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船艇》1997,(5)
1996年船舶总公司科技交流网站围绕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紧密结合船舶工业科研和生产实践,以科技交流推广为工作重点,为推动船舶工业科技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由船舶工业大国向船舶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造船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降本增效已成为目前船舶工业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长三角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最重要基地,提升其船舶工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长三角船舶工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全面评价,得出长三角船舶工业目前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等问题,并相应给出提升长三角船舶工业效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傅海威 《船舶工程》2013,35(3):112-115
产业集聚是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集聚效率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效果。以区位熵方法测算各省市船舶工业的劳动力集聚度和企业集聚度,以此判别我国船舶工业的区域集聚状况,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集聚度省市分别在利润、产值和出口三方面进行集聚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船舶工业的集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有进一步合理布局及提升效率的空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2,(10)
九十年代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根据般舶总公司“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我国船舶工业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整体素质基础上,积极发展生产、调整产品结构,使船舶工业逐步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5.
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船舶工业企业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来抢占市场先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结合船舶工业企业特点,分析了引起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综合分析了专家意见和船舶企业未来预期运行状况、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系统、联系实证研究准确反映了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状况;进而对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实行某种程度的防范和控制,对创新过程的管理具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了我国船舶工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定下了"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预期目标既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目标,也为我国船舶工业进一步开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当前,船舶制造业正向着智能化发展。智能船舶应当考虑其发展过程中包含时间坐标的四维空间。回顾船舶控制自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张京驰  江巍 《船舶工程》2015,37(2):97-99
从财务角度构建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评价模型对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四个省市的船舶工业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四个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排名结果基本符合上述地区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运用财务数据来评价与反映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是一种新的探索,文章的研究视角与评价方法适用于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性、整体性研判,也可作为常用评价视角与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2,(4)
为建立符合本国经济建设和海军建设需求的船舶工业,世界许多国家都在针对本国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政策,以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船舶工业结构模式,并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更好的发展模式,使船舶工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1.船舶工业军民品生产的四个  相似文献   

9.
徐学光 《中国造船》2002,43(Z1):5-12
本文提出了由船舶工业科技谱和船舶工业产品谱构成的船舶工业科学技术体系;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造船技术发展规律的四维模型,和造船技术创新的五阶进程;对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造船关键技术和试验技术.本文论述了我国造船技术的现状,技术创新的前景,CSSC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船舶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在国家、省有关部门和中央驻鲁驻青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青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集群发展为特色,全力推进船舶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宋新刚  李巍 《船舶工程》2014,36(1):118-122
针对目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缺失的问题,依据中国《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425-2008),参考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结合造船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清洁生产要求,确定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广泛调研并经咨询行业专家,首次提出并构架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某船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绩效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船舶企业清洁生产的依据,可以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岳  朱靖元  蒋志勇 《船舶工程》2011,33(6):100-104
为了保障船舶工业企业内部对其员工的使用管理和评价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了员工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将评价员工综合素质的指标值作为模型的输入量,评价结果作为模型输出量,用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收集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某造船企业管理执行层员工信息,使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用验证样本对评价模型检测,检测结果是仿真输出与期望输入基本一致,说明网络合理,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对船舶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王俊 《中国造船》2006,47(3):125-129
运用加权指数法对中、韩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再对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找出中国与韩国船舶工业的差距;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差距影响度,得到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有利于浙江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浙江的区域优势.文章在分析当前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船舶工业的统筹协调,优化利用内外资源,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解决船舶担保及融资,强化对船舶工业土地资源需求支撑力度等“十一五”浙江省船舶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效系数法与BP神经网络的造船业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功效系数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从汇率、利率、出口退税、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行业平均工人工资、设备价格、新船价格指数、BDI指数(八个对造船业影响最大的指标)来综合衡量中国造船业的风险;运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历史数据的警情,用历史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通过一组数据进行检验,并对2011年前的造船业风险进行了预警.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造船业风险进行测评并预报警情,对防范我国造船业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发达国家造船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当前造船业发展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认为我国造船工业需要加快金融创新,转变企业机制和优化造船业的制度环境,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指出欲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和实施造船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造船企业及其信息化的特点,对造船企业信息化一体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方案所应涉及的下述内容:建立符合新的造船模式的经济运行体系、与CAD集成构成一体化造船设计平台、应用现代造船工程技术建立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以成本和交货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生产和物资成本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建立船舶制造业的数据标准等制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船舶工程》2013,35(2):104-107
为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造船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更好的保护人和环境。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造船业,提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船舶工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内涵、模式与途径。认为在船舶工业推广清洁生产,创建绿色造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再生利用,引进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清洁生产管理,能够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钰  陈庆任  赵丙乾 《船舶》2016,(1):100-104
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能效指数概念的推行,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计算软件来快速评估船舶能效。文中采用修正的艾亚法进行船舶有效功率估算、基于图谱法进行螺旋桨的设计及推进性能计算、进行船舶航速预报及能效评估,并基于C++开发平台,开发了内河船舶航速预报及能效评估软件。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运算快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