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压载水船舶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斌 《中国船检》2011,(2):46-48,104
据报道,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超过120亿吨,平均每立方米压载水有浮游动植物1.1亿个,已被确认约有500种生物物种是由船舶压载水传播入侵。因此,船舶压载水特别是远洋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已被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列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压载水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会携带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各种生物的卵从一个海域到另外一个海域,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该海域的生态环境。每年通过船舶运输方式,约有上百亿吨的压载水在世界范围运转,大量海洋物种由此肆意传播,压载水的排放所导致海洋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引起各国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可能携带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对压载水的取样检验,探究在福建各地区港口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陈翀 《中国水运》2006,(10):30-31
据估计,全球船舶每年携带的压载水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多达7000种,主要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物种的卵及幼虫、甚至一些大的鱼类。许多细菌、植物和动物经过数月的航程仍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当船舶到港口装货时,这些生物随压载水被排放到港口国水域。对这些入侵生物处理不当,易对生态、经济、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把船舶通过压载水将有害生物引入新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船舶压载水污染的防与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排放船舶压载水造成的海洋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5.
船舶压载水对生态影响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压载水中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全球性的海洋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对海域原有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为保护本国水域环境,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船舶压载水管理措施,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压载水排放标准。本文通过简介几种处理的方法来预防船舶压载水给我国带来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相似文献   

6.
压载水处理技术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排放压载水造成的外来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IMO和有关国际组织及机构目前已在致力于压载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处理设施的研制,并制定压载水各种处理方式的统一标准。然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压载水导则并不能真正解决压载  相似文献   

7.
船舶压载水管理方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背景 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货物是由船舶运输的.为了保证空载时的平衡和稳性,船舶需要加装压载水.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运转的压载水大约有100亿吨左右.在船舶加装压载水的同时,当地的水生物也随之被装入压载舱中.压载水中的生物随船航行,直至航程结束仍然活着,并随着压载水排放到目的地海域.船舶压载水携带的水生物可能有数千种,主要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物种的卵及幼虫、甚至一些大的鱼类.  相似文献   

8.
实施船舶压载水公约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背景资料 据估计,全球所有海上运输船舶所携带的压载水数量,每年大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达7000种。即使经过数月航行,许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仍能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航行安全,远洋船舶需要装载一定量的压载水来维持船舶必要的吃水;船舶空载时为防止船首遭受砰击和螺旋桨空转也需要装载一定的压载水。当船舶装载货物时,需要将压载水排出以空出吨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转运100亿吨压载水,已被确认约有500种微生物经由压载水传播入侵。压载水随意排放可能带来的生物入侵和生态灾难,已经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无压载水舱船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船舶空载时的平衡和稳性,船舶需要装载压载水航行,以达到降低船舶重心的目的.但是,压载水舱的海水排放出去,会造成海洋生态污染.为了彻底解决压载水带来非本土水生物种的问题,最近几年国外科研人员提出了具有创新思想的无压载水舱船舶概念.本文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研究概况,希望有助于国内无压载水舱船舶的研究以及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及病原体造成的环保、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2004年2月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该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来降低生物入侵的风险。本文将在对《压载水公约》及现今压载水处理技术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相关行业,特别是主管机关履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由于水路运输的经济性,世界上超过80%的货物运输由船舶完成,压载水对船舶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每年百亿吨压载水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带来的后果是:非本地海洋物种、病毒以及细菌给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非本地海洋物种入侵造成的巨大危害,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面临着巨大压力,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积极从立法、管理和技术等层面应对挑战。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及  相似文献   

13.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此举必将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通过概述核污水中放射性核素的两种扩散方式,指出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是放射性核素转移的一种途径,提出应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压载水管理策略,包括携带核污水进境我国船舶压载水的报告与置换要求、压载水排放的监督检查、核污水的监测与检测和相关立法建议等。  相似文献   

14.
陈跃泓 《航海》2014,(4):68-71
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规定,从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到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船舶管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操作和管理好压载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大约有45000艘国际航行船舶在航行中装载有压载水。估计每年大约有30亿至100亿吨压载水在全球转[(\322\306\241\243)0(\275\374\304\352\300\264\243\254)]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侵害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问题,已经在国际上日益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研究表明,许多种类的细菌、植物和动物会随着船舶压载水的排放从一个国家的海域排放到另一个国家的海域,而且在后者的海域里存活和繁殖。一些物种会对当地的海洋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比较典型的外来物种侵害的例子有:欧洲的斑马贝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16.
压载水对现代船舶的安全航行是绝对必要的,但它对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排放船舶压载水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为防止压载水带来的生物污染,除了在深海更换压载水外,IMO还提出了将来可能采用的一些方法,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为保持船舶处于良好的状态,船舶难免要进行压载水泵入和排放。而有些港口的水源可能含有一系列有害的海洋物种,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会对其他港口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和危害。为了降低和防止这些影响和危害,《压载水公约》应运而生并在2017年9月8日已正式生效。由于独特的海洋环境,澳大利亚主管机构对船舶在澳大利亚海域内的压载水及其沉淀物的管理做了些特殊的地方规定,希望同行业人员熟悉了解,以免触犯。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船舶压载水携带有害微生物、病原体,由此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第一部压载水控制管理的国际公约——《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压载水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居世界首位,如何在维护航运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海事管理机构面临的一道难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海事管理机构如何破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压载水公约生效1周年之际,本刊邀请河北海事局压载水公约研究室带领读者走近压载水公约,一同探寻应对公约的中国之道。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船舶压载水的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坤 《世界海运》1999,22(1):50-51
本文简要综述了船舶压载水对澳大利亚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及澳大利亚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与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及最近采取的措施。对船舶管理和我国相应部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船舶航行中使用的压载水引起了海洋生物的迁移,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了降低船舶压载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基于生物相似性对船舶压载水引入的生物进行统计,并依据港口和船舶的风险因子建立压载水风险评估模型。依据该模型,本文设计了船舶压载水监控系统,并使用电催化/紫外线方法对压载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将压载水的风险系数降低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