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存在差异沉降大的问题,依托广东佛江高速改扩建工程,分析了软土地区基底采用泡沫轻质土换填的机理,根据荷载等效原则推导了泡沫轻质土合理换填厚度,并与常规CFG桩复合地基法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发现泡沫轻质土换填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且建立了路基常规加宽与泡沫轻质土填筑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2种加宽方式下的沉降分布。结果表明:1)采用泡沬轻质土作为加宽路基填料时,加宽后路基表面沉降和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均显著降低;2)该结果可为软土地区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泡沫轻质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便于理解和应用《广东省公路路堤软基处理技术标准》,介绍了相对《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GDJTG/T E01-201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增加或修改的内容,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卸真空后的软土抗剪强度、基于抗压强度的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考虑桩间土绕流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考虑桩土差异沉降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既有路堤换填轻质土厚度计算等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实际软土地基公路工程,基于泡沫轻质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路基与采用一般预压、塑料排水板、水泥土搅拌桩处治地基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计算内容包括沉降、稳定以及工程造价,并重点分析了泡沫轻质土路基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沉降、稳定特征,以及泡沫轻质土用于公路路基填筑的优缺点及经济适用性,根据分析结果有效指导了设计方案的制定,最大程度体现工程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泡沫轻质土浇筑的路基属于整体性结构,加之轻质土路基作用下地基的沉降量小,因此轻质土路基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应有更大的适应性。以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一标段的试验工程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部分路基为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深厚软土路基浇筑过程中的路基基底应力、应变和路基分层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软土地基泡沫轻质土路基荷载的分布和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较高含水量盐渍软土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气泡轻质土作为路基处理盐渍化软土地基,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测试气泡轻质土作为路基处理盐渍化软土地基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气泡轻质土的路基产生的地基沉降量小于采用挖土换填的方法处理的地基产生的沉降量;在气泡掺量相同的情况下,矿渣掺量为50%的轻质土比矿渣掺量10%的轻质土在控制地基沉降的效果上更佳。气泡轻质土路基下地基土的土压力小于挖土换填处理的地基;在气泡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矿渣掺量对地基土压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堤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常采用泡沫轻质土作为路基填料,以减少路堤的自重来达到上述目的。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泡沫轻质土的处理效果及变形特征,并与实测成果相比较,计算和分析均表明,采用泡沫轻质土处理软土地基,能有效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工程采用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当预压时间不足时需要通过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轻质土换填量来保证同等效果。以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研究了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处理技术工后沉降和换填厚度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通过荷载的等效换算,来对轻质土换填量作出动态调整的计算方法。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缩短预压时间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道路改扩建工程的软土性质、工期限制、沉降控制要求及周边用地限制等实际情况,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提出泡沫轻质土置换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案,探讨轻质土的路基设计、施工技术和控制要点,并对处理方案进行理论计算验证。工程应用效果表明,利用泡沫轻质土置换软土地基,其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使路基荷载较普通土降低了65.9%,有效减轻了施加于地基的附加应力,未出现显著沉降,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G40公路陈海立交D匝道路基拓宽工程因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的路面纵向开裂等病害,在现有改扩建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对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通过比较路基中央处和路肩处的沉降量以及差异沉降,认为泡沫轻质土的处理效果最优,其次是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和预应力(PTC)管桩处理方案。最后,结合陈海立交D匝道加宽工程的特殊性,推荐采用泡沫轻质土路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公路软基传统的处理方法多是通过提升地基承载力实现加固目的,这些方法包括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等。随着轻质材料的推广应用,软基处理方法也在逐渐转变,由单纯增加地基承载力向减轻上覆荷载或与增加承载力组合的方式多方向发展。泡沫轻质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稳定可靠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并能有效降低工后沉降。通过对工程实例的长期工后观测,对比分析了泡沫轻质土的治理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桥台台背回填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引进为软土地基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结合广州新光快速路第V标段桥台台背回填,提出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实践证明,应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对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能有效控制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2.
以四新大道(龙阳湖东路~龙阳大道)工程为例,通过对泡沫轻质土挡墙与悬臂式挡墙两种方案优缺点的对比,更好地验证了现浇泡沫轻质土在临港渠且无开挖条件、软土地基上建筑挡土墙的优势,并从浸水挡墙计算方法及泡沫轻质土的施工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泡沫轻质土在工程中的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现役高速公路运营情况,提出了在不影响正常通车的条件下,采用侧向引孔注入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路基的卸载处治方案。以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吸失水试验确定了轻质土设计容重的修正系数,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不同处理路段的沉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置换体积比和有效容重比来修正平均固结度和利用置换前的沉降资料估算轻质土的置换量的简便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轻质土置换后的沉降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轻质土试样长期受水浸泡,材料设计容重将有明显增加,需要根据不同施工环境对其进行修正,建议修正系数取值在1. 05~1. 25之间;采用轻质土置换的路段,通过监测资料得到的沉降速率比值与该桩号有效固结度的计算数值大致相等,最大误差只有15. 4%,提出的简便计算方法作为控制标准是可行的;横向引孔施工结束后,EK0+320-EK0+325沉降速率从最大65. 3 mm/月减小到5 mm/月。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施工完成后一个月换填与不换填的沉降差为5 mm。在保证路基土稳定的条件下,可增加引孔数量加大卸载量,或者采取跳孔方式拉大成孔间距,减少群孔对成孔质量的影响,成孔后分批次及时浇注轻质土,避免塌孔影响置换效果。综上所述,横向引孔换填轻质土能有效控制现役高速公路沉降。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河涌密集,软土地基分布广泛,桥头路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成了普遍性的桥梁工程病害。近年来,作为新技术的泡沫轻质土技术逐渐应用于土木工程各领域的建设中,而引入泡沫轻质土进行桥头路基处理,成为缓解桥头跳车现象的一个新方向。针对泡沫轻质土在宁波市解放桥拓宽工程台后地基处理中的施工应用进行拓展阐述。  相似文献   

15.
道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而换填技术是处理浅层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针对益阳东部新区外环路软土地基问题,在考虑经济及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前提下,选取碎石土换填技术进行软基处理,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及理论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桥头跳车是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某高速公路处于江汉平原软土地基,为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在软基路段台背部位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路基,代替传统的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方法,有效节约了工程造价及工期。通车后的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路基能有效防止路桥过渡段过大差异沉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34-136,M0015
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所在路段下穿地铁4#线,需消除匝道新建桥台处新增匝道填土及挡墙荷载对于地铁4#线的影响以确保地铁正常运营和结构主体安全。在施工改造方案中采用新建挡土墙段下地基采用超挖原状土换填轻质的泡沫混凝土,同时新建挡墙内填筑泡沫混凝土,超挖换填深度等工程措施。通过对挡墙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挡墙段施工改造不会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同时可避免了桥台与道路连接段的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18.
路基开裂是道路工程中较常见的病害,特别是软基高填路段。通过对某项目软土路基开裂的原因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所致,据此提出3种加固处理方案,择优选择换填轻质土方案。实施结果表明,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李志杰 《路基工程》2015,(1):210-214
滨江快速公路K7+400~K12+000段,处于软土地区,采用CFG桩加固挡土墙软土地基后,挡土墙发生变形,通过路基挡土墙基底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计算对挡土墙基底沉降变形病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CFG桩复合地基强度达规范要求,但其沉降变形过大,导致了挡土墙产生病害。在墙背换填气泡混合轻质土后,挡土墙变形得到控制,没有产生新的变形。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沿海地区公路软基段路基差异沉降病害,该文基于超固结应力比的弹性变形理论,从减轻车辆荷载和结构自重附加应力的角度,开展人造超固结应力比计算分析及轻质化换填新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密度轻质材料的换填厚度可使路基底部附加应力小于原状软土的自重应力,且附加应力小于软土初始流变应力值,形成的超固结应力比,可让软土地基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试验路的沉降性能观测数据显示:工后1年使用情况下,轻质化换填路面结构的沉降稳定保持在1 mm左右,常规路面结构的沉降量达到17 mm,超过行车舒适的上限值15 mm,且沉降还在持续发展中。该文提出基于人造超固结应力比理论的轻质化换填技术可有效解决软基段路基差异沉降,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