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本文在集料合成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方法、细集料的规格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通过大量的试验找出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与矿料级配的关系;对配合比组成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集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级配组成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具有很大影响。依据不同集料级配设计理论进行集料级配设计,并通过试验对3种不同集料级配的混凝土进行工作性及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从而为混凝土级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鲁永春  杨平 《国外公路》1996,16(1):51-54
碾压混凝土(RCC)是由水泥稳定土和普通混凝土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水泥稳定集料的经济性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文中简要叙述了碾压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着重介绍了碾压混凝土的摊铺、压实、养护等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4.
CBR-V矿料级配设计方法骨架部分是通过"最大内摩阻力"确定最优合成级配的,因此合理而科学地确定"最大内摩阻力"成为级配设计是否可行的关键。所谓集料级配,是指集料中不同粒料间的相互搭配关系,路用矿质集料的级配一般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最大的内摩阻力和一定的孔隙率。该定义明确了级配合成的方法和目的,但忽略了实现的过程—拌和、摊铺和碾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提炼,考虑集料级配实现过程中的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因素,认为一味追求"最大内摩阻力"是不合适的,应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和易性,在此基础上,追求集料级配中的最大内摩阻力。根据该原则提出了CBR-V矿料级配设计方法骨架设计部分掺配时"最大内摩阻力"的取用方法及范围。  相似文献   

5.
陈竞飞  袁玲 《公路》2021,(1):78-81
环氧沥青混凝土传统的配合比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悬浮密实级配设计,由于钢桥面铺装使用多年及高温重载等恶劣的使用条件,不少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使用不久后就出现了抗滑性差及疲劳开裂等病害。为了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部分粗集料的性能指标,加强集料的精细化加工工艺,采用体积设计法(CAVF)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级配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试验路铺筑确定精确的施工工艺参数,大幅提高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使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对施工成本、工艺及实体内在质量影响很大。该文在SAC多碎石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粗集料振实密度修正系数进行调整,并结合实测级配指数对振实密度的影响及4.75~2.36mm集料的干涉效应,提出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理论-经验法。按此方法,结合沥青混合料各材料体积特性等指标,可快速确定和设计具有优良抗车辙性能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对多孔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成型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振动和免振捣2种成型方法对应的集料级配。通过试验建立振动成型方式下强度和空隙率的关系式,提出适合于我国路面基层用的振动成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SAC和其他粗集料断级配的矿料级配设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沙庆林 《公路》2005,(1):143-150
详细介绍了SAC和其他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通常粗集料的级配是一个幂函数,有40%左右的孔隙率;细集料是另一个幂函数,是一个很密实的级配。两者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以粗集料为主体的密实式中断级配。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多孔砼的配合比设计标准,并以有效粒径和均匀系数作为集料级配的有效指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多孔砼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师郡  李亮 《路基工程》2007,(6):140-141
SMA是一种密实式粗集料嵌挤型间断级配沥青混凝土,它改善或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特别适用于重交通道路。以京沪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临沂段为例,介绍了SMA路面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质量、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满足路面平整度及强度要求的“全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混凝土配合比特性,包括:稠度及配比强度的设计指标物试验方法,粗集料的最大粒径,粗,细集料合成民范围,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对外加剂及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区路面压实技术的问题,分析了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施工时影响机械压实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含水量、压实机械、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集料级配及质量等,并且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稳定性,使混合料生产级配尽可能地拟合到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上,且不出现严重的等料、溢料现象,提出基于冷-热料仓均衡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试技术。通过设定生产配合比调试目标、冷料仓计量系统的标定、冷集料的级配调试、热料仓筛网的选择、热料仓集料的级配调试等步骤,严格按照冷集料设定比例所对应的热料仓实际热料比例确定生产配合比,并进行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4.
连续厂拌式碾压混凝土基层在国内应用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施工工艺。对广乐高速公路LM2标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优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在有效控制细集料含水量、含泥量指标的条件下,连续厂拌式碾压混凝土基层使用效果良好,路面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7)
针对多孔混凝土材料在级配设计中与普通混凝土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根据最大密度曲线理论,以减少细集料含量的方法设计了3种集料级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集料级配、灰集比、水灰比对多孔混凝土材料力学强度和空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级配方式、灰集比对多孔混凝土材料力学强度和空隙率影响较大。同时,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灰集比是影响力学强度的显著性因素,而级配方式和灰集比是影响空隙率的显著性因素。此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多孔混凝土空隙率与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二者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6.
钢渣被用作全部集料、粗集料和细集料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检验,并设置采用天然集料的沥青混凝土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用作全部集料和粗集料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且不会产生膨胀问题,全部集料采用钢渣的混凝土性能更佳;钢渣用作细集料降低部分路用性能且提高成本。  相似文献   

17.
级配碎石是无结合料粒料材料,主要靠集料的嵌挤形成强度,因此混合料设计非常重要。首先就固体体积率对级配碎石性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对细集料不同毛体积测定方法对固体体积率计算值影响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统一的计算方法。对级配碎石固体体积率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近些年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就级配碎石达不到设计标准时如何进行调整进行了介绍,为级配碎石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工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集料特性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包括集料特性对矿料级配的影响、集料特性对沥青用量的影响;通过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考虑集料特性影响的配合比的性能高于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深圳至汕头高速公路k26+820~k30+190段级配砂砾底基层集料的组成设计及试验路的施工情况,提出选择既适应施工要求,又符合规范规定的基层集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骨架密实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实用设计方法,方法以矿料筛分结果为基础、以粗集料干捣实密度作为粗集料骨架设计指标进行骨架结构设计,采用粗细集料级配双向调整避免了级配设计过程中的二次设计步骤,通过计算影响系数、对比试件空隙率变动和切面观测三种方法科学直观判别沥青混凝土骨架形成状况,在实际工程中简单易行,整套方法具有实用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