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翔宇  佟玉权 《水运管理》2010,32(3):20-21,28
为推进国内邮船经济发展,在分析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邮船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对天津、青岛和大连作为邮船港口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发上海邮船旅游产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上海建设邮船母港、发展邮船经济将遇到的最大“瓶颈”即为邮船旅游产品的开发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两点解决方案:(1)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借力附近的城市风光,开发出多样的邮船旅游产品;(2)依赖上海自身的都市魅力,将上海的都市旅游思想融入邮船旅游产品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3.
世界3大邮船公司经营模式(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世界邮船公司的运营状况,为我国发展邮船业提供借鉴,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世界3大邮船公司——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的经营状况及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这3大邮船公司成功经营及发展上的共同特点,即规模化、不断兼并扩张、岸上业务和海上业务的结合、旅行社代理销售等。最后,本文结合世界邮船行业发展及全球化的实践,指出邮船旅游的未来将会朝着大众化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邮船公司应该相应地在主题设计、产品设计以及网络营销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张璟  金雯雯 《水运管理》2012,34(5):25-30
为发展本土邮船产业链,对邮船产业链的构成与特点、各环节的发展现状与瓶颈进行分析,提出"优先发展下游产业,打好基础;逐步推进中游产业,稳固地位;借机渗入上游产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深圳港蛇口港区客运发展的需求,阐述深圳市建设邮船母港的优势,考察和借鉴国际著名邮船母港的建设规模,调研世界邮船船队船型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深圳港蛇口客运港区邮船客运量需求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论证,提出蛇口客运港区邮船母港合理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6.
沈琼  娄新义 《水运管理》2010,32(6):35-39
分析2009年靠泊黄浦江的国际邮船情况以及黄浦江邮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小结目前海事管理部门对国际邮船的主要管理和服务举措,并对海事部门加强黄浦江邮船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邮船经济的发展提出若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之懿 《水运管理》2009,31(6):18-19
为研究上海发展邮船经济之潜能,对上海发展邮船经济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归纳上海在地理位置、客源市场、消费实力、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剖析上海发展邮船经济的深远意义和内在动力: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升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建成世界级城市,阐述上海在邮船母港建设之路上值得思考与着力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发挥厦门港邮船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阐述近年来厦门港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和具有的优越条件,分析市场低迷的原因,针对厦门邮船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建设邮船母港;(2)提高邮船综合服务水平;(3)降低邮船综合收费;(4)开拓邮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张璟  洪建安 《水运管理》2011,33(4):33-35
为推动我国邮船业早日步入快速发展期,以上海为例分析邮船母港经济贡献机理,介绍邮船经济与长江沿岸城市的关系,提出邮船经济进入长江腹地的重要意义,简要阐述长江中下游城市对接邮船经济的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条件等,提出与发达国家的邮船城市相比,上海邮船经济存在不足:邮船客源不足,邮船经济产业链不够长、不够完整,当地经济与邮船业的供应链还未充分整合等,并提出上海应利用区位优势,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邮船经济带进长江中下游腹地,奠定上海国际邮船中心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肖峰 《水运管理》2007,29(1):13-16
通过对国际邮船游客特性与中国公民当前出境旅游特性的对比,分析国际邮船旅游市场国内发展前景,对国际邮船港口国内发展模式提出建议,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国际邮船业中,国内沿海港口定位仍以一般挂靠港为主,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旅游吸引力的增加,有可能上升为干线港甚至邮船母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