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分散、规模小和技术含量低的特点。据统计, 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为1670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1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大于10亿元的却只有38家。“十一五”计划中,“2010年前基本建成全球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2020年形成全球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业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发展,而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是“放开搞活”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东风零部件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和随着东风与日产的合资重组,已进入到一个历史性转折和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东风零部件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中国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标志着东风零部件事业的未来发展将向着一个更高追求和更大发展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中国采购力度的加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出口产品也从低附加值产品开始慢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并且从原来的以售后市场为主开始逐渐进入OEM市场。“目前中国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成本,然而这种优势不会永久存在。”Dr.William R.Loeffler,这位在美国质量管理领域享有盛名,目前正在从事全球采购业务的美国New Loeffler集团总裁对中国汽车零部件提出了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9,(10):28-28
由商务部举办的中国最大的、自主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于9月24日上午10点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正式开幕.来自中国及世界众多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制造商、经销商、采购商、品牌商;跨国汽车及零部件集团CEO:各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商协会高层以及新闻媒体共同参加,共同见证规模空前的开幕式盛况。  相似文献   

5.
我感觉当前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正面临着困难:第一是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进入中国。不管是业内还是业外的看法,现在都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问题依然是“散、乱、差”。这“散、乱、差”几乎成为零部件的独有问题。这个不健康的“胎儿”是怎么形成,怎么出生,怎么长成这个样子的?首先是由于主机厂原来的零部件原始资产关系造成的。比如一汽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6.
如果全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出现一个“鲁冠球效应”,涌现出100个万向集团,那么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大有希望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4,(7):14-15
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这已经成为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整车企业和上游零部件配套企业关系的演义过程,就是价值再造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华汽摩配》2004,(7):19-20
就在北京车展开张前夕,首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在6月7日上午的专题演讲中,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田雨时的一篇“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让在座的很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了一口气,而那些跨国公司的老外们的反应则只能是频频地摇头。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年会将解答这一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炳炎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对“十一五”汽车零部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逐步成长为一个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不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部分零部件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的分析,针对中国内资企业提出促进零部件扩大出口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总体情况远远超过预期,5万m^2的展览面积在“零博会”开幕的三个月前就预定一空,中国汽车零部件缘何吸引世界目光?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美国举行汽车零部件产品展,好戏连台。 一是10月底在底特律举行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展示会,二是11月5日~8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服务展。前者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展示会盛况空前,前来参观人数达千余人,我国各大汽车集团共36家零部件企业参展亮相。这次参展的产品代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最高水平,受到美国汽车界的高度评价,前来下  相似文献   

14.
刘勇 《驾驶园》2011,(10):71-71
9月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1431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参展.吸引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客商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15.
王珣 《时代汽车》2006,(7):8-12
2006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近日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对“十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提升竞争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还公布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完成的《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等讨论稿及四个汽车零部件“十一五”重点专题发展规划概要,以供零部件企业发表意见,并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占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八成左右,其快速增长成为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汽车零部件出口也由单一的产品型开始向资本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出口开始向附加值高的机电类产品出口。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方面的不完善成为其快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过程中的软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有三个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这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过去十年,汽车市场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步伐,产销跃居全球第一,2010年是1830万辆。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乘用车在全社会普及.中国汽车产业还会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段期间,我们测算中国汽车的增长速度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1.5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国际汽车大公司的零部件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进入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了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随着引进车型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和雅阁等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零部件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带动和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WTO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研发能力、企业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具有产业基础、大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量,行业机会、威胁及前景,全球化背景下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吸引力大、竞争激烈、进入威胁大,发展机会多、前景好”的特征。因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长点并使其生成为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应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探讨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模式及现状,指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与实施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