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汽车技术服务产业的全球性竞争的加强,创新创业已成为21世纪汽车产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目前国内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们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还处于探索中,面临许多基础性的挑战。本文在作者多年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在本专业创立"创新实践中心",总结出"载体创新、专业导师制、学生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为方向,首先介绍了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考核创新,期盼借此能对我国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的培养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的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目前,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全国大多数高校正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进行适当引导和推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结合2013年广东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ANSYS的"绿色油船"船体结构设计与实体制作(项目编号1056613061)的指导实践探讨了PDCA循环在过程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并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给水排水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华东交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从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观念"出发,构建了"33X"实践教学模式,其内涵主要由社会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这3种能力的培养,演示性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这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X)组成。在工程观的培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双创背景下,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方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践行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探索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本文利用在国家骨干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一流院校等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探索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业胜任力与创业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分析,可以寻找合适的创业者培养途径。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强化素质教育培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加强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众创空间,助力学生创客梦想;构建全过程实践平台,造就创业生力军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型工匠人才。以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学徒制实践基地,融入递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汽车产业链工匠精神要求,构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创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孵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综合型高素质双创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介绍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9.
创业能力是指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能力,是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带有创新特征的能力。本文通过对立业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素质的分析,并结合当前社会对立业创业能力的新观念,就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培养立业创业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毕业设计是检验该项任务完成效果的主要手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分析该模式对促进学生科研综合能力与个性共同发展、营造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氛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论证该模式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水平方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政策文件为重要依据,结合高校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对“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基本运行等做了详细阐述,以期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本文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评价与培养进行研究,分析高职学生特点、创业能力的表现以及培养途径,以期对高职学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就业形势严峻,成功创业需求日益生长,进行创业教育业已成为培养在校生创业能力的新路径、新选择。本文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就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并为如何创设创业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制度均衡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无力改变现行制度;相应的,制度非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改变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制度均衡是短暂的特殊时点,制度非均衡则是一种常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模型告诉我们,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潜在利润推动下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创新进程参差不齐,缩短时滞是一个关键环节,摆脱非正式制度落后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背景及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意义,基于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视角,分析了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航海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探讨了我校航海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