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正常 SD大鼠血清及组织内源性哇巴因 ( EO)的含量 ,为 EO生理及病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高度特异性的哇巴因抗体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的方法 ,对正常 SD大鼠血清及组织标本测定其 EO含量。结果 血清、肝脏、肾脏、肾上腺、垂体及下丘脑内 EO含量分别为 ( 1 .1 2± 0 .1 7) μg/ L、( 1 .79± 0 .44) μg/ kg组织、( 1 .0 8±0 .63)μg/ kg组织、( 1 .73± 0 .81 )μg/ kg组织、( 2 7.54± 6.91 )μg/ kg组织、( 1 .83± 0 .54)μg/ kg组织、( 1 0 .1 0± 3.0 8) μg/ kg组织。肾上腺内 EO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及血清 EO含量。结论 确定了正常 SD大鼠血清及多种组织内源性哇巴因的含量 ,提示肾上腺有可能是 EO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哇巴因、地高辛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哇巴因、地高辛对组织钠泵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 ,探讨哇巴因与高血压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 给予大鼠哇巴因 30 μg·kg-1·d-1,地高辛 4 0 μg·kg-1·d-1腹腔注射 7周。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脏、肾脏、肝脏、腹主动脉和肾上腺组织钠泵α亚单位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哇巴因与地高辛对上述组织尤其是动脉及肾脏的钠泵α亚单位表达的影响不同 ,哇巴因增强动脉的α2 表达 ,地高辛则抑制其表达 ;哇巴因使肾脏α1表达增强 ,地高辛则使其减弱。结论 哇巴因导致组织钠泵α亚单位基因异常表达 ,这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哇巴因与地高辛对大鼠肾脏皮质钠泵 (Na+ ,K+ ATP酶 )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哇巴因 (EO)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洋地黄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长期给予大鼠注射小剂量哇巴因 (2 0 μg·kg- 1·d- 1)与地高辛 (32 μg·kg- 1·d- 1) ,动态观察大鼠血压变化 ;分别应用分子生物学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各组大鼠肾脏皮质钠泵α1、α2及α3亚单位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哇巴因与地高辛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别 ,长期给予大鼠注射小剂量哇巴因可使大鼠血压升高 ,而地高辛对大鼠血压无影响。但哇巴因与地高辛对大鼠肾脏皮质钠泵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是相同的 ,在mRNA水平均可使α1亚单位表达增强 ,α2与α3亚单位表达无改变 ;而在蛋白水平α1亚单位表达减弱 ,α3亚单位表达增强 ,α2亚单位表达无改变。结论 哇巴因在高血压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哇巴因与地高辛可导致相同的肾脏皮质钠泵基因表达改变 ,提示这种表达的改变在哇巴因导致血压升高的过程中可能并不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的功能;分别用免疫印记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BKCa亚单位(α和β1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宏观电流密度均减低,100 nmol/Liberiotoxin使胰岛素抵抗组细胞在+60 mV时的最大电流幅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β1亚单位蛋白和mRNA表达在胰岛素抵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时无论大血管还是微血管BKCa功能的下降与β1亚单位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调控激动型G蛋白α(Gαs)/抑制型G蛋白α(Gαi)信号对大鼠矽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16周组,矽肺模型16周组,Ac-SDKP预防治疗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连蛋白(Fn)、Gαs、Gαi2、Gαi3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矽肺组织α-SMA/Gαi3的共表达。结果在矽肺模型16周组,HE染色显示肺组织内出现多个细胞性结节的融合和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见细胞纤维性结节的形成。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在纤维化病变区域α-SMA/Gαi3共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16周组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下降;与矽肺模型16周组相比,Ac-SDKP预防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α-SMA/Gαi3共表达减少,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调节Gαs、Gαi促进cAMP的生成对矽肺大鼠肺纤维化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哇巴因对大鼠心脏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哇巴因对大鼠心脏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哇巴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周测量收缩压,分别于实验24、、6周放免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浆及心脏组织中内皮素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内皮素A、B两种受体的表达。结果大鼠腹腔注射哇巴因4周后收缩压开始上升,6周后哇巴因组大鼠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大鼠腹腔注射哇巴因2周后,血浆及心脏组织内皮素水平升高,4周时左心室内皮素A型受体表达增强,而B型受体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哇巴因可以引起血浆及心脏组织中内皮素质量浓度增加,左心室内皮素A型受体表达增强,这种效应可能是其升高血压及损害靶器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糖对MMP-2与TIMP-2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高糖作用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情况及高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传代后,分为正常浓度葡萄糖组(NG组,5.5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19.5mmol/L甘露醇)、高浓度葡萄糖组(HG组,25mmol/L葡萄糖)和GM6001组(25mmol/L葡萄糖+5μmol/L GM6001),在4组不同的培养环境下分别培养72h后,用RT-PCR技术检测MMP-2与TIMP-2的表达情况,同时用MTT比色法检测4种不同培养环境下VSMCs的增殖情况。结果 HG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mRNA的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GM6001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比值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GM6001组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与NG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M6001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通过MMP-2与TIMP-2表达失衡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生理盐水或芪丹通脉片灌胃7 d后,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4 h。伊文氏兰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面积(IS)与缺血区面积(AAR)的比值(%,IS/AAR);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通脉片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模型组[(28.8±8.4)%vs.(49.1±10.3)%,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1.6±2.3)%vs.(20.3±4.5)%,P<0.01];而其Akt和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加了2.5倍和1.9倍(P<0.01,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并影响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和Erk1/2的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TGF-β1诱导的大鼠ASM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求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 (ASM )细胞增殖的可能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ASM细胞分为 3组 :对照组 (2 0mL·L-1FCS/DMEM) ,10 μg·L-1TGF β1组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 (1μmol·L-1)组 (U 0 12 6是特异性ERK1/ 2抑制剂 ) ,通过MTT法观察 3组ASM细胞增殖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 3组细胞磷酸化p4 4 / p4 2MAPK(pERK1/pERK2 )表达情况 ,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结果 细胞培养第 2天起 ,MTT法检测的 10 μg·L-1TGF β1组A值 (0 .36± 0 .0 4 3)明显高于对照组 (0 .12 6± 0 .0 5 2 ,t=5 .4 4 ,P <0 .0 5 )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组 (0 .175± 0 .0 5 0 ,t=6 .38,P <0 .0 5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 3组pERK1/ 2表达情况 ,10 μg·L-1TGF β1组灰度值 (6 6 .12± 6 .86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112 .4±11.82 ,t=3.89,P <0 .0 2 )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组 (14 8.4± 16 .97,t=10 .76 ,P <0 .0 0 1)。结论 特异性ERK1/2抑制剂U 0 12 6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大鼠ASM细胞的增殖 ,TGF β1可能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途径促使大鼠ASM细胞的增殖 ,ERK1/ 2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NA-21在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中的作用,以及对靶基因原肌球蛋白1(tropomyosin 1,TP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miRNA-21mimic和inhibitor至细胞中,BrdU法检测高糖刺激miRNA-21过表达和缺失情况下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高糖刺激时细胞miRNA-21和TPM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PM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平滑肌蛋白22α(smooth muscle 22alpha,SM22α)的表达情况。结果 10、20、25mmol/L D-葡萄糖刺激时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较正常对照组(0.613±0.022)显著增殖(0.725±0.026、0.913±0.024、1.513±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20、25mmol/L D-葡萄糖刺激时miRNA-21表达较对照组升高1.1、2.0、3.1倍(P<0.01);正常组细胞转染miRNA-21mimic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1.6倍,转染miRNA-21inhibitor后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转染miRNA-21mimic后TPM1表达减弱,SM22α表达下调,OPN表达增加(P<0.01),转染miRNA-21inhibitor后TPM1表达上调,SM22α表达上调,OPN表达减少(P<0.01)。结论 miRNA-21可下调细胞TPM1的表达,从而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移植小肠的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 (IPC)对大鼠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S组 ,n =6 ) ,小肠移植组 (SBT组 ,n =12 )和缺血预适应加小肠移植组 (ISBT ,n =12 )。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移植肠血管重建成功之后 ,再灌注 1h各组取材。免疫组化定量检测层粘连蛋白 (lami nin ,LN)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肠上皮基底膜结构变化。结果 S组、SBT组、ISBT组LN表达分别为 39.5 2± 2 .6 0 ,13.5 3± 0 .4 4 ,2 5 .4 0± 1.79,SBT组明显低于S组 (P <0 .0 5 ) ,而ISBT组明显高于SBT组 (P <0 .0 5 )。S组、SBT组、ISBT组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2 .2± 0 .83,30 .8± 3.2 ,13.2± 2 .86 ,SBT组明显高于S组 (P <0 .0 5 ) ,ISBT组明显低于SBT组 (P <0 .0 5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S组小肠上皮基底膜呈线性连续完整的结构 ,而SBT组基底膜分解断裂、甚至消失 ,ISBT组上皮基底膜破坏程度比SBT组为轻。结论 IPC对大鼠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均有早期保护作用。IPC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移植小肠上皮细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肠黏膜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以及肠黏膜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分布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C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P<0.05),肠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IPC可减轻移植大鼠I/R损伤,与抗氧化作用增强和小肠肠黏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调控而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TRPC)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TRPC1和TRPC6在HBZY-1细胞上的定位及表达;给予AngⅡ干预HBZY-1细胞后,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Gαq/PLCβ4/TRPC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ECM沉积指标[α-SMA、CollagenⅢ(ColⅢ)和Fibronectin(Fn)]的mRNA和蛋白表达;siRNA技术沉默TRPC1和TRPC6表达后,检测ECM沉积指标的表达;Fluo-4AM Ca2+成像技术测定细胞内Ca2+内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TRPC1和TRPC6在HBZY-1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和胞质。AngⅡ刺激后,可以激活Gαq/PLCβ4/TRPC信号通路,表现为Gαq、PLCβ4、TRPC1和TRPC6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和可能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取3~5代细胞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UⅡ(10-10~10~(-7) mol/L)孵育1~24h,观察UⅡ促进TNF-α分泌的浓度、时间曲线。在培养的细胞中加入不同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处理30min后,加入UⅡ(10~(-7) mol/L)共孵育6h。提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NF-α分泌水平。结果 !U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中TNF-α分泌,10~(-7) mol/L、6h达高峰(P<0.01)。(2)UⅡ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能被UⅡ受体阻断剂SB710411(10~(-7) 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H7(10~(-5) mol/L)、ERK1/2抑制剂PD980959(10~(-5) mol/L)所抑制(P <0.01)。结论 UⅡ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TNF-α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UⅡ受体、蛋白激酶C和ERK1/2等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p21(lncRNA-p21)通过调控脑平滑肌细胞凋亡,参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3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检测患者血清lncRNA-p21的含量。建立大鼠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脑组织lncRNA-p21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以及mTOR的表达。用ox-LDL刺激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BVSMCs)构建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过表达或抑制lncRNA-p21,流式细胞仪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活性。结果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lncRNA-p21表达显著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明显,lncRNA-p21减少(P<0.05);同时伴有Caspase-3活性升高,Bcl-2、mTOR蛋白表达下降且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在细胞试验中,流式细胞仪和TUNEL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p21可以降低BVSMCs的凋亡,抑制lncRNA-p21促进BVSMCs的凋亡(P<0.05);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过表达lncRNA-p21,Caspase-3活性降低,Bcl-2、mTOR蛋白表达升高且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制表达lncRNA-p21,Caspase-3活性增加,Bcl-2、mTOR蛋白表达降低且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lncRNA-p21可能通过调控mTOR蛋白表达来调控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参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哇巴因对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及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哇巴因组[27.8μg/(kg·d)哇巴因腹腔注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1mL/d腹腔注射),每周测量鼠尾动脉血压,共5周.于第3、5周后分2批处死动物,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观察肾皮质中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腹腔注射哇巴因3周后,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但哇巴因组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5周后,哇巴因组大鼠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哇巴因组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进一步增高(P<0.01),多巴胺D1受体mRNA表达进一步减低(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外周注射哇巴因可使SD大鼠血压持续升高,这一作用与肾近曲小管Na+-K+-ATP酶活性增加引起水钠潴留有关,多巴胺D1受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抗偏头痛药物舒马曲坦(Sumatriptan)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离体培养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2和Sumatriptan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中,与SD大鼠TG离体孵育24h;进一步将细胞内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系统ERK1/2、JNK、P38三条信号通路关键激酶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SP600125、SB239063加入DMEM培养液中,30min后分别加入有效浓度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后,与大鼠TG共同孵育24h,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50μg/L的TNF-α、25μg/L的IL-1β可明显上调离体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P<0.05),0.1g/L和0.5g/L Sumatriptan能显著下调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而20~80μg/L的IL-2对CGRP-mRNA表达无影响。特异性阻滞剂SP600125、SB239063分别与50μg/L TNF-α、25μg/L IL-1β孵育24h后,CGRP-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TG离体培养时,炎性因子TNF-α、IL-1β可显著上调CGRP-mRNA表达水平;一定浓度的舒马曲坦能下调CGRP-mRNA表达;JN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TNF-α、IL-1β诱导的TG内CGRP-mRNA上调过程。  相似文献   

18.
恒定均匀磁场对肿瘤细胞调亡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场对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 Bcl- 2及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揭示磁场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460只 SD大鼠右下肢皮下移植 Walker- 2 56瘤株 ,常规饲养 2周后 ,随机选择 40 0只分为荷瘤对照组和荷瘤实验组。实验组每日接受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磁场处理 ,持续 2周 ,观察瘤鼠存活率 ,然后处死 ,测量瘤体体积及湿重 ,最后行 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大鼠存活率 (84.2 8% )增高 ,肿瘤体积 (1 .78cm3± 0 .82 cm3)及肿瘤湿重 (2 .2 0 g± 1 .43g)明显减小 (P <0 .0 5)。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增多。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 (1 8% )低于对照组 ,Bax蛋白阳性表达率 (43% )高于对照组 (P <0 .0 5) ,Bcl- 2 /Bax的比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恒定均匀磁场的作用结果使凋亡相关基因 Bcl- 2蛋白的表达下调 ,Bax蛋白的表达增高 ,Bcl- 2 /Bax的比值减小 ,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及筛选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ER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测定其干扰效率。方法设计大鼠PER2的siRNA靶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U6-EGFP中,构建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并转染至A7r5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ER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筛选有效沉默钟基因PER2表达的RNAi慢病毒载体。结果经电泳、基因测序证实插入的目的序列正确,有PER2表达,成功构建了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转染慢病毒载体pLentivirus-per2-rat至A7r5大鼠胸血管平滑肌细胞,测定转染效率达70%;Real-time PCR检测PE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筛选出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钟基因Per2表达的siRNA片段,使PER2mRNA表达量下调约84%。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PER2的RNAi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时钟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cl-2、Bax蛋白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小管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梗阻性黄疸组(40只)。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对照组仅剖腹游离胆总管。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处死,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变化;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观察肾小管细胞凋亡;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性黄疸时间的延长,血清BUN和Cr逐渐升高;肾小管凋亡细胞增多。梗阻性黄疸组与对照组的Bcl-2、Bax蛋白表达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经Spearman s相关性分析,肾小管细胞Bax蛋白表达与肾小管细胞凋亡呈正相关,而Bcl-2蛋白表达则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疸可以引起大鼠肾脏损害,肾小管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损害中发挥作用;Bcl-2、Bax蛋白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