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CSR高级屈曲分析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削斜筋板架的屈曲能力,计算了5筋板架、小削斜筋板架、削斜筋板架以及4筋板架的屈服强度以及极限强度。结果表明:加强筋削斜后,加筋板屈服强度的下降比极限强度更明显;在纵向载荷条件下,承载能力随着加强筋的削斜而降低,而在横向载荷条件下,其极限强度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介绍某型系列船铝合金带筋板零件数控下料的技术攻关,采用激光定位、数控喷粉划线、激光切割的新下料工艺取代采用人工划线、手动切割的传统下料工艺。新工艺的实施大幅提高铝合金带筋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及返废率,为该系列船的高质量、高效率建造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
文章给出了基于弹性大挠度理论和刚塑性分析的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方法(EPM),该方法包括五种失效模式,即正交加筋板格整体屈曲、纵向加筋子板格整体屈曲、纵向加筋和带板的局部屈曲或屈服、纵向加筋的侧倾以及全部屈服,可以考虑初始挠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双向压缩和侧向载荷的联合作用。以EPM方法为核心开发了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软件系统,包括任务管理、数据输入、屈曲分析、结果查看、能力曲线和文件分析等六个模块。为验证EPM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系列纵向加筋和正交加筋板格试验模型的比较计算,并计算了四种典型加筋板格的双向应力能力曲线,与板格极限状态分析(PULS)软件和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PM方法可以分析联合载荷等因素对加筋板格极限强度的影响,文中开发的软件系统可用于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  相似文献   

4.
白雪飞  郭日修 《船舶力学》2012,16(10):1181-1186
为考察"纵筋加强锥—柱结合壳"的力学行为,设计了"纵筋加强锥—柱结合壳"作为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模型凸/凹结合部母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应力分布。纵筋在纵向和环向均破坏了结构的连续性,在环向还破坏了结构的轴对称性,在纵筋端部(纵向)和纵筋与纵筋之间(环向)的壳板上产生了应力突变和很多应力集中点;此外,在锥—柱结合部增加了许多纵向焊缝,锥—柱结合部应力环境十分恶劣。这种结构形式增大了艇体出现疲劳破坏的危险性。在采用高强度钢(屈强比接近1)的大潜深潜艇的锥—柱结合部不能采用"纵筋加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量地给出了外板自重对纵向弯曲成形的影响,深入了水火加工成形中纵向弯曲变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含裂纹损伤部分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翠香  赵耀  刘土光 《中国造船》2003,44(Z1):387-393
基于复应力函数的解法,对含裂纹部分加筋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分析计算.考虑了部分筋条的长度、位置以及筋条与板的相对刚度对加筋板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基于这些结果对结构的止裂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裂纹长度,随着筋条长度的增加,筋条对裂纹板的加强作用普遍提高,当筋条的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加筋条长度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不大;提高筋条对板的相对刚度,能有效降低结构应力强度因子,提高结构的止裂能力.  相似文献   

7.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传导主要依靠板栅来完成。板栅的形状、外型尺寸和结构是影响蓄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铅酸蓄电池单电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板栅的高宽比,极耳的位置,筋条的设计对板栅的电位分布影响,最后得到适当降低板栅的高宽比,极耳的位置向板栅中部移动,增加板栅的竖筋数量有助于降低欧姆压降。  相似文献   

8.
船体外板自重弯曲有限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有限元法对平板在自重作用下引起的变形进行了计算。并对影响外板横向及纵向曲率的外板几何尺寸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最后给出外板自重成型时的横向及纵向曲率最大公式。使得在外板计算展开后,就可以决定该板是否需要弯曲加工。  相似文献   

9.
陈武  彭飞  张岳林 《船舶工程》2020,42(4):121-126
针对焊接过程的二维有限元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别的问题,使用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不同焊接顺序下加筋板焊接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加筋板焊接引起的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在4点约束条件下,加筋板横截面的变形为中垂变形,纵筋的变形为中拱变形,方案1横截面变形更小,方案2纵筋变形更小。焊接引起的加筋板残余应力主要表现为横向应力,其在近焊缝区为拉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远离焊缝区表现为压应力,达到0.2倍材料屈服强度。加强筋横向应力峰值出现在起弧端和收弧端,约为0.85倍材料屈服强度,纵向应力峰值出现在焊接起弧端,约为0.3倍材料屈服强度。在加筋板横截面位置,焊接顺序主要影响加强筋处的残余应力;在加强筋位置,焊接顺序主要影响纵向应力。每组焊缝同时同向焊接,且每根纵筋从左向右依次焊接的焊接方案产生更小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某船发电机舱纵向混合构型加筋板的导纳特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模态叠加法求解了结构在线激励作用下各特征线上的等效导纳。计算结果显示,根据振动能量在结构上的分布,可按频段将导纳特性分为输入主控区和传递主控区。输入主控区导纳呈现带通特性,三个通频带与相应的筋条结构对应。通过改变筋条的参数可以单独控制加筋板某个频段的导纳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型客滚船上采用的槽型压筋板,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risk算法对设置初始压制缺陷的槽型压筋板模型进行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计算发现槽型压筋板中部与焊接扁钢的板边部分所受压屈曲极限承载力不同,因此将槽型压筋板分成2个部分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并利用MATLAB对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对于槽型压筋板中间部分,随着槽型间距和压筋板长度的增加,线性屈曲压力减小,受压极限承载力减小,破坏时的最大挠度增加;随着厚度增加,线性屈曲压力和受压极限承载力增加较少,破坏时的最大挠度降低。针对槽型压筋板焊接扁钢的板边部分,缩短板边扁钢与旁边槽型的间距及提高焊接扁钢的腹板厚度均能提高压筋板板边的极限承载压力。设计中可通过在压筋板边焊接扁钢且增加扁钢尺寸或以焊接制造的方式增加槽型高度减小槽型间距,以提高压筋板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有关耐久性和耐久性极限状态定义的总结,结合港口工程结构特点,提出了可用于结构设计的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极限状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和采用螺纹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的梁、板,以承载力、挠度和纵向裂缝宽度分别劣化到某一限值作为控制的耐久性极限状态;对于采用钢绞线或钢丝作为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和采用螺纹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的桩,以钢筋脱钝作为耐久性极限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王芳  韩芸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07,11(3):383-395
对具有裂纹缺陷的加筋板的剩余强度进行了数值分析.考虑了加筋板上的三种缺陷形式,即板和筋上的垂直裂纹,板和筋上的倾斜裂纹以及板上的裂纹和筋上的圆孔.对板和筋上的相对裂纹长度、材料属性、板和筋的厚度、裂纹开裂角度以及圆孔的直径等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将无加筋板剩余强度的经验公式推广到加筋板,并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肋骨加工的逆直线计算法》只是研究了逆直线法在肋骨加工方面的应用问题。本文讨论逆直线法在船体纵向构件上应用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广泛使用此种方法是有益的。船体纵向构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采用普通的型钢;另一类使用组合构件和折边构件。后者由于尺寸或结构上的原因,弯曲加工困难,而采用把腹板沿外板表面线型切割的方法,无需应用逆直线法进行弯曲加工。在数字计算方面,只要从纵向构件坐标系转换为横向构件坐标系,然后求出各肋位上腹板深度的尺寸即可。  相似文献   

15.
一种船体外板自动成形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安装在直角坐标机械手上的激光传感器采集船体外板表面各条肋骨一系列离散点的三维坐标,由此逆向回归出整个外板曲面;基于空间坐标转换及误差分析理论,对比理论肋骨型线,分别对加工后外板的横、纵向成形及扭曲进行计算和判别,并作为未成形板材二次加工的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散货船设计面临的结构轻量化需求和纵向舱口围板趾端和舱口角隅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以21万t散货船为例,提出一种连续的纵向舱口围板结构设计方案。结合HCSR规范,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连续纵向舱口围板对整个主甲板区域重量以及对舱口角隅应力和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纵向舱口围板方案在散货船上是可行的,该方案可使整个甲板区减重41.54 t,而且舱口角隅处的应力水平和疲劳强度比传统方案有所改善,应力水平下降4.69%,疲劳寿命提高37.64%。与传统的不连续纵向舱口围板相比,连续纵向舱口围板设计方案可实现散货船结构轻量化,消除了舱口围板趾端疲劳裂纹隐患,降低了舱口角隅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计算上层建筑压筋板条的局部振动固有频率,根据典型压筋板条形状特征,推导计算压筋板条面积、惯性矩等剖面属性,将压筋板条当作两端简支梁计算其振动固有频率,避免发生共振。当板格跨度与压筋条间距相比较大时,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采用有限元法预报船舶总振动固有频率和局部强迫振动响应,需要基于剖面特性等效原理,将计算得到的压筋板条剖面特征值等效转换为T型材加筋板,用于有限元建模。通过编写转换程序,从保证振动特性一致性角度考虑,保持转换前后的面积和惯性矩一致,取中和轴高度与原压筋板中和轴高度最接近的T型材作为等效替代。由于压筋板比传统加筋板生产制造更为便利,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船舶上层建筑内围壁采用压筋板的型式,研究成果可以为压筋板的设计和振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瑞涛  刘伟  高维成 《船舶力学》2019,23(8):968-975
本文进行了某典型高强铝合金加筋薄壁梁的弯剪承载特性研究。依据工程要求设计了三种缩尺试验模型:横向加筋薄壁梁、附加纵向止裂筋薄壁梁和腹板开口补强薄壁梁。静力加载试验表明:(1)试验件破坏均由受压翼缘的局部屈曲破坏导致,但是不同试验件的屈曲翼缘弯曲变形方向不同;(2)处于腹板受拉区的纵向止裂筋不影响结构承载特性;(3)特别地,试验发现跨中腹板开口补强引起了相邻梁段屈曲翼缘承载力显著提升,目前普遍认为横向加强筋隔开的板元之间无相互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板元承载力相互作用。进而,基于被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材料屈曲强度的参数化分析,并证实材料屈服强度越高,板元相互作用引起的屈曲翼缘的承载力变化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叙述中小型船舶的上层建筑所采用的压筋板围壁,由于焊接,加工等原因而引起的变菜质量问题,经采取有效的加工,装配,焊接等工艺措施后,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了由圆板封闭的带环向和纵向构件的双层圆柱壳的纵向力和周向力表达式。据该式计算出的壳体中面应力同试验值吻合。为双层圆柱壳的应力水平,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研究提供了可靠基础。适用于不带纵筋的双层圆柱壳的单层圆柱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精度。文中还提出了工程计算用的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