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以某款商用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参照ECER29的相应规定,建立了摆锤和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及摆锤撞击的仿真模型,对某商用车进行前摆锤碰撞模拟分析。通过对过程能量的验证证明了模型本身的正确性。对主要部件的变形及吸收能量的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碰撞结果的主要因素,对该商用车的前摆锤碰撞假人生存空间进行了定量评价,在仿真分析中验证了该商用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驾驶室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商用车驾驶室在出口认证中按ECE R29-02顶盖准静压试验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驾驶室后围和地板纵梁结构进行了CAE分析和结构改进.通过对改进驾驶室的顶盖准静压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了驾驶室结构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某商用车摆锤冲击安全性CAE分析与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商用车在执行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关于对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方面的车辆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9)的试验中出现的驾驶室与车架连接机构断裂的情况,建立了该商用车驾驶窜正面摆锤撞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按ECE R29要求进行了虚拟试验.经计算分析,提出了改进悬置结构和增加吸能器2种驾驶室结构改进方案,并存仿真分析中得到了验证,为改进该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某重型货车驾驶室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根据商用车ECE R29法规,对驾驶室进行项压、前压、后压工况的仿真分析,得到驾驶室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3种工况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可进行优化的驾驶室零件.再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整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整车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实施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尤其是其中新的驾驶室结构强度法规的要求,使得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对现阶段轻量化材料在商用车驾驶室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提供满足更高安全性要求的轻量化驾驶室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明君  王阳 《汽车工程师》2012,(11):22-24,34
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室必须存在生存空间,驾驶室的结构及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扭曲强度,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室变形,保持驾乘空间。通过对欧洲ECER29和我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26512—2011标准的对比,分析了标准的试验方法,及其与现行标准之间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某款商用车设计初版模型进行正面碰撞的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前围钣金,加强仪表台管梁,然后进行再次模拟分析。优化之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车的吸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驾驶室变形量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结果表明此款车型的正面碰撞安全性满足设计的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治超背景下,自重轻的重型商用车在市场需求上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近5年,重型商用车底盘经过厂家的不断努力,减重明显。而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的重量受法规升级等影响,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因此如何满足法规要求,保证安全性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降低驾驶室重量,是重型商用车轻量化的关键点。本文重点阐述了某款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的轻量化技术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这款商用车的设计初版模型进行了结构耐撞性分析,然后基于B柱加速度波形曲线走势以及驾驶室的变形等情况对整车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之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车的吸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驾驶室变形量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最后进行了约束系统碰撞分析,结果表明乘员伤害值满足设计的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驾驶室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弯曲扭转刚度和强度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前四阶模态有效避开了发动机怠速频率,而弯曲和扭转刚度满足设计目标,同时,驾驶室四工况下最大塑性应变达成设计目标,综合评估该商用车驾驶室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是汽车行业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开展汽车结构的耐撞性设计已成为提升车辆碰撞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国内外汽车结构耐撞性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鉴于碰撞过程的强非线性与众多设计准则相互耦合等特性,重点对近似多目标耐撞性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LS-DYNA建立某SRV白车身车门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有限元碰撞仿真分析.针对该车门侧面抗撞性能差的情况,采用拼焊板对车门外板进行结构改进,提高车门抗撞性能,保证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三波护栏的耐撞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完整的汽车-三波护栏-乘员-座椅-安全带系统模型,应用LS-D Y N A研究了三波护栏在强力撞击下的耐撞性与吸能特性,得出了梁板是吸能主体、三波护栏对失控车辆具有很强的引导能力、室内乘员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要求等结论,指出了三波护栏在抵御强力撞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护拦的完整性不足,为三波护栏耐撞性能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车险作为我国第一财险险种,费率厘定不够精准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在国外发达保险市场上,汽车碰撞安全等级及其修复性一直是重要费率厘定因子,并设有相关机构进行汽车碰撞测试。为了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中国保险协会的指导下跨界合作开展低速碰撞测试,模拟事故常见的正碰和追尾,从耐撞性、维修经济性、维修比、维修费用、气囊是否直接起爆等 5个维度进行汽车耐撞性及经济维修性测评,构建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通过引入C-IASI的9项指标,并建立泊松-伽马模型和Tweedie模型,探究汽车自身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导致的不同赔付差异与机动车辆保费的适配性。实证结果表明,加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后,商业车险纯保费预测效果有明显提升,泊松-伽马模型和Tweedie模型预测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乘用车追尾碰撞燃油系统安全法规,针对某款乘用车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追尾碰撞仿真研究,分析验证其燃油系统的安全性。仿真结果为今后的汽车追尾碰撞仿真及尾部耐撞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设计方法:。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案来选取设计点,在设计点处用有限元法代替传统试验来获取试验数据。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刚性墙最大位移、撞击力峰值和总质量的高精度响应面。综合考虑厚度的变化范围、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运用可行方向法对建立的响应面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一组最优值。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实现了提高薄壁结构耐撞性的目的:。同时也为车身复杂结构(如前纵梁、吸能盒等)的耐撞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正面小重叠率碰撞交通事故的频发,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2012年发布了一项新的测试工况——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正面碰撞保护性能。分析正面小重叠率碰撞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总结了IIHS正面25%小重叠率碰撞评价的测试以及评价方法。选取IIHS小重叠率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正面全宽的测力墙数据分析了小重叠率区域内构件的吸能特点,解析了小重叠率碰撞试验中约束系统的作用以及假人伤害,初步探讨了应对IIHS小重叠率正面碰撞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客车被动安全研究主要方法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客车被动安全标准和研究主要方法,结合客车车体结构耐撞性、乘员约束与保护系统及人体碰撞生物力学等三方面的研究,阐述客车被动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选择与设定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三方面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具体指标,并基于交通事故环境挖掘了人、时间、地域等影响安全评价的其他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研法,确定评价车辆安全性能指标的权重,构建出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有效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基于某大型保险公司2016与2017两年的保险事故理赔数据,选取市场保有量高的乘用车辆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计算车辆安全的各项具体指标,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在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较高,本文依据2012年8月14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IIHS)实施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分析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的内容及其必要性,并对IIHS公布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结果进行研究,给与消费者购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