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海潮  宁波 《中国海事》2009,(10):20-22
船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决定了区域性合作开展港口国监督是打击低标准船舶营运最有效的途径。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港口国监督以来,目前已授权48个对外开放港口开展港口国监督业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08年底,中国船旗已连续8年被东京备忘录组织评估为“白名单”成员,连续9年被巴黎备忘录组织评估为“白名单”成员,连续6年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优质船旗国”称号。  相似文献   

2.
2019 年12月初,上海海事局两名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协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船旗国监督检查员共同对注册在该国的JY轮开展了联合检查,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联合检查.此次联合检查,在国内属于首次纯粹意义上的港口国监督和船旗国监督的联合检查,在联合检查过程中双方在检查流程、检查机制、检查范围、缺陷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考虑到业界有对港口国监督与船旗国监督之间的概念有混淆的现象,结合我国有不少船舶注册在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实际情况,下文通过这些概念来理清和重点介绍悬挂该国船旗的船旗国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3.
近日,巴黎备忘录港口国检查(PSC)委员通过2006年PSC检查结果,并批准了新的船旗表现名单,中国名列第四,该名单已于2007年7月1日生效。据介绍,2007年,共有16个船旗被列入“黑名单”,27个  相似文献   

4.
魏栋  曾青山 《中国海事》2013,(11):37-39
一、检查情况 2013年5月2日,厦门海事局对停泊在厦门港码头数日的英国籍散货船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该船总吨为81589,龙骨安放时间是1994年,船级社为LR,船舶管理公司为英国最大的船旗注册公司——佐迪艾克海运公司。检查中,  相似文献   

5.
2002年PARIS MOU 18个成员国共对19770艘次船舶进行了检查较2001年增加了5.8%。有1577艘攻发生船舶滞留滞留率为7.98%,67%的滞留发生在悬挂“黑名单”船旗的船舶中。滞留缺陷与船级社有关的滞留有312艘次,占20%左右,较2001年的22%有所改善,与船级社有关的滞留船舶中,78%船舶的船旗在“黑名单船旗”之列,2002年PARISMOU港口国检查中共发现缺陷69079个,较2001年有1.0%的略微上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巴黎备忘录地区2005年度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一些具体要求、检查程序的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的特点与重点,以及中国船舶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从而对中国船舶在该地区如何做好港口国监督检查的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宁波 《中国海事》2008,(4):14-14
200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亦称“东京备忘录”)协同巴黎备忘录、黑海备忘录、印度洋备忘录等区域性港口国监督协作组织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实施了港口国监督集中检查活动。本次检查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ISM Code”)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5月,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又称东京备忘录,Tokyo MoU)发布了2022年港口国监督(以下简称PSC)年报,详细介绍了PSC检查的各项数据。根据年报,本文将针对2022年东京备忘录开展的PSC检查各项工作数据作重点分析和解读,为业界进一步了解港口国监督检查走向及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态     
《中国海事》2020,(5):76-76
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分析年报》日前,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管理中心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分析年报(中英版)》(简称《PSC》年报),这是该中心自2006年起连续第14年对外发布《PSC年报》。《PSC年报》通过详实的文字介绍、直观的图表展示以及丰富的数据分析,全方位展示了2019年中国PSC检查情况以及中国籍船舶境外接受检查情况,从PSC缺陷分析、PSC滞留分析、集中检查会战(CIC)情况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黄麟  赵林 《中国船检》2023,(5):80-86
<正>近期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商船合规办公室(CG-CVC)发布了2022年美国港口国监督(PSC)年度报告。本文围绕该年报中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数据加以分析,重点介绍USCG港口国监督检查中的检查特点、滞留情况、申诉程序等,并提出一些船舶靠泊美国港口接受USCG检查的合理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07,30(4):56-56
近日,巴黎备忘录港12国检查(PSC)委员通过2006年PSC检查结果,并批准了新的船旗表现名单,自2007年7月1日起生效。2007年,共有16个船旗被列入“黑名单”,27个船旗被列入“灰名单”,37个船旗被列入“白名单”。在所有80个船旗中,中国表现抢眼,不但是“白名单”成员,而且名列第四,仅次于英国、瑞典、芬兰。  相似文献   

12.
港口国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与排除低标准船舶,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船旗同海事主管当局履约的监督和补充。船舶消防与救生设备一贯是PSC检查的重点。消防和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船舶安全航行最基本的要求,各区域港口国控制备忘录的签署国以及港口当局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决议案A.787(19)22、A.882(21)23有关港口国管制第一章规定,为加强海上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及改善船上生活与工作条件,并防止次标准船活动,可采取滞留船舶,即要求该船舶在采取纠正该缺陷项目之前禁止  相似文献   

13.
正疫情背景下,亚太地区PSC检查,有哪些不同看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又称东京备忘录,以下简称T-MOU)整个2020年港口国监督(PSC)检查工作,以及其技术合作、区域性培训等活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T-MOU在其官网发布的2020年年报为基础,现将2020年T-MOU开展的检查活动和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帮助各航运利益相关方读懂该份年报,加强对港口国监督组织的认识,并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和港口国监督检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东京备忘录2006年度港口国监督检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东京备忘录的三大发展趋势,并根据2006年度中国籍船舶的被检查结果和中国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情况,分析中国在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针对区域内的整体发展趋势所应作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港口国监督作为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提高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与其他亚太地区港口国之间互相开展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数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与泰国,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检查数显著相关,说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港口国监督选船过程中存在攀比检查的现象,去往这些国家的中国籍船舶需要预先注意。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中国-丹麦港口国监督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10月16日至17日,"中国-丹麦港口国监督研讨会"在深圳海事局举办。本次研讨会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港口国监督检查对航运业的正面促进作用;如何应对缺少公约具体条款约束的新型船舶及新设备的检查;如何有效开展双方高度关注的"船舶排放控制"检查;针对具体的检查样本进行技术分析等四个方面开展讨论,深化了中丹双方在港口国监督领域的经验交流,有效提升双方港口国监督能力,促进了中丹两国在海事  相似文献   

17.
吴云 《海运情报》2007,(7):29-32
自港口国监督(PSC)检查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来,港口国监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防止海上环境污染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正因为这样,这一制度被誉为“海上安全的最后防线”。但是,随着港口国监督检查的开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暴露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中国海事局船舶监督工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和《海事系统“十四五”规划》,落实“12395”总体发展思路,强化船舶安全监督检查,持续提升船舶安全监管质量。一、港口国(地区)监督检查(一)概述2023年,中国海事局实施港口国监督(PSC)初始检查7 721艘次,复查4 329艘次,复查率35.93%,总计发现缺陷31 767项,单船缺陷数4.11,滞留727艘次,滞留率9.42%;2023年消防安全集中检查会战共开展集装箱失衡附加费(CIC)检查1 830艘次,相关缺陷905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全球外轮监管形势的分析,提出应依托港口国监督检查强化对外国籍船舶的综合管理.同时从国际法背景、实施可行性、监管全面性、工作流程及实际案例等角度,论证了“广义港口国监督”能够对外国籍船舶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并以此引导抵港外轮全方位提升其综合表现.分析结果表明:借助国际法赋予的独特地位与强制力,港口国监督检查能对外轮及其船东、船级社、管理公司施加全面影响.通过推动立法、流程再造、信息建设、分级管理、政务公开、加强沟通等手段整合现有的海事监管资源,能使港口国监督检查在外国籍船舶综合管理中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政 《中国海事》2014,(1):21-23
东京备忘录组织在其第23届港口国监督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2014年1月1日实施港口国监督新检查机制的决议,东京备忘录新检查机制的实施是自巴黎备忘录在2011年1月1日实施其新的检查机制以来,在港口国监督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化,将对我国海事监管和航运业带来广泛影响。对比分析新检查机制与现行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检查机制之间的差异,将使我国港口国监督检查人员及航运业内人士对新检查机制有更深入了解,以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