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三峡航运货运量及过坝各类运输船舶数量的大幅增长,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已达到饱和,现有的通过能力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过闸货运量要求,为缓解持续增长的船舶过坝需求与过坝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拟建设一批待闸锚地,本工程罗家河锚地为其中之一。针对锚地的系泊方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罗家河锚地系泊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金沙江向家坝枢纽过坝运输能力、缓解库区下行货物运输拥堵,拟建设向家坝四川岸翻坝运输系统,提出了3个运输通道方案。为选出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依据向家坝、溪洛渡已建翻坝运输系统调研数据以及向家坝过坝运量预测,逐项分析、估算各方案的运营成本和营业收入。采用最小费用法、最低价格法等对3个互斥型方案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经济比选,并从争取补助资金、采用分期建设等方面对方案优化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采用高线改建老路、低线建设皮带机的方案费用现值、费用年值、运输包干价均为最小,是从经济角度的推荐方案。优化后的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性,增强了项目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3.
三峡大坝永久船闸设计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而实际通过能力远小于设计能力.满足不了迅猛发展的航运事业需要。据长江航务管理局分析预测,2004年过坝货运量达4300万吨,比2002年提高1.5倍;2030年下行过坝货运量将达到7400万吨以上。重庆市政府要求再建一座船闸。专家称不可能。三峡大坝永久翻坝不可避免。关于翻坝方案的话题在三峡地区引起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4.
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过坝船舶联动控制常态化实施背景下,当前对过坝船舶排队待闸参数仍沿用先前计量方法不能准确反映过坝交通组织效率与服务水平。本文结合联动控制过坝船舶分区控量排队滚进的航行待闸模式,提出利用排队论方法准确量化船舶待闸过坝的相关参数,并以下行危险品排队待闸过坝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排队论方法求得参数值更符合船舶待闸动态实际,对衡量及优化联动控制过坝船舶交通组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峡升船机作为船舶过坝的快速通道,将缓解目前三峡枢纽通航紧张局面,通过对三峡过坝船舶现状及适宜通过升船机船舶类型、船舶过坝方向流和部分船型折算后的过坝规模分析,得到三峡升船机投入运行后的预期运行强度,为三峡通航交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过闸货运能力已达极限,随着长江上游腹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闸需求持续提升,三峡枢纽通过能力饱和,挖潜幅度不大使得新通道的建设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各科研单位主要以三峡和葛洲坝分别进行扩能的线路方案为主,本文将初步探讨直接跨越三峡、葛洲坝两坝枢纽的新通道线路方案,分析解决存在问题的可行性。通过对直跨方案与现有设施扩能方案综合比较,在不考虑经济因素下,将直跨方案作为新通道建设方案选项进行深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江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升的过坝运输需求预测问题,研究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的发展变化关系,构建基于长江上游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预测模型,预计2020、2030、2040和2050年长江三峡枢纽货运量分别约为1. 61、2. 54、3. 10和3. 17亿t。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区域产业结构测度的方法预测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发现长江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约在2040年左右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该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是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从实施货物翻坝转运、优化船闸设施和水库调度等方面模拟计算施工期葛洲坝船闸货运通过量,探讨缓解施工期船舶过闸压力的可行性通航保障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翻坝转运能降低约5.2%的船舶过闸需求;通过优化设置葛洲坝一号闸上游靠船设施和优化枯水期及洪水期三峡库区下泄流量,能够增加三峡—葛洲坝枢纽约5%的货运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金沙江中下游航道与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和水电开发利用规划,对金沙江航运经济腹地进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析并对典型路径运输成本进行测算。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沙江客货运量和主要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结合水电梯级开发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金沙江航道开发潜能,提出长江干线航道上延至金沙江的合理区段。针对金沙江中下游4个水电枢纽的现场条件,分析适应翻坝运输的货种对象,提出过坝线路选择与运输组织的原则,开展"水-陆-水"翻坝运输方案与"陆-水"公路短途驳运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以期为金沙江攀枝花—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金沙江向家坝库区船舶过坝问题,分析库区航运发展现状,从投资估算、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作业环节、安全保障、节能减排、船型适应性等方面比较升船机模式和翻坝转运模式的优缺点,指出不同阶段、不同船型、不同货种的最佳运输模式。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新建库区四川侧翻坝转运系统;构建翻坝成本合理分摊机制;大力推进直接过坝标准船型;积极培育"滚装甩挂+翻坝转运"经营新业态。  相似文献   

13.
客运翻坝货运过闸以航补航企稳货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世钟 《水运管理》2002,(10):29-30,7
长江三峡临时船闸,于 2002年11月1日起至2003年4月9日止,将单独承担船舶过坝运行任务。临时船闸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 900~11 00万吨,而三峡工程施工期的设计年通过量却为 1550万吨,2001年的实际过坝货运量为1514万吨。经测算,临时船闸单独运行的半年时间内,仅货运设计缺口就约为325万吨或225万吨,实际缺口约为307万吨或207万吨。若再加上过坝客运量,则通过能力不足问题将进一步凸现。其势必形成既不能保证客船快速过坝,又使货船滞留积压、客货运过坝严重受阻,最终导致货源流失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长江中上游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需求迅速增长,但近年来三峡河段大风天气的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峡河段过闸船舶的通航安全,如何保障船舶安全过坝是船方、社会和国家对三峡通航的安全需求。本文主要对三峡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风险进行分析,基于大风天气下船舶过闸安全风险提出船舶过闸差异化管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通航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上庙水库坝线布置方案整体较优,结合现场踏勘和地质钻探成果,对坝址区主要地质问题及坝线比选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坝线优于下坝线,推荐上坝线为本工程的推荐坝线,适宜建混凝土重力坝。  相似文献   

16.
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降落整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枢纽下游河床遭受清水冲刷,河床下切、水位降落是普遍的规律,也是历来枢纽设计及航道整治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针对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降落幅度及河床地质条件,采用1:100正态物理模型与遥控自航船模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提出了若坝下水位降落幅度较小,且坝下河床冲刷已基本稳定,可采取潜坝或明渠及溢流坝方案治理;若坝下水位降落幅度较大,且坝下河床冲刷仍在继续,单纯解决通航问题可采取船闸改造或船闸加中间渠道方案治理。  相似文献   

17.
嘉陵江沙溪枢纽引航道船模通航预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创  蔡汝哲 《水道港口》2009,30(3):191-196
沙溪电航枢纽工程是一个以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灌溉、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了研究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有关工程设计的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确保船舶顺利过坝,特进行通航船模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推荐方案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尺度系列》中,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一顶一顶推船队货运船舶的尺度和有关参数选取的原则及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客运翻坝 货运过闸 以航补航 企稳货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世钟 《水运工程》2002,(11):60-62
按照三峡工程建设进度,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9日,临时船闸将单独承担船舶过坝运行任务,经测算,在这近半年时间,临时船闸货运通过能力设计缺口较大,若加上客运,通过能力不足将更突出,为此,在临时船闸单独运行期,采用客运翻坝,货运过闸措施,可以增加货运过坝能力,有利于企稳货源和航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向家坝水电站翻坝运输长期存在的客观条件,结合向家坝翻坝运输需求、拟定皮带机布置路线方案,分析皮带机翻坝运输的适应性、可行性、经济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向家坝水电站开展皮带机翻坝运输技术可行、安全高效、经济合理且对水富县城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