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平  王贤泉 《船电技术》2009,29(5):41-42
本文分析了电机冷却器使用的海军黄铜管腐蚀失效原因,采取了喷涂Zn-Al复合金属涂层和阴极保护的进行防护。经3年实践证明,该防护措施抑制了冷却器的海水腐蚀,防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国产船用柴油机冷却器电化腐蚀比较严重,常见的有如下四种:即0111D型淡水冷却器端盖腐蚀;4105型柴油机淡水冷却器外壳腐蚀;8350型柴油机淡水冷却器管束的隔板和管板腐蚀;6390型柴油机淡水冷却器和滑油冷却器进出水口之后半圆处的冷却管腐蚀及进出海水管法兰腐蚀。造成冷却器的严重腐蚀主要原因有:防腐蚀锌棒(块)数量不够;冷却器零件材质使用不当;冷却器日常使用管理不善。针对这三个原因,可采取下列四条措施。(1) 增加防腐锌棒(块)数量。我们在维修中发现,大多数国产船用柴油机冷却器的防腐锌捧(块)的数量比国外同类产品的少得多;其产生电流值与冷却面积之比值也比国外同类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5,(3):44-46
文章根据管壳式滑油冷却器的腐蚀情况,分析了该冷却器的主要腐蚀原因,并结合成熟的防腐蚀技术,分别对端盖和列管提出2种经济可行的维修措施。针对腐蚀严重的列管重点提出了填补胶和内衬紫铜管2种防腐蚀措施,使得列管再使用寿命达到6 a以上,对其它同类型冷却器的防腐蚀维修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开发中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体腐蚀已成为船舶工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船舶腐蚀原因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船体中较易受腐蚀的船舶海水管道和冷却器的防腐技术进行实验探索,使用化学镀工艺对其防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耐蚀性及耐磨性较好的化学镀Ni-P合金对海水管道进行保护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对于船舶冷却器防腐,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一种具有高磷含量的快速化学镀镍工艺配方,分别进行盐雾试验、腐蚀介质浸泡试验测定镀层的防腐蚀能力。结果表明,化学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可在钢铁、铜、不锈钢等材料的表面上施镀,是舰船冷却器防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SL10.1(B)型淡水冷却器,广泛应用于某型艇柴油主机的淡水冷却系统.由于该型冷却器原设计上的不合理,使钢质法兰密封处严重锈蚀泄漏. 泄漏部位及原因分析:冷却器出舱清洁后,发现冷却器与壳板连接的钢质法兰发生严重腐蚀,环状腐蚀平均面积达60%~80%,并在钎焊处脱开.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为:①由于法兰采用钢质,冷却器在工作时,钢法兰与壳板间存有一定间隙,此处受到冷却介质海水的浸入,使钢质法兰发生原电池反应,从钢质法兰内径表面开始不断向外径方向腐蚀,导致密封面缺损而泄漏;②冷却器的冷却腔室能接触到海水,除法兰外,其余材料均为铜质.当冷却器本身防腐锌棒被腐蚀掉以后,因钢的电位较铜低,钢质法兰接触到海水后与高电位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钢法兰被氧化造成了腐蚀,最终使法兰与壳板钎焊处脱开而泄漏.  相似文献   

6.
某型柴油机回油冷却器管束端部结构为锡封结构,由于灌锡时存在串珠状缩孔、纯锡在流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较差,再加上本体B10铜镍合金与纯锡存在显著的电偶腐蚀作用,使锡封端部发生腐蚀,形成穿透性孔洞,致使回油冷却器泄漏损坏.文章介绍了冷却器端部结构工艺改进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船用电机轴电流腐蚀是一种常见的电机轴承、转子电腐蚀现象,如何避免这种电腐蚀的产生对电机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船用大功率电机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失效就非常容易出现轴电流腐蚀,破坏电机轴承。大型船舶电网电流杂波较多,谐波充斥整个电网,这就使得船用电机轴电流防护要被更加重视。通过深入分析轴电流腐蚀的产生原因、腐蚀表现、监测方法,才能做出合理有效的防护;抓好设备的维护管理,才能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某型柴油机空气冷却器在服役过程中发现铜管腐蚀泄漏,铜管已经由内壁向外壁腐蚀穿孔。文中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腐蚀表面形貌分析(SEM和EDS)等方法对空冷器管的腐蚀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介质下,海洋生物在管内壁的沉积以及海水中腐蚀性氯离子、硫离子与铜基体引起微电池反应是空冷器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FLUENT模拟了管排数为四的电机冷却器波纹翅片表面空气流动和传热过程、表面温度和压降分布情况,分析了翅片入口风速对翅片表面的温度、空气压降、换热系数的影响,对内部的热交换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直观的模拟计算及分析,从而为合理选择风速和翅片的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柴油机最主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主要设备寿命.现代船舶柴油机普遍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主柴油机由一个高温冷却水回路进行冷却,各种冷却器由低温冷却水回路冷却;高、低温冷却水回路通过主柴油机淡水冷却器连接或是三通调节阀连接;低温冷却水回路再由舷外海水通过中央冷却器冷却.这种冷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海水引起的设备及管路腐蚀问题,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1.
三用拖船复合热源热泵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昭成 《武汉造船》2012,(1):49-51,56
针对三用拖船的特点,提出将在陆地建筑物中使用的新型节能技术——热泵用于该类特定船舶冬季取暖,并设计了一套船用复合热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该方案利用热泵技术将直接泵入海水的低位热量及船舶冷却器出口海水的废热转化为船舶冬季采暖的优质热源,达到节省燃油消耗,减少排放的目的,从而减少该类船舶的运行费用,具有能源利用率高、保护环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船用蒸汽冷却器是直流锅炉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设备.在启停与低功率运行工况下能保证蒸汽动力装置的安全.针对船用蒸汽冷却器控制系统的建模应用,介绍了1种简化的蒸汽冷却器数学模型,为蒸汽冷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仿真验证对象.采用VC++6.0编制了仿真程序,利用龙格库塔法对数学模型进行解算.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某艇冷却器泄漏原因,发现原艇冷却器设计存在不足,文章就淡水冷却器和滑油冷却器的改装方案以及焊接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改装后的性能及经济性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船用滑油冷却器流致振动和微振磨损问题,清晰滑油冷却器易发生振动破损的薄弱部位。建立滑油冷却器壳侧及管侧的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计算滑油冷却器壳侧滑油和管侧冷却水的耦合压力场、耦合流速场及耦合温度场,获得压力、流速、温度等关键运行参数的分布规律,基于管壳式换热器流致振动的诱发机理,揭示与流致振动密切相关的壳侧流体流动能量分布规律。由于滑油横向冲刷换热管束,促使壳侧流体掺混剧烈,导致壳侧流体压力场和速度场剧烈脉动,温度场不均匀分布,壳侧对流传热系数呈先降低再快速升高变化规律。根据滑油流动能量分布图谱,判定滑油冷却器进、出口区域的换热管束承受流致振动破损较为严重,其中进口区域换热管承受流致振动破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5.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虚拟仿真研究平台建设及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成果解决实际船舶建造中的重难点问题,实现了对VS4616AHTS型海洋平台三用工作船箱形冷却器(简称箱冷)拆卸工艺的仿真及验证,基于三维模型对每个箱冷的拆卸路径和运动姿态进行规划,并对拆卸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干涉检查,生成干涉检查报告反馈给生成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对三维综合布置进行优化,直至拆卸工艺顺利通过仿真验证,为该型船的建造和维护提供仿真及验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船用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气体冷却器的稳态仿真模型,用此模型分析了气体冷却器变工况、变结构参数特性,并与集中参数模型进行了对比.此外,还分析了主要特性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得出了一些可供系统设计及调试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结合6800t多用途船的实例对箱式冷却器在现代船舶中的使用情况作简单介绍,并对热防污系统(TAS)的应用作简要推介。  相似文献   

18.
张波  汪钊 《船电技术》2009,29(2):60-63
本文介绍了空气冷却的特性、空气冷却器设计方法、风扇的选择以及管道的压力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自流冷却系统对冷却器要求的特点,对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热工理论计算,确定了冷却器宜采用小管径换热管的钛合金管壳式换热器,获得了小管径换热管数量与不同航速、冷却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关系,且基于热工计算结果表明了结构优化方向。采用 CFD技术对两管程流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获得了后端管箱封头a/b的最佳值。实船工程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