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持续增长,近年进口规模更是迅猛扩大.2001年进口原油7027万吨.2003年则扩至9113万吨.进口原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已达到36.1%.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根据相关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规模将扩至15亿吨.2020年进一步增至18~1.9亿吨.届时.我国原油消费的国际依存度将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7,30(2):19
中远集团副总裁张富生表示:公司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海运能力提高至800万载重吨,较目前的450万载重吨增长近1倍。中远集团目前拥有6艘在役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每艘载重量为30万t;计划到2010年时再增加6艘VLCC。中远集团从国内船厂订购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并将在未来3~4年内增加几艘LNG船。中远集团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运力提高至现运力的两倍  相似文献   

3.
预测与分析     
《中国船检》2008,(6):66-66
三大指标占世界市场份额首度下降;今年船板钢需求将超1200万吨;2010年铁矿石供求将现拐点;中国原油进口面临油轮短缺;201O年全球船舶载重量有望增加30%……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6,23(1):30-30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日前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今后15年我国大型油船需求量将增加3倍,从目前约1000万载重吨的保有量增加到3950万载重吨。他认为,原油进口的增加将带动我国原油运输能力的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预计2010年我国需进口原油1.8亿-2亿吨,2020年前后进口量将达2.4亿吨。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年,国内对原油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原油进口增长强劲。使得中国政府为原油进口的多元化而不停地努力2010年,91%的进口原油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到国内,中国政府尽可能快地扩大和丰富原油海运进口来源,从下面的每月图表中看到,2002年开始,来自非洲的原油(特别是西非原油)占中国海运原油进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过去几年,国内对原油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原油进口增长强劲。使得中国政府为原油进口的多元化而不停地努力2010年,91%的进口原油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到国内,中国政府尽可能快地扩大和丰富原油海运进口来源,从下面的每月图表中看到,2002年开始,来自非洲的原油(特别是西非原油)占中国海运原油进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徐伟 《水运管理》2021,(3):40-41
(2021年2月)2月份,国际油价强势上行。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下降,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炼厂生产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球原油库存量下降速度加快,"欧佩克+"原油产量增速或落后于需求复苏速度;拜登对伊朗核谈判的态度不甚明朗,伊朗原油产量短期内可能不会增加;美国寒潮天气令其原油产量下降110万桶/日至970万桶/日,为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俄罗斯2月增产原油的预期也因极寒天气未能兑现,受多重利好因素刺激.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与港口原油吞吐量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国内原油减产,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快速回升,原油加工贸易出口也趋活跃,2009年全年新增炼能5400万t,原油消费量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9.
据德鲁里预测,2010年亚洲地区原油进口量仍将保持强劲,主要产油区中东和非洲的原油出口量也将随之增加,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海运量将为1923亿吨.同比上涨02%。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积极效果已经显现,同处亚洲的印度经济发展也很迅猛,相对于西方国家迟缓的经济复苏步伐,2010年中国和印度持续稳定的石油需求将对全球石油需求变化及油轮运输市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7,(1):30-30
国际能源机构: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7%;未来25年全球石油产能仍高于产量;墨西哥将从2008年起进口原油;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将超过消费量;Et本粗钢生产逼近历史最高纪录;韩国进口的中国低价钢材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海域原油过驳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伴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需求大幅增长,油轮海运作为原油进口主渠道,越来越受到油轮大型化、航道吃水限制和大型深水油码头严重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而原油过驳克服了这些矛盾,缓解了油轮滞港,长三角连续四年原油过驳量达到500万吨及以上。  相似文献   

12.
扈明 《中国港口》2004,(4):36-36
<正>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原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资源的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原油数量逐年增加,我国已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七大石油进口国。在这种形势下,港口油品接卸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及原油码头基本情况石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净进口量/原油消费总量)不断提高。表1显示了2006年至2012年我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原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国产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局面已不可逆转。有学者根据我国原油进口与GDP增长的关系,预测2015年将进口原油3.55亿t,2020年达到4.4亿t。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陆路开辟了新的输油通道,进口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的形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4.
青岛港原油码头三期工程位于青岛港黄岛港区,新建30万吨级原油接卸泊位1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接卸原油量为1800万t.介绍该工程的设计内容特点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
进口原油运输船型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油是世界海上运量最大的货种之一,约占海上总运输量的三分之一。加入WTO后,中国石油海上运输量,特别是进口原油运输量将大幅度地增加。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对世界原油运输船队的技术经济作了概括性分析,对原油进口航线作了介绍。建立了单船运输经济性测算模型。基于实船经济指标测算结果,以必要运费率为主,通过比较选出了优良船型。并定量测算出不同类型船舶在同一航线上营运的必要运费率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指出,随着进口原油量的大幅度增加,中国应大力发展VLCC和Suezmax船队,重点建设大型深水油轮码头。  相似文献   

16.
OPEC维也纳会议后,已决定从4月1日起开始增加原油产量,除伊拉克外其余10国预计每天将增产172万桶。三月份世界原油平均日产量为7512万桶,其中OPEC国家平均日产量为2655万桶,占35.34%;由于OPEC国家实际上已超出原限额125万桶,故二季度OPEC国家平均日产量将达到2740万桶,占2000年世界原油平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原油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起火,部分原油沿入海管线流入海中,造成大连附近海域大面积污染,海上清污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许云 《珠江水运》2014,(8):31-31
据EvercorePartners称,近期原油船市场持续的复苏状况,将使得油运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盈利,这将是原油运输市场四年来首次盈利。据分析师JonathanChappell统计称,2013年未来至2014年初的原油运输市场即期运价显示,这段时间里同比上升明显,预计原油船市场将持续复苏。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国际原油运价变动风险,分析2001—2010年波罗的海油船运价指数(BDTI)与供需面因素(国际油船运力、全球原油海上贸易量、国际油船新订单、国际油船拆船量和国际油船交付量等)之间的关系,认为油运行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在考虑应对BDTI变动风险时,可以定量分析风险对供需面因素的影响度,以便更好地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一、近期油价水平 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高位震荡上扬,月初在美国第二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布伦特价格金融危机后首次突破90美元/桶。随后,尽管欧佩克决定维持原油产量不变,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欧美地区严寒天气持续刺激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并在201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创下年度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