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线腐蚀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产天然气硫化氢含量高,易使集输管线产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SSC)、氢诱发裂纹(HIC)以及电化学腐蚀,影响集输管线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腐蚀因素(如土壤盐分、土壤电阻率、输送介质H2S含量、氯离子、CO2含量、输送压力、管材因素等)进行研究,并利用腐蚀分析软件OLI Corrosion Analyzer对川东北某...  相似文献   

2.
根据土壤中的含水率和土壤环境中阴离子Cl-、SO2-4、HCO-3、CO2-3的浓度,通过正交设计配置了25种土壤,利用改进的电阻法,测定了X52管材在不同组成土壤中的腐蚀速率.分析了土壤组成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而且当土壤含水率小于14%时,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增大,当土壤含水率超过14%时,土壤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下降很快;土壤溶解盐中的阴离子Cl-、SO2-4、HCO-3、CO2-3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DNl50野战管线是给作战部队输送油料的机动管线,其管材为X60JY带钢。分析了野战管线的腐蚀原因、防腐层应具备的性能及其防腐方式,指出管线外层适宜采用镀锌防腐,内层适宜采用环氧粉末涂层防腐,同时管子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良好维护和储存。  相似文献   

4.
自索列坦修工法发明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中国引进索列坦修工法后,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称此法为袖阀管注浆工法,该工法以分段注浆为主要工艺特点,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此工法也逐渐暴露出了施工工艺较复杂、注浆管材价格较高、注浆过程中易出现串浆及卡管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推广应用.笔者通过对袖阀管注浆工法的研究,并结合工程实践,研制了新型的PVC袖阀管,开发了台阶式止浆塞,并将施工工艺中的封孔工艺简单化,从而使该工法更简单、实用且造价低,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严重腐蚀工况下的石油天然气输送,但在管线焊接过程中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通过对焊接质量问题现象的描述,并对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的焊接参数和性能分析及对此类在用管线的对比调查,找出了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产品改进消除此类焊接质量问题的建议,以利于此种新型管材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输油工况和管线沿途的地质、土壤等状况,广泛采用管材多极变壁厚进行管线敷设,管线敷设还尽可能采用弹性敷设和冷弯弯管敷设,以便减少固定墩的数量。为保证焊接质量和管材强度,在管线上允许加装30°、45°、60°曲率半径大于5DN的3种热煨弯头与冷弯管(曲率半径=40DN)相配合,以适应管线走向所需要的转角。文中分析了3种敷设,选出最佳的敷设方案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外防腐层与阴极保护是油田集输管线最经济有效的防腐蚀措施,但是管线的阴极保护往往与油田地面设施的防雷/静电技术不匹配,管线的阴极保护效果受影响。文中介绍了采用联合阴极保护油田集输管线的极化水平不均的问题。从绝缘接头绝缘性、管线阻性以及站内地面设施接地等方面进行了阴极保护系统调查,指出绝缘接头失效、现有接地系统是导致电流漏失的因素。对集输管线原有阴极保护系统提出了在恒电位仪输出阴极串联具有强制分流的阴极接线箱、绝缘接头保护、接地改造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型防腐管材在油田集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原油及所含污水对金属管道的腐蚀性 ,尤其是在高含水地区 ,经过防腐处理的沥青管线1a内就会出现穿孔 ,平均 2~ 3a就要更换 ,给油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金属管道的腐蚀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玻璃钢增强复合管、钢塑增强复合管、环氧粉末内涂管、高密度聚乙烯穿插管等新型防腐管材 ,就这些管材的结构、特点及在油田地面工程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对比分析 ,说明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机动管线由一根根的管子用连接器或自身阴阳头连接而成,与固定管线相比,在结构形式、铺设方法、使用周期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其稳管方式具有独特性。对机动管线水底裸管铺设的稳管方式进行分析,建立管线集中压载稳管和均布压载稳管的数学模型,通过力学计算对两种压载方式进行比较,确定管线稳定的最优方式。提出应用均布压载方式的稳管方法并进行对比,探讨更适于机动管线的水底铺设形式。  相似文献   

10.
ERW输油管道试压爆裂原因分析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新建的273.1mm×6.0mmX52ERW输油管道在试压过程中发生了多起爆裂事故。对输油管道爆裂事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爆裂的管线管断口和裂纹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对管线管焊缝质量和材质进行了全面试验分析。认为管线管爆裂原因主要是在电阻焊过程中工艺不当,产生了未焊透缺陷和裂纹,在试压过程中管线管从这些原始的焊接缺陷位置发生了爆裂事故。采用失效评估诊断技术和Mente-Carlo失效概率技术对试压合格的管线进行了适用性评价(Fitness-forser-vice),认为管线管经过压力试验后仍存在小的未焊透缺陷和裂纹,带有这些焊接缺陷的管线按设计的压力运行可能会发生爆裂事故,因此该管线应当降压运行。经过分析给出了该管线最大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11.
Microcor腐蚀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蚀监测可以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测量各种工艺气液流状态的腐蚀性.为了全面认识油气管道腐蚀因素,制定防腐措施,介绍了Microcor腐蚀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监测步骤等.通过与挂片失重法、线性极化电阻法、电阻法等常用腐蚀监测技术的比较以及Microcor腐蚀监测现场应用实例,发现Microcor腐蚀监测具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性能稳定、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 Microcor腐蚀监测是腐蚀过程监测、腐蚀过程控制,特别是对缓蚀剂效应评价的理想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层气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存在状态,对当前国内外煤层气地面集输相关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概述了煤层气的定义与形成过程、国内煤层气的分布特点与开发技术。对当前常用的3种集气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将多种煤层气运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对比。重点介绍了煤层气的管道输送、液化储运、固态储运等3种方法。并指出,由于煤层气液化储运法克服了长途铺设管线法耗资大、覆盖地区有限,且不具备储存和调峰能力的缺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输油气管道焊接施工装备技术快速发展,大量新型管道施工装备投入管道工程现场应用,比如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管道管端坡口机、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已被分别用于管口焊接、坡口加工、管口组对。在大厚壁、高钢级、大口径管道施工中,这些设备既提高了管道施工效率,也提高了管口的焊接质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前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其他技术特点,以使相关技术人员对国产管道施工装备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混输管路在油田的地面集输系统中应用日益广泛,而混输管路压降计算对于管路经济管径选取起决定作用.文中对气液两相混输管路压降计算简单总结,对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流型模型的代表性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混输压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常用的多相流模拟软件进行校核,得出Beggs - Bri...  相似文献   

15.
柔性管道与普通钢管相比,在抗腐蚀性和铺设速度等方面有许多优势,其在海洋石油行业的应用广泛。以实际生产项目为例,介绍了海底柔性管道作为油气混输管道时的安装方法和过程。海底柔性管道将逐步应用于深海油田开发领域,为今后海底柔性管道在深海的安装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输油管道有静压头相等设计和总压头相等设计两种设计理念。通过图形对比,直观展现了总压头相等设计相对于静压头相等设计的优势,通过假定地形参数和设计参数,运用管道设计计算公式和计算流程,计算静压头相等和总压头相等这两种管道设计理念的管线投资和抗风险能力,结果表明总压头相等设计理念在钢材使用与固定资产投资上具有优势,表明了这种设计的管道运行安全系数高、运行操作简单、可操作范围大、抗风险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川西气田集输管道投运年限较长,敷设地区大气、土壤腐蚀性较强,造成管道外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针对管道外腐蚀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腐蚀环境调研,分析管道外腐蚀特征,并根据气田实际开展了管材、防腐层、阴极保护,修复补强技术及腐蚀检测等腐蚀控制措施研究,形成了川西管道外腐蚀防护体系,有效延长管道平均剩余寿命,保障了气田安全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在运行期间存在内腐蚀和外腐蚀等腐蚀缺陷,威胁管道结构的完整性。根据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要求,应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从而发现管道上存在的腐蚀缺陷,减小事故的损失。在对各个无损检测新方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无损检测新方法的关键点解析,最后总结了定期检验中的检验方法,为在用工业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线路水合物形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预测、分析和处理水合物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川气东送管道为例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输气管线水合物预测模型,并建立了水合物形成预测的压力和温度计算模型,编制了“水合物预测软件”,预测该管道线路和场站的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易形成水合物的区域.文中通过以上方法很好地预测了川气东送管道水合物的形成区域及情况,该预测方法可用于天然气管道线路水合物的形成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