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用汽车》2012,(1):24-24
日前.2013款雷克萨斯GS450h海外版已正式曝光,雷克萨斯GS450h从属于第三代GS,有着全新的外观风格.第二代混合动力技术让车型比普通GS350节能30%左右.但是性能方面却有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雷克萨斯GS450h混合动力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但吃的很少体能很好,并且安静舒适豪华,不失时尚感。  相似文献   

3.
《家用汽车》2012,(5):24-25
雷克萨斯在去年年底向中国市场引入了一款全油电混合动力车型CT200h。并在中国市场提出了"改变"的口号。在全新GS上市发布会上,雷克萨斯中国高层进一步诠释了"改变"的含义,并表示全新GS将延续"改变"。  相似文献   

4.
姜田双  耿安 《家用汽车》2014,(10):54-65
在中国市场上,雷克萨斯旗下的混合动力车型最多,如果说3年前的CT200h有些独身走我路的孤寂和落寞,那么环顾今天雷克萨斯丰富的混合动力阵容,更多的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踏实和自豪。今天新能源汽车观察专栏就迎来了家族的两位大将,雷克萨斯ES300h和雷克萨斯RX450h,为我们展示亦静亦动,宜商宜家,奢华又环保的双面人生。  相似文献   

5.
萎田双  郑轩 《家用汽车》2012,(4):136-141
在这个春季,我们驾驶着油电混合动力的雷克萨斯GS450h一起践行着环保,一起感受着那春风拂面的日子。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月份,早春的北京透着几丝寒意,但却阻挡不住我们想要出去呼吸新鲜空气的热情,憋闷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身心再也按捺不住了。春天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日子,春天就是应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的日子,于是才有了3月12日的全民植树节。  相似文献   

6.
张鑫 《家用汽车》2007,(5):160-161
还偷偷对着满街的豪华小跑流口水吗?别傻了,剖开漂亮的外衣,它们也只是一堆零件的匹配,用久了也会坏。雷克萨斯SC——贵在独特和同级车相比,雷克萨斯SC430的确很贵,国内售价98万元。但想想5年10万公里的质保周期和全面超越同级车的低故障率,买了它的确会很舒服。当然,在国内市场它最大的优势并非品质出众或安静,舒适等特征,让人过目不忘的外观才是富豪们不惜重金购进它的主要原因。有一天,如果你觉得奔驰、宝马都不足以彰显你的个性时,雷克萨斯SC430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鑫 《家用汽车》2007,(2):166-169
超低故障率——雷克萨斯长项在高档车的阵营中,雷克萨斯4款车型均超过平均水平。成绩最差的IS250也比同级车平均水平高20%之多,而第一名ES350更是超过同级车93%,在所有车型中,ES350比最后一名车型故障低2倍。与美国情况类似,雷克萨斯在国内也以低故障率著称,从其5年10万公里的质保周期便可看出其信心。除此之外,雷克萨斯的主要卖点还包括安静和精致,正常行驶中几乎听不到的噪声以及近乎完美的内饰、做工,加上低于同级欧美车型的价格,让其成为奔驰、宝马们最主要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8.
《家用汽车》2011,(10):22-22
印象中的那辆外圆润的GS已经不复存在,内外兼修的它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日前,2013款雷克萨斯GS车型在北美加州卵石湾车展上正式亮相。这款采用运动外观设计的新款雷克萨斯GS车型将会在明年发布上市。新款的雷克萨斯GS车型借鉴之前在北美纽约车展上发布的LF-Gh概念车,整体外观以及内饰均较现款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漏斗形的前格栅,锐利造型的LED行车灯,双尾排的造型以及小尾翼,  相似文献   

9.
新车速递     
<正>新对手CT 200h雷克萨斯日前正式公布了这款CT 200h混合动力车型的全部细节。这款车的设计保留了雷克萨斯在LF-Ch概念车上使用的L-finesse设计哲学元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接近量产的设计。车内,雷克萨斯采用了非对称式仪表台设计,在中央仪表台的上方拥有一个8英寸的LCD多功能显示器,下方则是操控区域,包括一个换挡杆和雷克萨斯遥控触摸  相似文献   

10.
新对手CT 200h     
《家用汽车》2010,(4):16-16
雷克萨斯日前正式公布了这款CT 200h混合动力车型的全部细节。这款车的设计保留了雷克萨斯在LF-Ch概念车上使用的L-finesse设计哲学元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接近量产的设计。车内,雷克萨斯采用了非对称式仪表台设计,在中央仪表台的上方拥有一个8英寸的LCD多功能显示器,下方则是操控区域.  相似文献   

11.
王营 《家用汽车》2014,(3):172-173
丰田汽车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由来已久,普锐斯、雷克萨斯CT200h早已成为相关细分市场的宠儿.但在更加豪华的ES车型上搭载混动系统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杨艳  田潇 《家用汽车》2015,(Z1):108-109
<正>作为混合动力车型的领跑员,雷克萨斯CT200h从2011年就开始领跑混合动力领域。如今中期改款让CT200h又焕发出新的生机,虽然速度不是最快的,但省油已经与CT200h如影随形了。人气2014款CT200h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CT200 h秉承LEXUS雷克萨斯L-finesse的设计理念,采用雷克萨斯家族式沙漏型的前脸设计,格栅中心前移,雕刻出更为立体的造型。而尾部方面,新车也进行了改动,反光灯周围采用了凹陷  相似文献   

13.
夏秋 《家用汽车》2006,(4):90-92
雷克萨斯GS系列定位于运动型轿车,但通过对GS300的试驾,我觉得它似乎更偏重舒适性。近5m长的车身很难实现灵活的操控性,主要靠强劲的动力来体现其运动的定位。在这方面,采用V8发动机的GS430显然更有说服力。相比之下,GS300更适合日常使用,一周的试驾体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2014,(1):341-341
RDX对于讴歌意义重大,它肩负着在竞争激烈的紧凑级SUV市场里为讴歌攻城夺寨的重任,与奥迪qs、奔驰GLK、宝马X3和雷克萨斯RX正面PK。作为SUV届的插班生,RDX的魅力几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车辆排放对道路空气污染的贡献,以深圳市为例,基于道路运输排放因子手册(Handbook on Emission Factors for Road Transport,HBEFA)求取深圳本地化排放因子,结合深圳市典型道路实测交通流数据,计算该路段每小时CO,NOx平均排放因子和排放强度,以及不同车型机动车对路段CO,NOx的贡献率,并利用加利福尼亚线源扩散模型(California Line Sources Dispersion Model,CALINE4)对道路交通的污染排放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路段CO,NOx每小时单车排放因子分别为(1.04±0.71)g/km和(2.95±2.41)g/km,排放强度分别为(2664.27±1626.20)g/(km·h)和(7017.85±3382.99)g/(km·h),NOx排放强度日夜变化显著;大型货车约占总交通量的41%,其CO,NOx排放因子分别是小型客车的3~9倍和17~24倍,CO,NOx的路段贡献率分别是77.3%和92.9%;大型货车CO,NOx排放标准每提高10%或大型货车占比减少10%,该道路的CO,NOx排放分别减少约7.7%和9.3%.因此,提高大型货车排放标准、降低大型货车比例或是减少道路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绿色圣战     
<正>2015-2016中国年度家用汽车新能源组迎来了一大波狠角色,诸如勇战番邦的比亚迪唐、古灵精怪的宝马i3、激情与环保并存的奥迪A3 e-tron与雷克萨斯ES300h、另辟蹊径以租代售的宝马之诺,当然还囊括了拥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江淮、腾势、长安等亲民车型。在如此包罗万象的大环境下,各路大神只能各显神通。当然,我们更注重入围车型对‘绿色"的诠释,在这里,我们用"电"说话。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三缸发动机,大家是谈之色变,总之三缸成为了不平稳甚至是低端的代名词,而一向以成熟风格示人的宝马却逆势而为,推出了三缸和插电混动版跑车,誓要打造出最好的三缸,没有之一。它的起售价接近了二百万,动力单元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续航里程只有短短的几十公里,这一点相对它的价格,或许有些少的过分。但是,它是一台跑车,为了平衡重量,电池组容量只能牺牲。电气化下的高性能才是它的追求,它的名字叫宝马i8。  相似文献   

18.
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本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16500多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公里。旅客列车平均旅行时速达到65.7公里,比2001年运行图提高每小时4.3公里,其中直达特快列车每小时119.2公里,特快列车每小时92.8公里。主要城市间客车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旅行时间大幅压缩,货车速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ES300h打开百度地图,起点设置为南京市,终点设置为北京市,距离1019.2公里,这就是明永乐大帝的迁都距离。同为1000公里路程,600年前,1匹马力的马车需要走半个月,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205匹马力的雷克萨斯ES300h只要10个小时,而且还不用像马儿那样需要中途停下来添加草料。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汽车节能减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汽车节能减排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汽车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估“零排放”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首选.如果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局来看,汽车本身的排放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总体而言,要考虑从能源生产到车辆使用的全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放,包括各种隐性排放.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能如果来自水电或风电,则十分有利于达到减排的目的.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谢里教授提供的资料称,英国普通汽车的碳排放量是每公里164克,欧盟在2008年设定的目标是每公里140克.如果电动汽车使用水力发电为电池充电,其碳排放量可降到124克;如果电能来自火力发电厂,则减排的效果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