"进行布局,并且希望通过投资码头分散航运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金融危机后,集装箱航运市场运力供需失衡,集运企业面临成本和运价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不少专家提出了国际航运市场的应对之策,包括加强航运企业间的同业联合,通过实施运力、资源共享,统一策划航线布局,实现理性竞争。马士基航运联合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构建P3联盟正是在此环境下氤氲而生的。对于马士基航运而言,此次联盟是维持其在国际航运市场上份额,同时在金融危机下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运营策略。但是,从整个集装箱航运市场的角度来看,此次联盟结合"天天马士基"的服务理念和策略是国际集装箱航运业从市场运营理念到运营模式的一次创  相似文献   

3.
旭莲 《航海》2014,(1):10-11
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法国达飞集团组成全球集装箱班轮业最大的联盟--P3联盟。近日,其成员公司透露,尚在筹组中的船舶运营中心将设在伦敦,并由马士基航运高管执掌。这一计划很快让伦敦航运业兴奋起来,沉寂多年的伦敦航运中心被唤醒,期待在全球航运市场走出低迷中雄风再起。  相似文献   

4.
刘镇 《集装箱化》2013,24(4):9-11
1"天天马士基"服务概况及亚欧航线市场现状1.1"天天马士基"服务概况2011年10月24日,马士基航运正式宣布在亚欧航线推出新服务"天天马士基",实现每日截关/截港,并承诺运输时间:如果实际运输时间超出承诺运输时间1~3d,每个集装箱获赔100美元;如果实际运输时间超出承诺运输时间4d以上,每个集装  相似文献   

5.
邢丹 《中国船检》2013,(1):42-44,118,119
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巨头马士基是在押注,赌中国将在10年内从出口拉动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2012年悲剧般的数据,让航运企业不得不面对不同结构海运市场下更加复杂严峻的战略选择。大浪淘沙智者胜,它不但考验着一个企业的生存智慧,更考验着整个行业如何在运筹帷幄中决胜于未来。  相似文献   

6.
孙凯 《集装箱化》2014,25(8):22-24
1 18 000TEU集装箱船舶发展现状 2013年7月18日,马士基航运第一艘3E级18 270 TEU集装箱船舶“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投入亚欧航线运营,宣告集装箱运输进入18 000 TEU大船时代.在当前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班轮公司和航运联盟为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降低运输成本,纷纷订造大型集装箱船舶.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5月,马士基航运已有8艘18 270 TEU集装箱船舶投入运营;中海集运、阿拉伯航运和地中海航运也已订造或租入18 000 TEU以上大船;达飞轮船有3艘17 700 TEU集装箱船舶在建,并将向中船租赁光船租入3艘17 900 TEU集装箱船舶.  相似文献   

7.
张荣忠 《世界海运》2011,34(4):18-19,21
从全球集装箱航运产业的衰退状况出发,提出托运人与班轮公司应互相协助促进集装箱航运市场发展,介绍马士基集装箱班轮公司的"重点产品升级"业务。  相似文献   

8.
王志明 《集装箱化》2013,24(11):3-5
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达成协议,在东西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按照协议:该联盟将在亚欧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上部署运力260万TEU,涉及29条航线和255艘船舶;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分别投入运力约110万TEU,90万TEU和60万TEU,分别占联盟总运力的42%,34%和24%。本文分析P3网络联盟成立的动因及其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低迷市场背景下的航运业创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婧  王学锋  陈扬 《水运管理》2013,(1):14-16,22
为了让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低迷的航运市场尽快恢复活力,根据最新的权威数据,从外生性要素和内生性要素两方面分析目前航运市场的发展动态,研究寻找市场出路,结合当前马士基、IHI和JFE Holding为航运变革创新所作出举动,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航运业的创新变革是当前可以拯救航运市场最好的办法,其不但是解决目前问题的良策,更是整顿整个市场、让航运市场长久发展的必要途径,强调进行行业变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 Line)、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MSC)、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就东西向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CMA CGM)达成协议.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Line)、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MSC)、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就东西向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CMACGM)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航运市场当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近年中远和中海集团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马士基航运等国外航运公司的成功并购案例,提出双方整合可能带来的规模、成本、竞争和政策等优势,最后提出双方的横向联盟与纵向兼并两条合作路径方案,为两大航运巨头强强合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我也是刚得知,昨天集团宣布更换马士基航运的CEO。”2011年12月20日,马士基中国公司政府关系及公共事务总经理郭德华告诉记者,索伦思科将接替柯林出任马士基航运的CEO,柯林则将出任丹麦最大的银行Danske的董事长兼行长。  相似文献   

13.
罗炳旭 《珠江水运》2014,(12):29-3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市场历经了5年的低迷期,由于航运市场船货供需失衡,在这5年内,航运企业的生存可谓举步维艰,多数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本文通过航运企业近5年的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变化着手,分析影响我国航运企业成败的因素,总结原因,摸索航运发展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10):I0005-I0005
由于经济形势不振.亚欧航线2012年出口集装箱箱量预计将下滑3%,据此,马士基航运发布预测称,公司今年将遭遇全球集装箱贸易下行的巨大压力。最令市场恐慌的莫过于货量快速萎缩的亚欧航线。  相似文献   

15.
正航运业始终处于全球贸易市场的前沿,是国际经济走向的晴雨表。当前,航运业究竟有多糟糕?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的经营数据或是一个有力的说明。马士基航运近期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二季度,马士基航运平均运价降低24%,跌至历史低位,亏损达1.51亿美元,比2015年同期下滑6.58亿美元(2015年同期盈利5.07亿美元)。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航运业普遍陷入惨淡经营,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但马士基航运凭借优势市场地位和成本控制能力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经营业绩。然而,2016年二季度,马士基航运也陷入亏损,航运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10):25-25
近日,马士基航运公司CEO柯林表示 :为了防止航运市场迟迟不见起色,该公司正在筹谋一系列B计划。不过,到目前为止,闲置运力尚不在他们的计划中。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柯林日前在接受英国海事媒体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集装箱运量仍在增长,今年的增速约在6%左右,特别是在新兴市场,那里上涨的还有运价。不过,两大主干东西向航线继续充满挑战。"随着一些船公司撤出运力,运力的供给数量正在减少。但如果10月以后,箱量还是不足,我们也有一系列的B计  相似文献   

17.
彭建国 《珠江水运》2014,(14):34-36
被欧美监管部门放行的P3联盟,在中国遭遇“红灯”。6月17日晚间,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3家航运企业设立网络中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案做出禁止决定。马士基航运称,P3相关成员接受并尊重中国商务部的决定。由此,集运联盟化时代原本即将成型的最大一块拼图宣告解散。听到P3被否的消息,中国的航运企业可以暂时松一口气。虽然中国的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但船队规模仅列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8.
航运市场 从航运市场的角度来看,2003年真正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虽然年初受美伊战争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航运市场十分不明朗。但是,由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干散货和集装箱市场的戏剧性上升。我们在2003年初曾预测该年的航运市场会有起色,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海岬型散货船的租金可以上升到十万美元一天。其它散货船的租金也大幅上升,巴拿马运河型船一年租期  相似文献   

19.
去年6月18日,全球前三大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宣布组建P3长期运营联盟,拟于欧线、美线和跨大西洋线上部署总计260万TEU运力联合运营,其中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分别投入110万、90万、60万TEU,占比依次为42%、34%和24%。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之后,围绕于P3组建的初衷,能否成功,影响如何等话题就一直成为业界焦点。据称,P3网络将在今年3月底正式获批,并寄望在二季度开始运营。另外,G6联盟于去年12月上旬宣布要将业务扩张至亚洲-美西及跨大西洋贸易航线,所涉的17条航线预计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开始运行。2014年即将到来的二季度,世界航运市场注定将掀起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20.
陈杰跃  宋兵 《中国船检》2011,(10):70-71,126,127
秋天渐近,寒意已浓。这是眼下航运业的感受。从2011年一季度至今,浙江沿海航运市场先低位震荡再跌跌不休,让航运业界"大惊失色",直呼"二次探底已临城下",运力过剩正在将航运市场拖进一个低谷。保本经营"这生意快做不下去了。"在日前举行的交通运输部航运市场形势调研座谈会上,与会的航运企业代表集体倒起了苦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