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小南海枢纽河段河势及水流条件特点,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导流明渠通航条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明渠进口段炸除碍航礁石、出口段开挖新航槽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导流明渠原设计方案明渠进、出口段礁石碍航严重,通航水流条件差;优化方案通过整治措施显著改善了导流明渠的通航条件,保障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长江上游航运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长江航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长江航道,尤其是江苏段航道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长江下游江苏段航道通航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交通标准化》2009,(20):60-60
日前,甘肃、山东、陕西等沿黄九省区航运管理部门在兰州共同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正式启动了联合开发黄河航运资源的工作,同时,确定了“近期区段通航、中期区域通航、远期全线通航”的黄河航运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震宇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3):127-127,封3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竣工并形成库区后,大坝上游约120 km水域的水深和航宽将大幅度提高,且水流流速趋于平缓,形成库区,极大地改善了其上游尤其是松花江哈尔滨段的通航条件,为航运经济的发展和水上交通的繁荣带来很大生机.但通航条件的改善,并不等于水上交通安全系数的加大.随着各类船舶流量以及航行自由度的增加,如不加强通航秩序的管...  相似文献   

5.
涪江潼南河段防洪整治是一项以防洪为主体的综合性河岸整治工程,在平面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河工模型试验,比较分析各防洪整治方案下潼南河段水流条件的变化,及其对上游防洪、河道、大桥、电站、航运、河势等的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涪江潼南河段防洪整治是一项以防洪为主体的综合性河岸整治工程 ,在平面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河工模型试验 ,比较分析各防洪整治方案下潼南河段水流条件的变化 ,及其对上游防洪、河道、大桥、电站、航运、河势等的影响 ,提出合理可行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7.
长江黄金水道穿越了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带,在我国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全长59km,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对整个长江的航运、防洪的作用以及区域的政治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三峡库区特殊地理通航环境,建立三峡通航安全风险识别标准体系,对确保三峡枢纽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柳江的航运开发在西南出海通道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柳江开发的原则,方针,方案,航运效益,通航规模,开发步骤等。  相似文献   

9.
论述红水河的航运开发在西南出海通道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红水河开发的原则,方案,航运效益,通航规模,开发建议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型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港口航道水域特点和地形特点,充分考虑长江航运发展、长江上游重庆航运中心的建设等需求,以及码头建设对长江航运通航条件、通航环境安全及行洪能力的影响,对各种适合集装箱装卸的码头结构进行了全面归纳、分析、筛选,提出了在长江上游30 m以上大水位差条件下5种比较适合于集装箱装卸的码头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港口航道水域特点和地形特点,充分考虑长江航运发展、长江上游重庆航运中心的建设等需求,以及码头建设对长江航运通航条件、通航环境安全及行洪能力的影响,对各种适合集装箱装卸的码头结构进行了全面归纳、分析、筛选,提出了在长江上游30 m以上大水位差条件下5种比较适合于集装箱装卸的码头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的分析,提出并阐述了"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其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物理模型的手段,研究了苍溪航电枢纽在各级通航流量下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结合工程河段河势条件,针对通航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引航道布置对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综合改善工程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本枢纽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南通沿海水域的通航安全、环境保护、通航效率等问题,提出了在洋口港、吕四港和长江口北支入海航道附近水域,分别设立以通道分行制为基础的船舶定线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以期提高航运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港口和码头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港口和码头的建设过程中,港口通航水域的尺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港口通航水域的尺度做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整理了桂平航运枢纽船闸通航以来运行的数据及指标,测算了桂平船闸的过货量,阐明了桂平船闸的过闸能力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晓宇 《交通与运输》2010,26(4):76-77
四、隋朝以后的河运 公元610年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大大便利了南北水上交通。但是,隋朝在凿通运河不久便“寿终正寝”了。大运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之后的各个朝代。  相似文献   

18.
水位高低与航道通航能力大小息息相关,对大型船舶(队)通过某些典型航段时尤为重要.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充分发挥航道通航能力,针对长江航道的特点,在总结有关剩余水深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典型船舶载重与吃水的关系,对航道通航能力进行研究,提出运用水位(或水深)预报航道通航能力的方案,对于航运管理和规划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广元城区河段为多个连续弯道组成的复杂河湾,弯道阻力大,行洪能力弱,导致广元城区洪灾频繁,损失十分严重.为了提高广元市城区河段的防洪能力,拟实施嘉陵江塔山湾河段裁弯综合治理工程,但工程对河势和航运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河工模型试验,主要从通航角度对单一裁弯方案、双河并存裁弯方案的布置与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双河并存方案老河槽内通航条件较好、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选择其为推荐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嘉陵江广元城区河段为多个连续弯道组成的复杂河湾,弯道阻力大,行洪能力弱,导致广元城区洪灾频繁,损失十分严重.为了提高广元市城区河段的防洪能力,拟实施嘉陵江塔山湾河段裁弯综合治理工程,但工程对河势和航运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河工模型试验,主要从通航角度对单一裁弯方案、双河并存裁弯方案的布置与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双河并存方案老河槽内通航条件较好、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选择其为推荐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