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岩质破碎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事故,对深埋、长大、地处岩质破碎区隧道的塌方处理是施工技术难点.基于水平岩层破碎地质段隧道塌方的工程处理实例,介绍了一种处理隧道衬砌端头塌方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绵竹至茂县公路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选取围岩级别、开挖宽度、地下水、不良地质、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5个对塌方影响较大的因素,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该不良地质段进行了塌方风险分析,确定了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发生塌方的风险等级,有助于指导设计与施工采取合理措施确保隧道安全。该方法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以后类似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鸡口山隧道地质复杂、断裂破碎带多、岩溶发育及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塌方、涌水情况,介绍了鸡口山隧道塌方处理方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施工和动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石城山隧道左洞在开挖至距出洞口近100m时,推测F2断层提前出现,因断层破碎带岩石蚀变强烈,加之雨季施工渗水的影响,导致隧道拱部左侧出现塌方,文章对该塌方段地质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翰林桥隧道塌方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塌方处理有Ⅱ类围岩破碎带、下半断面施工采取的对策,对塌方预防及处理谈了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铁营隧道塌方处理为例,介绍了大管棚注浆结合小导管注浆对塌方段岩体进行预加固,并顺利通过软岩隧道塌方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丘林1号隧道断层破碎带塌方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对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的施工风险性做出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快浅埋隧道冒顶塌方处理流程,减少安全隐患,结合某浅埋山岭公路隧道塌方实例,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造成冒顶塌方的多方面原因;从应急处理到现场施工两个处理过程,介绍了利用洞内支护与洞外出渣相结合的高效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此次隧道塌方中采取的处理方法有效可行的解决了隧道塌方事故,使隧道施工安全、高效地穿越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9.
蔡家山隧道在断层破碎带发生塌方冒顶事故,事故发生有自然因素(围岩破碎、地表大雨)和人为因素(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等措施没到位)影响。事故发生后,立即实施应急抢修预案,用弃砟回填塌方段,在强大的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保护下进行开挖,顺利地通过了塌方段和塌方影响段。分析认为,不良地质固然是隧道塌方发生的客观因素,但若施工管理工作到位,塌方事故还是可以避免的。此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得穿越山地或者丘陵地带,采用隧道的形式越来越多。隧道工程在开挖的过程中.会遇到围岩出现破碎带、断层、涌水、溶洞等各种结构变化,若施工方法不妥.支护方式不合理.都将会造成围岩失稳.形成滑塌,出现隧道塌方。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和安全隐患.因此.隧道塌方的预防与处理技术,变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对某隧道的塌方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梅勇文 《北方交通》2012,(10):97-99
结合某隧道浅埋段塌方事故,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塌方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石塘隧道K62+797.5~K62+755段的地质和塌方情况,并对塌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塌方前区段加固方案和塌方处理方案,指出塌方段施工的注意事项,为塌方段施工提供技术参考。通过数值模拟加固后塌方段的监控量测结果可知,所选方案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尹正风 《北方交通》2014,(4):115-118
介绍了二望坡隧道塌方段附近工程地质情况、塌方的原因以及穿越隧道塌方区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塌方情况描述、塌方处理和穿越塌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所介绍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超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5):109-109,111
在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中隧道建设越来越普遍,但在隧道建设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破碎围岩需要处理,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隧道破碎围岩的处理措施,为下步处理措施提供确切的现状条件,总结了破碎围岩塌方的处理施工经验,对类似施工条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塌方是地下工程易出现的工程事故,如何有效处理塌方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某灌溉隧洞工程因发育断层破碎带而导致大塌方的处治实例,结合浅埋隧道塌方处治中超前支护系统的作用原理,讨论了塌方附近敏感段加固处理和“大塌穿、先护后挖”处理塌方的插圆木拱架法。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小盘岭1号隧道出口工区2014年4月2日0 h 40 min发生塌方事故的经过,简单介绍了救援的情况和方法,分析了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着重介绍了处理隧道塌方段的施工方法。事故的沉痛教训和塌方段处理施工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隧道施工中前方经常会遇到岩溶、断层破碎带、富水不等不良地质,一旦处治不当,轻则出现塌方、突水、突泥、损坏施工机械设备,重则导致大型塌方、冒顶及危及生命等重大地质灾害。因此,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连贯性,应该在开挖前对隧道前方  相似文献   

18.
以大广高速公路象形2#隧道为例,对隧道塌方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成功处理塌方空腔段。总结施工经验,旨在为同类围岩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中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塌方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文章以某省高速公路悦来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右洞出口段塌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的方案及措施,可供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银英公路大庙峡隧道地处侵蚀溶蚀山岭重丘地貌,区内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发育岩溶、土洞,溶蚀现象较明显,进出口浅埋段溶蚀极度发育,施工中极易发生塌方冒顶,处理施工难度大。文中结合大庙峡隧道出口浅埋段塌方冒顶施工特点,介绍了塌方冒顶施工处理、监控量测等施工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处理能提供较好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