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公路部门室内常用的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是重型击实法,相应测定其技术指标的试件成型方式是静压法。重型击实方法是在室内通过施加;中击荷载对被压材料进行压实,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方法与静力压路机滚压机理相同。随着重型振动碾压工艺在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室内重型击实、静压法成型试件试验方法是否能真正模拟现场的施工压实工艺,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室内压实温度,选择泡沫沥青Sup20混合料与道路石油沥青Sup20混合料进行室内的旋转压实试验,对比不同温度下成型试件的体积指标,确定泡沫温拌的压实温度,并且选择泡沫沥青的粘温曲线以及路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粘温曲线与体积指标确定的压实温度一致,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所以泡沫温拌沥青Sup20混合料的室内压实温度为130℃.  相似文献   

3.
降低泡沫沥青稳定混合料的压实空隙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类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分析成型方法、成型功以及试件处置方法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和强度特性的影响,探讨适宜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马歇尔试件成型工艺和增大压实功可以有效地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压实空隙率,旋转压实成型工艺不适于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显著提高该类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曲线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抗车辙性能,并通过室内成型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进行分析,建议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静压法和垂直振动击实试验方法成型试件,研究了级配类型、水泥剂量、养生龄期、压实度和试件成型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较悬浮密实级配抗压强度提高15%;当水泥剂量4%(质量份数)时,随水泥剂量增大,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呈线性递增;压实度每提高1%,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平均可提升11%;成型方法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振动法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可提升2倍。振动成型法比静压成型法能更好地模拟现场实际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国产化旋转压实仪工作性能检测评估方法及评定标准,以不同压实次数时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关键指标,试验验证了假定标准设备的可行性,通过待评估设备与标准设备所成型不同类型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的偏差情况进行国产化旋转压实仪工作性能检测评估,为其它不同型号国产旋转压实仪性能检测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温拌SBS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旋转压实仪(SGC)成型温拌SBS沥青混合料试件,根据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拌合温度,根据旋转压实曲线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用旋转压实法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降低约20℃,动稳定度提高30%,低温抗裂和抗水损害能力相差不大.在压实初期...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采用振动压实和静力压实两种方法成型试件测定对不同级配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振动压实方法,在提高其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方面的作用以及振动压实方法的作用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需要合适的最大干密度来控制压实度.混合料生产时要有最佳含水量来控制拌和质量,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要模拟施工现场成型试件来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及振动成型试件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路基土的室内击实试验是为现场的路基压实总结经验、归纳方法。由于土质和压实环境的差异,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施工中的压实是有区别的。鉴于此,对室内击实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做简要分析.并根据实际分析试验结果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锋  吕明 《交通标准化》2011,(17):109-111
路基稳定性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土方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压实工艺。目前施工单位主要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来获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以此计算路基压实度作为压实工艺的评价标准。因此,控制标准击实试验的试验过程,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确保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故从材料取样、试样制备、含水量测定及试验结果处理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标准击实试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成军 《交通标准化》2013,(18):49-5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是检验公路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性指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机械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压实工艺,以期更好地保证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确保路基的有效压实质量是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应从控制指标和技术标准方面,对路基的压实质量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只控制土体压实时的干密度,即采用现行干密度比的压实度控制标准,是不能完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通过对低液限粉性土不同压实控制标准的研究.对路基压实的孔隙率控制方法与现有的压实度控制方法进行比较,不仅可确定合理的压实标准,而且证明孔隙率控制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张斌 《交通标准化》2014,(15):170-172
通过对不同温度和温拌剂添加量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对比,发现基于表面活性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温度能够降低到130~135℃和120~125℃.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温度能够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压实,并且各项指标能够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温拌沥青混合料取得最佳压实效果的粘度和压实温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推荐使用50s-1的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测粘剪切速率,可以得出根据温拌沥青粘温曲线确定拌和与压实温度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确定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与压实效果最佳时的压实温度相近。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的拌和和压实温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路面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提出的基于渗水试验的沥青路面压实实时检测与控制方法,经实际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可以检测出施工工艺压实的有效性,可作为压实是否合格的实时检测指标,用以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现行SMA配合比设计中VCADRC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江苏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石料,研究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VCA的确定方法,推荐采用旋转压实20次作为测定旋转压实VCA的试验压实次数,旋转压实100次作为SMA混合料的设计旋转压实次数,研究成果可为SMA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当前风积沙路基压实度检测的难题,引进了瑞利波检测技术,并进行了风积沙路基瑞利波现场试验.研究认为,风积沙路基呈典型的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满足瑞利波检测的物理条件.分析了瑞利波检测压实度的原理,进行了现场瑞利波检测风积沙路基的试验,建立了瑞利波检测压实度的回归方程.进行了环刀法和瑞利波法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认为瑞利波法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影响因素小,测试数据较准确,检测过程对路基质量没有损坏,属于无损原位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