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证明了含量点边值问题的一类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y″ ax^my^n=0,y(0)=y(1)=0的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同时,还对相应的的柯西问题y″=-ax^my^n,y(0)=0,y′(0)=s进行了讨论,证明了其非负解在区间[0,h(s)]上存在唯一,并在其端点处的值为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 8 0 0 0 0t浮坞FD117海损断体在 15 0 0 0 0t干坞内 ,利用其抽放水系统进行水位调节和水的浮力对浮坞断体拖移定位 ,即浮沉法进行合拢修复的工艺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胃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p阳性的上述三类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包括n cNOS、e c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NOS在Hp阳性胃癌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其阴性者癌组织 (P <0 .0 1 ) ;e cNOS、n cNOS在Hp阳性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5,P <0 .0 1 ) ;NOS在Hp阳性慢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1 )。结论 在Hp促进胃癌发生的过程中 ,可能有NO的参与 ;在Hp阳性慢性胃炎的发生中NO发挥一定作用 ;NO是否可作为癌前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药安迪粉针剂对离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以蟾酥和人参为主要配方的中药粉针剂安迪 (Andi)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Andi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存活率 (SR)和细胞倍增时间 (TD) ;观察Andi对ECA 10 9细胞生长的时效关系。克隆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Andi对ECA 10 9细胞在含氧和乏氧状态下的生存分数 (SF) ,计算其乏氧细胞毒性比 (HCR)和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①Andi组和对照组对ECA 10 9、HepG2、SGC 790 1细胞的TD 分别为 118.72、12 3.0 8、4 0 .17h和 4 6 .12、4 0 .17、19.6 7h ;Andi组的SR分别为对照组的 33.33%、5 0 .5 4 %、36 .88%。② 12 .5 0、2 5 .0 0、5 0 .0 0 μg·mL- 1 Andi对ECA 10 9细胞在有氧和乏氧环境中的SF分别为 1.34、0 .97、0 .2 5和 0 .96、0 .2 7、0 .18。③Andi在乏氧环境中能抑制ECA 10 9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大小与Andi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④在有氧和乏氧下Andi的IC50 分别为 39.6 0 μg·mL- 1 和 2 3.5 0 μg·mL- 1 ,HCR为 2 .0 2。结论 Andi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乏氧细胞毒作用 ,其程度与Andi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D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组织蛋白酶 D的阳性率为66.7% (2 0 /30 ) ,其表达与肿块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P <0 .0 1 ) ,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组织蛋白酶 D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和预后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6.
应用 SVS APEX PLUS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 6只家兔双眼进行 PRK术 ,设定右眼- 4.0 0 D,左眼 - 8.0 0 D。分别于术后 3天、30天、1 0 0天两组随机选取 1只家兔 ,使其猝死摘除双眼球 ,取其角膜。每只角膜分为两半 ,一半角膜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 (1 /4行 SEM,1 /4行TEM)。透射电镜观察手术后 1 0 0天 ,角膜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扫描电镜观察则上皮细胞界限分明 ,上皮明亮细胞较多 ,但微绒毛、微皱褶相对减少。提示 PRK术后 1 0 0天角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但仍有组织薄弱处和特殊性改变。其角膜上皮微绒毛、微皱褶相对减少 ,可能是临床上PRK术后部分患者近期角膜干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贸促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 0 0 2成都国际地铁轻轨暨铁路高速公路展览会”将于 5月 1 0日至 1 5日在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次展览会设展位 3 0 0个 ,其中国 (境 )外企业展位 1 0 0个 ,国 (境内 )内企事业展位 2 0 0个。会议组委会将邀请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以及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制造商、投资商、研发机构的 2 0 0人和国内相关企业的代表 40 0人参会 ,共同展示目前地铁、轻轨、铁路、高速公路的先进技术与设备 ,交流最新信息 ,以促进交通行业的对外开放 ,发挥交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先行作用。西南交…  相似文献   

8.
云南白族STR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我国白族STR遗传多态性。方法 通过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 98名中国白族无关个体 1 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共检出 1 3 4个STR等位基因 ,其频率分布在 0 .0 0 5 8~ 0 .5 799之间 ,杂合度 (H)为 0 .5 83 4~ 0 .882 8,个体识别力 (DP)为 0 .773 9~ 0 .9666,非父排除率 (EPP)为 0 .5 692~ 0 .8694,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5 3 1 7~ 0 .8694。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STR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学、法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夫妻配对MTHFR基因型分布与不明原因反复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在夫妻间的不同存在形式与不明原因反复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PL)的方法 ,对 32对有两次及两次以上不明原因流产史的夫妇和 39对健康夫妇进行MTHFR6 77C→T突变相关性研究。结果 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流产发生的危险性比较 ,夫妻双方都是纯合或杂合突变型 ,其基因型分布与流产发生的危险性增高高度相关 ,OR =2 94 1,95 %CI[1.0 6 2~ 8.133];夫妻双方有一人是纯合或杂合突变型 ,而另一人为野生型的 ,其基因型分布与流产发生的危险性无关联 ,OR =0 .819,95 %CI[0 .32 0~ 2 .0 94 ];夫妻双方都是野生型 ,其基因型分布与发生流产的危险性降低高度相关 ,OR =0 188,95 %CI[0 .0 4 6~ 0 .76 0 ]。结论 子代携带MTHFR纯合或杂合突变可能是胚胎早期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监理单位作为社会中介机构进行ISO90 0 0质量认证不同于工业生产企业 .本文在总结监理单位贯标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其特殊性 ,阐明监理单位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的要点 .可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高次方配气凸轮型线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次方凸轮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整体式函数凸轮。本文介绍了高次方凸轮的设计方法并利用VB语言编制的程序设计了凸轮型线,介绍了幂指数的选取对凸轮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蜗杆凸轮工作轮廓坐标值的求解原理,利用VB的二次开发功能求解凸轮的工作轮廓,结合UG接触单元驱动法,实现了UG环境下蜗杆凸轮机构的实体建模及动态仿真,验证了该求解原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车用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配气机构模拟计算软件AVLTYCON,针对某车用发动机配气机构,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配气机构进排气部分的工作特性,着重从气门升程曲线的丰满系数、凸轮与平面挺柱间接触应力,凸轮与平面挺柱间润滑效果以及气门落座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配气机构受力测试,进一步确认了模拟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独立编制的MFB2型配气凸轮型线设计程序,针对自由参数的选取,计算一组数据,得到了配气凸轮特性参数变化的规律,使设计者能够合理选取自由参数。  相似文献   

15.
对人主、肺动脉瓣作单轴拉伸、应力松弛及破坏试验。结果:在生理范围内两者力学性质相似。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为人同种肺动脉瓣作为主动脉瓣替换的合适选择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C^++Builder开发了具有通用性的凸轮轮廓CAD系统,该系统可灵活地调整凸轮设计精度,提供多种适应凸轮设计特点的从动件运动规律输入和设定方式,特别适用于凸轮从动件有复杂组合运动要求下的高精度凸轮轮廓设计.设计结果可生成方便修改和编辑的AutoCAD工程图和供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的数据文档,并直接产生数控代码用于凸轮的数控生产.  相似文献   

17.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hich is composed of a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with mechanical-positional feedback to camshaft, was designed for chang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camshaft connecting-rod low speed high torque (LSHT) hydraulic motor continuously. The new type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s simple and easy to be made.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as introduced.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continuously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as set up and its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am ring on camshaft of the traditional LSHT hydraulic motor can stop at any position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eccentricity, according to an input fluid pressure signal. And it can also stay anywhere stably through self-adjusting. Besides, it can work stabilized when load impact or oil leakage exists.  相似文献   

18.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运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各类机械的传动结构中,凸轮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凸轮机构的设计原理,提出了在Pro/E中实现凸轮设计及实体造型的方法,并主要利用Pro/E Wildfire的运动学分析模块Mechanism对凸轮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仿真,这对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将提供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考虑弹性构件动力学性能对高速凸轮机构运动规律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凸轮机构弹性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应用ADAMS/Flex模块,结合I—DEAS软件,采用修正的Craig—Bampton方法,生成推杆的模态中性文件,建立了凸轮机构刚柔耦合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完成了推杆刚度取不同值时,高速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比较,得出相应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为弹性凸轮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特种凸轮活塞发动机的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机平衡性和凸轮轴向受力的平衡是影响特种凸轮活塞发动机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从动力学角度对活塞组往复惯性力和凸轮轴向受力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动机的整机平衡条件以及凸轮轴向受力平衡的条件.对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