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菲律宾社会移民文化的含义与历史渊源,分析菲律宾社会以海外劳务输出为核心的移民文化的形成、内涵、成因以及在推动菲律宾海外劳务输出中的作用,并提出中国海外劳务输出特别是海员劳务外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海员劳务外派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巍 《中国航海》2003,(4):74-77,81
通过对菲律宾在劳务外派方面的相关法律、规章的分析,对其劳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劳务输出主管机关和机构、各种保障制度和后勤措施、航海教育的培训体系和海员素质以及对外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了探讨与总结。指出这对进一步扩大中国海员对外劳务输出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我国应该在这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概述菲律宾、新加坡两国的海员培养模式及劳务输出状况,结合中国海员培训模式的现状,对比分析了菲律宾、新加坡两国海员培训模式的优势,从而提出改进中国海员培训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中国、印度是目前国际海员劳务输出市场上的三大强国,且三家攫取更大国际劳务市场份额的前景都被业内人士看好。鉴于三国均位于亚洲,业内人土喜欢对三国劳务市场进行比较分析。 菲律宾在国际海员劳务输出领域占据  相似文献   

5.
李宁  廉清云 《水运管理》2012,34(4):35-37,41
为推动我国航运业发展,扩大我国海员劳务输出规模,通过对世界上最大船员输出国菲律宾在劳务外派方面相关法律、规章的分析,总结其对于菲律宾不断扩大海员劳务外派规模的作用,并结合我国情况,指出其对于我国海员输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航海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一方面导致海员社会地位下降,航海职业吸引力不如以前,另一方面又对高级船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航海教育规模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海员劳务市场和航海教育本身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与世界海运业的发展和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东移,给我国航海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海运业对航海类专门人才需求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航海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调整我国航海教育近期发展策略、完善航海教育及海员管理相关法规、加快推进航海院校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海员在国际航海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海员的工资远远低于欧、美、日等国家的海员工资,而且比菲律宾海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还低很多,这是我国海员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竞争取胜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海员心理受职业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海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由好的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品质组成。现代航海文化需要选择性地吸收东西方文化,健康航海文化熏陶使海员形成良好心理素质,航海校园文化使航海学生形成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观,产生为航海事业奋斗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中国的劳务输出规模远远没有发挥其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从外派增长趋势来看,中国海员劳务输出增长率远远低于我国总的对外劳务合作的增长水平,说明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海员劳务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整体竞争水平较低。就海员外派数量而言,中国的海员劳务输出还远远不能和菲律宾、俄罗斯等劳务强国相比。文见第1页《中国高级船员需求预测》国际航运市场对船员综合安全素质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满足STCW78/95公约的要求。国际社会对于“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人员更健康”的发展要求,船舶现代化、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船舶配员多国…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组织(IMO)2010年6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了《STCW公约》缔约国大会,大会通过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新的修正案给我国航海类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及时做好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准备工作,对航海院校适应未来航运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培养合格船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设海员强国和船员劳务输出大国的步伐,加快我国实现船员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1.
航海礼仪教育与海员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海礼仪教育对提高海员素质及海员在航运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阐述航海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对海员进行航海礼仪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星 《中国海事》2007,(1):36-40
随着航海教育国际化和越来越多的中国海员走向世界,如何提高我国航海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航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海员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优劣势为基础,根据中国航海教育现状.提出了提高我国国际海员素质的几.占、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我国航海人才流失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汇总,分析航海人才流失的原因,从尽快完善海员立法、重视船员薪酬调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海员职业发展、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对减少航海人才流失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刚 《世界海运》2007,30(4):9-10,16
近几年中国在海员劳务输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国巨大的人口潜力相比仍不相称。鉴于海员行业技术性强、准入门槛较高、行业涉及面窄而又相对独立,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把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探讨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务在全球海员劳务市场上的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伟建  黄志球 《世界海运》2013,36(7):6-8,17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今天,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海员外派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诚信缺失是当前影响我国海员劳务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我国海员劳务输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长效之策是建立海员外派行业诚信机制。海员外派行业诚信机制的构建要从建立行业准入标准、诚信评价体系、激励约束机制着手,同时也要采取思想教育、防范管理、监督检查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尽管菲律宾作为世界海员劳各输出国“龙头老大”的地位目前依然牢固,但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崛丐中的海员输出国的挑战和压力,正如航运界所评论的,中国正雄心勃勃地向海员输出大国的目标迈进,这一点我们自己也不讳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清醒认识主要对手菲律宾,角速度,波兰,克罗地亚海员劳务输出的现状和前景,对于我们制定有效措施,顺利地向着目标前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6月25日,《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10年修正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IMO外交大会上顺利通过(简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院长高玉德表示,全面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培养高素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航运事业需要的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海员,是世界所有航海教育和培训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由于航海所面临的特殊环境,海员面临着恶劣的天气、海盗的侵袭、意想不到的灾难……在航海中甜酸苦辣的生活使海员形成了特殊的航海文化。海员的一些行为貌似是封建迷信,实际上这些语言和行为的禁忌正反应了船员抵抗风险、祈祷平安的美好心愿。  相似文献   

19.
海事在线     
河北海事局:完成海员文化长廊建设
  近日,为宣传航海文化,展示航海知识,营造认知船员职业的良好氛围,河北海事局完成海员文化长廊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正江 《世界海运》2010,33(11):16-18
通过对全球海员需求量和中国海员培养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航海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建设高水平航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半军事管理、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措施,以促进中国航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