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舟山海域,船舶密度大,潮流复杂,部分渔船和采砂船违规作业,不遵守避碰规则,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为了确保海警舰艇在舟山海域的航行安全,减少舰艇事故,通过分析舟山海域的船舶事故特点,从人、环境和船舶三方面,总结了舟山海域船舶航行存在的危险因素。从保持正规瞭望,控制安全航速和海警舰艇航行能力训练三方面出发,结合舟山海域的特点,总结提出了海警舰艇航行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贺 《中国海事》2013,(3):56-56
丹麦海事局加强了对从事国内航行的客、货船和港口设施的安全要求,同时减少了对行业的行政和认证要求。在与丹麦警方全国委员会(丹麦安全情报局)合作后,丹麦指挥部、丹麦海岸管理局和丹麦海事局的首席官员修改了关于从事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规定。未来船舶将不再按照欧盟有关加强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性的法规(ISPS规则)进行认证、检验和批准。相反,船员和船东必须具备程序评估对船舶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3.
党锐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58-60
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海域中存在航行事故频发区域,而传统船舶航行路径优化中,虚拟现实技术只注重模拟海域基本特征,导致选取的船舶航行路径集中在事故频发区域,因此重新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航行路径优化中的应用。本文研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海域三维模型,统计历史事故频发区域界定船舶航行安全区域,结合船载信息融合技术确定最优路径,重新优化船舶航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效果相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绕行事故频发区域,选取的船舶航行路径最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水文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航行在海域还是内河航道中的船舶,都会受到水文的影响.风浪与海流是影响船舶在海域中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而在内河航道中,航行环境主要受到不良的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条件影响,正常水位时,船舶的航行不会受到影响,而枯水期和洪水期时,航行事故会显著增多.为使驾驶员能够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船舶在特殊情况下的航行机动性,增强海图上危险障碍物的表现力,对数字海图上满足船舶机动安全航行的海域进行了选取和分析。文章重点阐述了在水深数据的基础上利用Delaunay三角网选取船舶安全航行海域以及运用缓冲区技术对障碍物进行重点显示。通过编程实现对结果进行分析,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六甲海峡一拓滩至新加坡海峡霍斯堡灯塔航段,由于船舶交通流大、船舶种类繁多、水域情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发船舶航行安全事故。通过总结船舶在该海域航行的经验,对部分关键航段航行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掌握安全航行信息,制订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确保船舶在狭水道、复杂水域内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和东海海域的恶劣天气及安全航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长江口附近及东海海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气象和海洋因素作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此文主要对我国成山头附近海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气象和海洋因素作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丹麦海峡水下多暗礁、浅点和沉船,是典型复杂水域,可供大型船舶安全航行的航路狭窄而有限。由于船舶水深的关系,操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旦有任何的偏差或失误,极易发生船舶擦底或搁浅事故。通过对这起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实现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0.
船舶航行运输是国际海洋贸易中重要的一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并在航海事业中应用广泛。船舶种类多样,航区情况复杂。一些海域船舶密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尤其在船舶雾航中,因为能见度不良引起海事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主要从雾航的特点、航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如何保证航行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船舶的操控技术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先进。为保证大型船舶在操纵和停靠过程中能够安全航行,加强大型船舶的航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影响大型船舶直线航迹的因素有航道条件、大型船舶密度和气象条件等,因此以航迹自校正控制系统的技术为切入口,对大型船舶的操纵技术展开研究,并由此提出相关完善策略,为大型船舶在复杂海域以及风浪海域中的安全航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介绍秦皇岛海域海冰对船舶影响,从海事监管角度出发,阐述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防抗措施,为秦皇岛海域船舶防抗海冰灾害应急机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南海海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了简要介绍。根据南海的地域特征提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几种航行对策,并对Y轮和W轮在南海分别遭遇热带气旋和寒潮大风天气系统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左勇  沈四林 《中国水运》2007,7(3):11-13
主要分析海洋环境预报资料,如海浪和海上能见度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影响较大。特别在引入海浪和能见度安全分析因素(影响基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航行指数),并分析和讨论了船舶航行指数给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预报带来的效益和应用前景,最后对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在航海应用上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下的海域航行时,由于能见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给船舶航行造成了不可预料的风险。为确定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文中构建了船舶航行的风险评价体系,确定权重,结合模糊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该篇文章应用此模型对实际情况下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风险进行了评价,由结果显示,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评价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压载水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会携带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各种生物的卵从一个海域到另外一个海域,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该海域的生态环境。每年通过船舶运输方式,约有上百亿吨的压载水在世界范围运转,大量海洋物种由此肆意传播,压载水的排放所导致海洋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引起各国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可能携带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压载水的取样检验,探究在福建各地区港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峡海域船舶定线制完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始数据的采集分析及调查问卷,对渤海海峡海域的海上事故、船舶流、习惯航路、通航管理规定等船舶交通环境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IMO的相关规定、海员航行习惯、船舶操纵及航海技术领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部分的类型、组合方式、尺度、位置等问题。提出了该海域现有船舶定线制连接的比选方案,该方案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船舶航行安全监控系统在复杂海域中,对船舶航行吃水差监控误差较大,对此基于物联网络技术设计船舶航行安全监控系统。以中央处理单元为核心,建立船舶自由度运行测试平台,辨识船体吃水差,基于物联网通信端口,建立物联网络通讯终端,传输船体航行信息,最后利用信号叠加原理应用傅里叶分析算法,消除波浪及船体摇摆对船体吃水差的影响,实现对船体航行吃水差高精度安全监控。实验数据显示,设计的安全监控系统,相比较传统安全监控系统,在海深1 km以内,吃水差监控结果误差减小0.75 m,在海深1 km以上海域,吃水差误差减小0.5 m,可以实现吃水差高精度监控。  相似文献   

19.
蒋玮  楼启明 《港工技术》2021,58(1):35-38
岛礁海域地形复杂,常有山体遮挡,且狭口较多,航道转弯角通常较大,多条航道存在交汇,对船舶的航行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在岛礁海域设置符合当地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助航标志,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本文通过多个航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岛礁海域航标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为类似航标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上风电场占用了较大海域,可能会对船舶的习惯航路航行造成干扰;此外,风机对船舶瞭望及通信信号有一定的遮蔽,风机自身也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对风电场水域可能存在的通航风险进行识别,并从自然环境、交通环境、风电场设计等三方面对有关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利于减少船舶碰撞风机的可能性,降低风电场海域的通航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