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基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某高速公路中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加快填土速度。填土期间地基中搅拌桩能有效约束深层土体侧向位移,但路基沉降速率较大;相对常规排水预压法,该方法可以减少沉降总量,但后期沉降速率收敛缓慢,对于减少预压时间和工后沉降作用不明显;试验区桩土应力比较小,且总体上体现出填土期迅速增大,预压期逐渐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搅拌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地基等5种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靠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高速公路管理、设计、施工、研究单位的67位具有丰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和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软土深度情况下各种软基加固方法的可靠性程度评价结果。研究显示,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从高往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管桩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排水固结法、搅拌桩复合地基。当软土深度超过20m时,一般宜采用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快速加固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高速公路浅层软基采用强夯法加固的试验结果,从应力、应变和强度测试资料分析强夯快速加固软基的效果。提出先设排水通道,采用“先轻后重,少击多遍”的强夯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强夯后的水超载预压形成的超固结土,减少了工后沉降;加固后的土体强度比加固前提高了65%。  相似文献   

4.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是一种新型的软基加固方法,该法利用粉喷桩施工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和竖向排水通道,加速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以达到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结合工程实际,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工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的沉降主要发生在排水固结区,且呈向下和向外逐渐减小的趋势,粉喷桩桩土应力比在1.8左右,孔隙水压力呈先增长后逐渐消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单向压缩理论,结合当前的砂井地基固结理论,找出加固土体深层沉降与地基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计算砂井地基固结的深层沉降拟合法。该方法舍弃了繁琐的求解地基附加应力的过程,将已加固完成的、土层性质相类似的地基的深层沉降分布函数代替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代入一般的砂井地基的固结方程,就可以求出加固地基固结发展规律,指导工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结合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和软土物理力学性质,针对新建巴中~南部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中不同的软基类型,运用地基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及路堤工后沉降等监测手段对塑料排水板和碎石桩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两种软基处理方法对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软土排水能力强,软土固结较快;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有效控制地基深层水平位移值的进一步扩大.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基层厚度和路基填筑高度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措施的办法,为软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带帽CFG桩软基加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拓  李国维  石磊 《公路》2012,(2):63-67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带帽CFG桩加固的K29+ 020断面软基上拓宽路堤新老路基相互作用、加固效果和铺设路面时间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拓宽路堤表面最大沉降为8.9 cm,发生在左侧新路肩附近,新路软基沉降主要来自于下卧亚黏土层沉降.下卧亚黏土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最大,带帽CFG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主要取决于下卧亚黏土层的固结速率.新路软基的固结速率大于老路软基.拓宽路堤表面工后出现负坡率,说明CFG桩加固的新路软基刚度过大,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加固土桩是目前工程中处理深层软基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以满足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该文以重力式挡墙的深层软基处理为例,阐述了加固土桩在重力式挡墙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清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道路拓宽施工和道路运营并行开展,软基路堤拓宽工期压力大,采用排水法处理的老路软土地基附加沉降时间长,软基路堤拓宽地基加固方案应满足工期目标和规避老路附加沉降问题.借鉴同类工程经验,基于该工程地基软土性状,依据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实测结果,充分比较了水泥搅拌桩、素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加固方案,结合造价分析和工艺特点比较,提出预应力管桩大间距方案,用于软基路堤一般路段拓宽地基加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土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强夯法和隔离沉降法。在对上述方法适用范围进行了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常用的软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5,(4)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软土地基处理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大面积复杂深厚海相软基的方法。为克服塑料排水板施工回带问题,提出了一套针对夹杂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区域地基的塑料排水板打设工艺和桩靴。根据现场区域试验监测得到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处理地基的沉降数据,指导大面积地基处理施工,提出区域试验与大面积施工并行的施工决策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土体在竖向得到充分排水固结,大部分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基本完成,有效控制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达到了超载预压目的,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法排水固结时间较长、真空度沿深度衰减使得深部软土加固效果欠佳等问题,介绍了劈裂真空预压法技术;依托江苏省阜建(阜宁—建湖)高速公路软基处理项目进行了劈裂真空法试验段工程,监测了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不同深度处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和地下水位等,并通过加固前后现场地基土原位测试分析了软基处理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劈裂喷气时膜下真空度急速衰减,停止喷气后真空度可在2h内逐渐恢复到80kPa,且不同深度处喷气对真空度的衰减与恢复速率影响不大;劈裂真空法可以增强真空荷载向土体深部的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深部软土的加固效果,还可以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3.
结合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软弱地基段排水固结处理的施工实例 ,介绍了真空预压法与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软基的基本原理及施工工艺。沉降观测结果表明 ,联合加固法比单一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更好的加固效果 ,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多停留在试验与理论研究和施工方法,对软土地基加固作用模式的研究较少。为研究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作用模式,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复合增强软基路堤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复合增强软基路堤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抗剪切破坏能力,能提高软土路堤的极限承载力和限制土体侧向变形的能力,特别是对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有明显约束作用;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可降低软基路堤沉降,提高软基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高速公路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层软基为例,通过监测时加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土体的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40%,含水率大为减少;堆载结束后80d内土体固结度达到90%以上,且土体的沉降趋于稳定,加固深度在15m以上,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层软土,可以加快软土的沉降速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复合地基桩间软土的强度增长,对超软弱土地区中快速完成高填土路基的填筑提供一种新的软基处理方法,采用带排水功能的半刚性桩进行软基处理,通过对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土工布的透水性及隔离固体颗粒特征等桩体材料试验,在地面上及地下分别进行试桩,以研究材料成桩后水泥砂浆的凝固特征、桩体强度特征及抗弯折性能。借助南沙公检法配套市政道路滑塌区软土中完成填土高度约10 m的路基填筑的实施案例,通过施工过程中软土的侧向位移、沉降、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监测,软土的原位测试及桩的检测等试验数据,分析路基填筑完成后的软基处理效果,并根据桩的承载力检测及桩土应力比监测初步探索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带排水功能的半刚性桩可加快路基的填筑,从而加速软土的强度增长及缩短软基的工后沉降时间;带排水功能的半刚性桩在凝固过程中,水泥与砂表现出明显的分选性,桩周水泥含量显著增多,桩体径向抗压强度逐渐增大,桩体表现出类似刚性桩的特征;桩周土工布发挥了明显的排水固结作用,使软基发生了较大的沉降,桩周软土强度显著增长,提高了桩周摩阻力,并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且桩能较好适应软土的大沉降变形,桩体表现出类似柔性桩的特征;按现行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其承载力无法满足填土荷载的要求,而采用软基的沉降及稳定性进行设计更为合适;研究为探索复合地基设计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公路桥头段深厚软基处理方法的缺陷与不足,介绍了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段深厚软基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芯桩砂石壳的排水作用,使桩间土的固结在施工和预压期间大部完成,以解决路堤等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达到控制工后沉降和工后沉降差的目的.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具有工后沉降和差异工后沉降小、质量可靠、芯桩和芯桩砂石壳施工一次完成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高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地区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深厚软基处理.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特性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芯砂石桩是一项地基处理新技术,良好的通水性能和排水固结作用是有别于其他方法的技术特色之一。理论计算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具有与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基本等效的排水固结功能;现场实测分析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能加快超静孔压的消散,促进整个桩长范围内桩间地基土的固结密实,缩短路堤填筑和沉降稳定的时间,提高地基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提高桩侧摩阻力,加大荷载传递深度,提高深层地基压缩固结效果,有利于控制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对天然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介绍,针对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排水固结法和碎石桩法,深入分析其技术原理与工程特点,并对比研究其施工适用范围、工期时长等优缺点,结合工程实践,采用碎石桩法对试验段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探讨碎石桩法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并跟踪监测施工完成后软土地基的沉降量,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碎石桩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京珠高速公路某试验段软基加固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京珠高速公路某试验段采用Φ7.0cm排水砂井加砂垫层再加有纺土工布,同时设计不同砂井长度和间距加固处理软基效果。分析研究得到地基土加固处理后(施工加预压期15个月),土体固结度达到91%以上,说明土体排水条件好,固结快,加固效果显著;砂井长度为15.0m,间距在1.0~1.5m加固效果最佳;路基使用有纺土工布加筋,能起到抗滑稳定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实测成果得到,使用有纺土工布加筋,本工程单日最大沉降速率可控制在20~25mm/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