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排放,文中对当今已有的发动机可变气门驱动机构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以有关汽车公司实用化的产品为例,分析了不同可变气门驱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指出了可变气门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1、概述 近几十年来,基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污的要求,许多国家和发动机厂商、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的已在内燃机上得到应用,有些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有可能成为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气门可变正时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消除影响,既可提升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也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分析了气门可变正时技术的原理,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最后就气门可变正时技术对发动机系统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5.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科鲁兹两款发动机最大的亮点是DVVT(Dual Variable Valve Timing)即进排气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目前气门可变正时系统技术中最高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公路与汽运》2007,(4):16-16
日产汽车公司近期发布了一项全新的发动机技术,该技术可使敏感度与动力性、燃油率与排放实现更好的平衡。该技术结合了日产新近开发的可变气门正时与行程控制系统(VVEL)及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C-VTC)。传统发动机采用节气门控制进气,而采用VVEL技术的发动机直接作用于进气  相似文献   

6.
一汽花冠装备的3ZZ-FE和1NZ-FE发动机采用了WT-i(VariableValveTiming-intelligent)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W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一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机构,在进气凸轮轴与传动链轮之间装有油压离合装置,让进气门凸轮轴与链轮之间转动的相位差可以改变,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对气门正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的排放。这里以3ZZ-FE发动机为例,介绍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马自达公司最新推出的MAZDA 6高级轿车,采用S-VT2.3L发动机,它所采用的可变气门正时传动装置,能够通过不断修正进气凸轮轴以及曲轴的相位来优化气门正时,以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技术新知     
《汽车实用技术》2005,(9):98-99
由于准备购车,最近一直在关注发动机,很多厂商都在炫耀双顶置凸轮轴和多气门技术,此外还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请问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具体作用,以及它的工作原理?飞度和花冠都用了可变气门技术,宝马也有可变气门技术,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广本新雅阁(2.4L)的i-VTEC系统是VTEC VTC组成的高智能化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装置,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VTEC系统可以控制发动机在低转速区域和高转速区域时的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VTC系统能根据发动机负荷对气门相位进行连续控制(可变凸轮相位)。所谓i-VTEC系统就是融合了上述两项技术的新系统。通过VTEC对气门升程,VTC对气门重叠(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状态)进行周密的智能化控制,从而使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这三个具有不同要求的特性都同时得到提高。其排放达到了欧-Ⅲ标准。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6,(45):36-36
现代汽车在雅绅特上不惜装备最新研发的两款发动机。其中1.3L的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81kW,而连续出功率达到了81kW,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则让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可变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VV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在汽油机、柴油机以及二冲程发动机上应用的优点,并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可变相位技术中的可变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车用高速汽油机电控可变配气相位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可变位置液压张紧器机构实现控制进气门关闭相位角的电控可变配气相位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对原机改动小,便于安装,成本低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明显改善发动机低速转矩、高速功率特性、燃料经济性及分工况的排放特性。该系统适合于顶置双凸轮轴车用高速汽油机。  相似文献   

13.
国外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研究进展—机构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苏岩  肖敏 《汽车技术》1999,(6):10-14,43
综合国外汽车发动机可变本气相位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的意义和应用,对现有配气机构进行分类。介绍了国外的10多年已形成产品的典型实用机构,剖析了机构原理,并对VVT技术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LIVC和双VVT技术的增压直喷汽油机抑制爆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上,利用双可变气门正时(双VVT)技术结合进气门晚关凸轮轴(LIVC凸轮轴)来抑制爆震。在实现爆震抑制策略后,采用更高的几何压缩比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 300r/min,200N.m这一典型的爆震工况点,通过减小气门重叠角,降低发动机扫气量,可以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推迟进气门和排气门相位均可以实现对爆震的抑制,结合使用LIVC凸轮,使得发动机抗爆震性能进一步大幅度提升。在原机9.3的压缩比下,点火角得以提前,接近最大扭矩点火角(MBT点)。将几何压缩比由9.3提高到了10.9后,抗爆震性能和原机相当,并明显改善了发动机的热效率,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张力  吴俊刚  徐中明  苏伟  黄琪 《汽车工程》2006,28(3):308-310,315
在摩托车发动机单顶置凸轮轴配气正时机构的结构形式基础上,研制一种可切换凸轮型线的VVT机构,具有2套可切换的进气配气正时参数。对VVT机构调整摩托车发动机热力循环过程和运行参数进行分析。结合JH125摩托车发动机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该机构结构简单、对原机结构改动小、成本低,能够实现配气相位的可变控制,有效改善发动机性能,可广泛应用于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Variable valve timing (VVT) and cylinder deactivation (CDA) are promising methods in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at part load in SI engines. An SI engine which uses electromagnetic valvetrain (EMV) will eliminate flow restriction from the throttle valve and produce higher indicated mean efficiency pressure (IMEP) due to the disabling of some of the working cylinders at part load. Therefore, pumping los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part-load conditions. In addition, duration and timing of valve events are variably controll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a dynamic model of an unthrottled SI engine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ngine cycle. The model uses an EMV system that allows valvetrain control and cylinder deactivation techniques to be carried out in simulation flexibly. The simulated results find the optimal valve timing for different engine speeds. The optimal timing of intake valve closing depends on engine speed linearly, while the intake valve opening in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engine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cylinder deactivation modes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improving engine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engine loads. Different cylinder deactiv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applied for the full range of engine loa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o-cylinder deactivation mode (50% CDA) considerably improves fuel consumption at low engine load. Meanwhile, one-cylinder deactivation (25% CDA) is an optimal fuel economy mode at medium engine load. With proper uses of VVT and CDA strategies, the efficiency of an SI engine can be increased more than 30% at low engine load and 11.7 % at medium engine load.  相似文献   

17.
以HFC4GA3.3D型汽油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可变气门正时(VVT)系统的组成、工作及控制原理,对目标机VVT系统标定前后的外特性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标定后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明显改善;进行VVT系统的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VVT系统的调节速度、控制稳定性及解锁性能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现代汽车对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发动机高功率、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该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力间隙调节器 (HLA)和可变配气相位 (VVT)技术。概述了HLA和VVT的意义和应用 ,并详细阐述了该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GDI增压发动机进行DVVT扫点试验,研究了DVVT对GDI增压发动机外特性性能、部分负荷燃油经济性和怠速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试验发动机的凸轮轴型线而言,排气VVT的开启对发动机性能起到负面影响;外特性方面,中等转速工况采用较大的气门重叠角可提高体积效率;高转速采用较小的气门重叠角可提高充量系数;怠速和部分负荷工况下,较小的气门重叠角对改善发动机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应用约束变尺度优化法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研究,阐述了VVT、VCR法。研究结果表明,VVT法与VCR法相结合并配以佳点火提前角,可充分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VVT法和VCR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