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方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采用在windchill平台上利用java等开发技术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集成平台功能体系结构,实现远程处理机制,建立异构模型,进行组织结构管理、项目计划制定、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船舶设计的并发性、一致性和响应性,使船舶设计模式的功效得以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疫情防控背景下,船舶远程检验发展迅速。借助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船舶实施隔空检验,大大提升了检验效率,探索了疫情背景下的检验新模式。船舶远程检验现状远程检验意味着验船师不必登船,通过使用在线连接或视频流链接,通过客户和船员提供的文档、图像、视频和信息,为船舶提供检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夏  周滢  童荣彬 《港工技术》2022,59(1):78-81
本文阐述了港航施工企业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发应用的"自航挖泥船运营管控系统".该系统突破了航行船舶远程通信障碍,应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平台应用.一方面系统实现了信息的远程采集应用,满足了挖泥船航行作业远程管控需求.另一方面,系统通过船舶施工效能分析辅助决策管理,提升船舶运营效益.该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机桨匹配计算软件基于单机操作和缺乏远程协同作业支持等问题,在分析回归系数法基础上,采用MATLAB与C#混合编程的方法实现基于B/S模式的船舶机桨匹配远程计算平台,通过互联网访问进入该平台并进行匹配计算,采用文献数据作为实验数据输入本平台,将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平台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计算误差处于工程容忍范围之内,验证了平台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码头靠泊船舶受洋流和季风作用发生漂移,影响现场安全作业的问题,开发移动式船舶漂移监测系统。根据船舶实时位置,利用编码器、PLC、无线模块等实现本地和远程报警,使现场作业人员和船方实时掌握船舶情况,保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寿恩 《珠江水运》2023,(20):70-72
装船机主要用于大型干散货码头装船作业,其运行稳定性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装船机主要操作方式为机上人工操作,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装船机远程操作技术和针对大型船舶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步推广应用,但针对小型船舶的装船机自动作业由于受船型复杂多样、装载工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作业工况、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适用于小型船舶的装船机自动作业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船舶远程定位和通信终端是船舶与岸上控制中心、海上交通管理中心进行通信的媒介,近年来,随着船舶远程定位终端的不断发展,逐渐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移动通信GPRS网络技术,船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定位,而且使船舶的移动通信能力有了更高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GPRS网络技术的基本构成,然后构建基于GPS和GPRS的船舶远程定位终端,并针对远程定位终端中的电磁干扰问题,进行终端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8.
朱安庆  周卫鹏 《造船技术》2007,(6):43-45,35
本文阐述了船舶制造企业使用PDM的迫切性,分析了在船舶设计制造中运用PDM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造船企业对PDM功能的需求。并针对船舶设计中图纸、文档管理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使用相关软件和程序语言,开发PDM图、文管理分系统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航耙吸挖泥船分布在全球海域沿海区域施工,在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方面存在着监控盲区、无法远程实时查看船舶状态及船舶设备智能报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卫星宽带系统的全覆盖,通过搭建船舶"虚拟专用网络",构建了耙吸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船舶安全管理的实时、可视,切实提高船舶和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严新平  刘佳仑  范爱龙  马枫  李晨 《船舶工程》2020,(3):I0012-I0017
近年来,智能船舶技术已受到全球造船界与航运界的广泛关注。智能船舶以实现船舶及其配套设备、航行环境的智能化、自主化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合传统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现代信息通讯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从部分设备智能到全船智能系统、从内河到远洋、从单船智能航行到协同智能编队航行、从人机共融到远程自主的逐步发展,实现其以增强驾驶、辅助驾驶、远程驾驶、自主驾驶等为代表的阶段性功能,最终呈现智能航运新业态。  相似文献   

11.
传统无人船舶远程遥控系统,能够完成船舶的远程遥控工作,但存在遥控精度低,受环境影响因素大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人船舶远程遥控系统。使用Zigbee无线高频通信频段,构建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无人遥控系统中节点数据指令,进行遥控命令数据解析,采用多种RREQ命令帧,实现无人船舶的安全准确控制,完成无人船舶远程遥控系统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该无人船舶远程遥控系统比传统遥控系统航行精度提升57.83%,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环境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施工船舶的安全作业需求,保障施工船舶的安全作业水域不受他船非法入侵,确保施工安全,设计并构建一套施工船舶虚拟警戒标系统。采用嵌入式计算、无线通信、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等技术对施工船舶虚拟警戒标系统进行关键性设计,在对其系统功能进行验证之后,在长江武汉段选取“吉洲”号船舶进行实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虚拟警戒标系统能够实现船舶施工水域的划定、播发和显示等功能,并能对施工船舶进行远程跟踪和管理。研究成果对保障水上施工作业安全、减少和预防水上交通事故、保持港口与航道正常运行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航运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船舶断缆事故时有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文中从一起船舶断缆致人死亡事故出发,分析了船上带缆作业的安全风险,深挖事故中暴露的船舶缆机远程操控操作安全问题,并结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当前正在制定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Ⅱ-1/3-8条修正案及配套指南,围绕如何加强船舶缆机远程操控操作安全,提出防范类似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造船企业船舶分段制造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水平较低的现状,以作业工序的零件打磨、理料、小组立焊接、中组立焊接及喷涂等方面为切入点,分别从路径规划、信息感知、协同作业、智能决策等方面提出船舶分段制造装备的智能化需求,为船舶分段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制提供必要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15.
港口自动系泊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船舶运动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等多门学科,是跨专业融合发展的产物。码头系泊作业自动化主要通过改变系泊方式、实时监控船舶姿态与运动量、合理调节船岸间作用力予以实现。基于并联平台机器人在6自由度运动模拟方面的优势,设计提出一种港口船舶自动系泊系统方案,可通过平台各分支的被动阻尼充当恢复力以调节系泊船舶的运动量的方式实现主动控制系泊作业期间的船岸协同,并针对该方案开展功能样机的水池试验以验证方案可行性与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船舶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航行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船舶通信远程导航监控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但由于当前船舶导航定位雷达存在较多局限性,难以满足精准定位、准确导航的系统设计要求。因此结合软件技术和航空雷达技术对船舶导航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以便解决当前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盲区问题。基于以上背景,结合GIS技术对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覆盖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对船舶位移雷达配置信息进行提取和配置,从而达到精准及时的显示船舶航行监控信息,保障船舶在航线上准确航行的设计目标。为检测该方法的实用性针对系统动态的管理雷达导航监控功能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构证实该系统可有效达到对船舶航行通信远程导航监控进行精准动态模拟的效果,可为船舶航行航线数据进行稳定的监控,对航行数据误差进行精准分析。由此证实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对航运事业远程自动导航监控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亮  刘洁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9):104-106,13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用VPN和CDMA1X技术能很好地实现私有用户远程不固定目标监控的无线传输,CDMA1X技术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开放性、灵活性、移动性;VPN技术实现专用网、无线CDMA网和Internet三网的融合.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疏浚工程船舶无线传输平台上的应用,实现了指挥中心和作业现场实时沟通,为提高疏浚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3G技术的船舶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常规的基于GSM和GPRS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传输速度问题,在内河船舶远程监测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结合正在推广的3G技术,将其很好地应用到船舶的远程监控系统中,解决了目前基于GSM和GPRS无线信息传输所存在的传输量不足的缺点.介绍了基于3G的船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船用TD-SCDMA系统的构成、TD-SCDMA信道的估计、上下行链路容量的估测以及软件的设计,这也使图像和声音这些反映船舶营运状态的重要信息真正应用到船舶远程监测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船舶修理过程和物料管理存在的问题,面向船舶修理企业多项目管理,以某大型船舶修理企业为例,提出物料管理的解决方案。根据多项目维修计划,完成物料的采购、自动编码、协同配送和物料跟踪等,解决船舶修理过程与物料的协同优化,并对尾料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船舶修理过程中实施物料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和维修成本,缩短船舶修理周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船舶辅机拆装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的优势,开发一套虚实结合的船舶辅机拆装系统。该系统基于可穿戴设备HoloLens及三维实时驱动引擎Unity3D,实现单人及多人协同的船舶辅机虚拟拆装。该研究还解决船舶辅机虚拟仿真模型的优化、人机交互、多人协同中访问冲突与实时场景同步等问题,使船舶辅机虚拟拆装更加智能、便利和贴近现实。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