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这直接导致混凝土板内部出现膨胀和收缩变形。已有经验表明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作用会使混凝土板发生破坏。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温度应力的各项因素,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王刚 《交通标准化》2013,(12):13-15
简述PG沥青性能分级,并根据新疆主要代表地区气温数据,提出该地区路面温度的确定方法,计算并确定该地区路面温度,推荐该地区沥青性能的等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行为,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及滞后衰减气温模型,进行了气象参数对沥青路面温度场影响及其参数敏感性分析,讨论了结构类型、结构层厚度及层间状态等因素对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预测了沥青面层不同深度温度日变化值。研究表明:日太阳辐射总量和日平均风速对路面温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其显著性与路面结构类型无关;结构层温度场低温时段差别较小,高温时段差别较大;低温下结构层最大温度拉压应力是高温下的5~8倍;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温度变化适应性,是高寒地区首选的基层材料类型;采用滞后衰减气温模型进行高寒地区沥青面层温度预测,高温时精度较高,低温时精度较低,该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作用下的粘弹性力学响应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结合气温观测数据、热力学理论、粘弹性力学,分析路面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并提出以应力比冲量值衡量温度应力对路面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内温度应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个日循环周期内,路面内部靠近路表部位的温度应力变化幅度要大于靠近底面部位的应力变化幅度;在低温季节中,面层中下部分的温度应力作用效暴要大于面层顶部的温度应力作用效果;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在高温季节较为明显,而在低温季节则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15℃作为测定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温度,忽略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异。根据路面弹性力学层状理论,对控制应力与应变两种疲劳加载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适用于路面实际疲劳状况的加载模式。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因素,并采用SHELL方法,根据Miner法则计算疲劳当量温度,提出了日疲劳当量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我国8地区的年疲劳当量温度,讨论了不同地区疲劳当量温度的取值范围和取值方法。此研究结果为提高路面结构分析精度提供了可靠的温度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1~2014年泰安交通站逐时观测数据,对泰安交通站的天气现象、DSC111路面状况、防滑系数、路面温度、气温和降水量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的分级预报方法,并给出分级标准。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的分级标准是以当前有没有降水、路面温度的高低为主要判断依据,同时加入前6 h的降水量作为有持续降水的依据。将道路湿滑指数和道路结冰指数均划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路面防滑系数越小,车辆行驶越危险。  相似文献   

7.
姚莉莉 《交通标准化》2013,(21):112-115
为了分析橡胶颗粒弹性路面的弹性模量与除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断裂力学角度出发,引入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作为判断依据,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冰层厚度不同时,弹性路面的弹性模量与除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够达到除冰效果的弹性模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白色路面即水泥混凝土路面投人使用后的5~10年时间里,经过车辆长时间的碾压,各块行车板之间因温度、路基沉降等,出现坑凹、接缝台阶、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路面的整体性能。所以,原有的白色路面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交通发展的需求。如何在原有的道路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京珠 《广东交通》2010,(1):18-18
为预防寒冷天气对高速公路运输的影响,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高速公路交通情况的同时,充分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行24小时气温监测、244x时路面巡逻,随时报告路面情况,联合交警部门,对可能出现结冰路段撒预防性融雪剂;与相关养护、维护公司签订了抗冰雪灾害机械租赁合同;储备了620吨融雪剂、280吨防滑材料,将3100余套防滑链分别放置在梅花、大桥养护工区等处。一旦路面出现结冰,防滑链可立即发放给过往车辆免费使用。该公司还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路政巡逻密度及路面温度监测次数。  相似文献   

10.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揭示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某寒冷地区公路隧道为依托,选择11个测试断面,对隧道拱顶、拱腰、边墙和路面四个部位的温度进行1.5a的长期测试,采用正弦函数回归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洞内的年气温变化具有周期性,随时间大致呈正弦曲线变化;隧道内纵向气温随着进入隧道距离的增大,年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年温度振幅也下降,其变化规律呈指数函数曲线变化关系;隧道围岩温度在径向一定范围内,随着径向深度的增加,年平均温度上升,年温度振幅衰减,并且呈指数函数曲线变化关系;防水夹层对隧道保温隔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在巴基斯坦某高速公路项目基础上,结合巴基斯坦已建公路路面破坏情况及实测温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巴基斯坦地区路面温度计算公式,结合公式计算本项目路面温度,指出各沥青层温度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与大气温度的关系,指导本项目路面沥青设计。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包括裂缝、拥包、沉陷、泛油、车辙、波浪等.对各种路面病害的维修,应分析其成因,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龄期、维修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病害维修应有周密的计划,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为防止病害发展和破损面积的扩大,对路面病害的处理应及时.凡需将原路面面层挖除后机械修补作业的坑槽、沉陷、车辙等,宜当...  相似文献   

13.
P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由于沥青层的存在使得PCC+AC复合式路面的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不同,并且沥青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的大小。所以,有必要对PCC+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河南省许尉高速公路工程,对PCC+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翘曲应力进行分析,为研究该种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层普遍采用费用低、强度高、板体性好和承载能力强的半刚性基层。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季节性温差较大,路面水通过反射裂缝渗入到基层中,且在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无法排出从而形成层间水,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反射裂缝处产生的泵吸作用会引起路面病害。  相似文献   

15.
水泥砼路面温度翘曲应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对威斯特卡德计算温度翘曲应力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其次运用温度翘曲应力有限元程序CTO5计算了水泥砼路面的温度翘曲应力,得出了温度翘曲应力与水泥砼路面的基层材料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的分块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其结论可供设计、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绿化是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公路绿化能发挥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诱导汽车安全行驶、保护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的公路绿化水平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逐渐成为城市名片。但是公路相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对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北方夏季炎热,路面温度常常达到60~70℃,大大增加了公路路面的蒸发量,而公路线长面广,灌溉困难;冬季寒冷,气温多在0℃以下,且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7.
集料压碎值对路面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广东地区集料特性分析了温度、针片状含量、荷载等因素对压碎值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压碎值与磨耗值、磨光值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置于刚性地基上的砼梁 ,讨论了温度翘曲与翘曲应力、温度翘曲与翘曲复合应力的关系 ,分析了温度翘曲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 ,分析表明 :翘曲应力和复合翘曲应力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十分显著 ,它与翘曲变形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路面实际使用寿命,分析了长寿命路面定义与设计要求,提出了以PCC(水泥混凝土路面) AC(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为主体的长寿命路面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及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PCC板块3.0 m×4.0 m划分方式的优越性,计算了长寿命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3.0 m×4.0 m的板块划分方式,混凝土板底温度翘曲应力减少20%左右,综合应力降低10%左右;提出的路面结构的理论寿命达到了46 a,符合长寿命路面的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开裂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横向开裂的实际发展规律,对湖南省耒宜高速公路CRCP试验路进行了5.5a的跟踪调查与检测,对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CRCP横向开裂按产生速度的快慢可分为硬化开裂期、过渡开裂期和稳定开裂期,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变异系数一般分别在0.30~0.35和0.20~0.25之间,平均裂缝间距与龄期之间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平均裂缝宽度与气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裂缝间距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