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钢渣细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及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轴压本构模型,进行了钢渣细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并对钢渣细骨料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6组不同钢渣细骨料掺量的钢渣混凝土立方体及棱柱体试件,研究了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用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压蒸粉化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适用于混凝土细骨料;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破坏的脆性特征更加明显,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钢渣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为0.80 ~ 0.86;可依据Carreira and Chu模型及Wee模型对钢渣混凝土本构关系进行分段描述,分段式本构模型与实测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变钢渣利用现状并满足道路建设实际需要,在超薄磨耗层SAC-10沥青混合料中用钢渣部分替代天然集料,对不同钢渣掺量下SAC-1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SAC-10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钢渣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并在钢渣掺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高温稳定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钢渣掺量为60%时,钢渣SAC-10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低温抗裂、抗滑及抗膨胀性能良好,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应用表明超薄磨耗层SAC-10在掺入60%钢渣后,抗滑性能、渗水性能及长期路用性能优异;掺入60%钢渣后,超薄磨耗层SAC-10的综合单价增加了81元/m3,但长远来看可以有效降低养护维修费用,长期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钢渣在道路基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目前我国开发大规模利用钢渣新途径的必要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钢铁公司转炉钢渣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问题,并与道路工程石料性能相比较,提出了使用级配钢渣做道路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并讨论钢渣应用于道路建设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钢渣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料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但是钢渣的强度很高,内部含有很多活性氧化物,是一种很好的筑路材料。以包头南绕城公路为例,结合实践体会,谈包钢排出的钢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能性,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广大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复合引入炼钢废渣和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钢渣和水泥作为胶结料复合使用,对各物料的水化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15%、钢渣掺量为10%时,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较高。粉煤灰和钢渣复合加入,使胶结料连接桥更致密,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王燕 《交通标准化》2009,(19):51-54
钢渣粉煤灰排放量大、利用率低,其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可利用大量工业废渣,减少对天然石料的开采,是一种生态建筑材料。对钢渣粉煤灰的路用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试验对比加以证明,可供施工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钢渣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 分析了影响钢渣体积安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探讨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体积安定性、抗滑性)及其功能特性(导电性与微波加热); 研究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了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钢渣可用于沥青混合料, 且应为陈化半年以上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而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受炼钢工艺影响有所区别; 钢渣体积安定性的不足可通过预处理或陈化处理得到较好的改善;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点包括钢渣替代传统集料的方式和比例、沥青混合料级配修正、有效相对密度测定以及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功能特性优于天然集料沥青混合料, 具有较好的环境影响性且综合经济效益更高; 关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较多, 而作用机理方面相对缺乏, 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如密度较高、体积安定性不良、混合料沥青用量增加等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未来应重点研究钢渣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及质量控制体系, 并开展全寿命周期研究, 以加快钢渣沥青路面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渍试验测定了不同粒径钢渣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提出了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确定方法, 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与沥青膜厚度对不同钢渣掺量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评价, 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 从钢渣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方面分析了钢渣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钢渣等吸水性较大集料, 采用浸渍试验实测的有效相对密度较计算法得到的有效相对密度增大了1.5%, 更接近集料的实际有效相对密度, 因此, 采用浸渍试验确定的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更加合理; 随着钢渣掺量增大, 钢渣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逐渐提升,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提高了12%, 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了13%;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随钢渣掺量增大而增大,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增大了13%, 较厚的沥青膜可有效防止水分入侵, 并增大集料表面“结构沥青”含量, 从而提高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计算值为67μm, 由于其水稳定性与沥青膜厚度正相关, 故推荐基于水稳定性的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为7μm; 钢渣呈超碱性, 表面多孔隙, 孔隙内部结构复杂, 增大了钢渣集料与沥青间有效接触面积, 并形成较好的机械咬合力, 提高了钢渣集料与沥青之间的黏结性, 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钢渣是炼钢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堆积如山的钢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且对钢渣本身而言也是二次资源浪费。借助SMA的设计方法,将钢渣应用于道路工程,研究钢渣SMA-13沥青混凝土的设计与制备,并进行了路用性能分析,探讨了钢渣作为筑路材料的可行性,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钢渣的化学成分和三种分解现象,提出了钢渣是否经过崩解达到稳定的初步鉴定方法,对钢渣的材料特性及路基换填钢渣的优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钢渣的材料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安定性、配合比等角度,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钢渣在公路 基层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D 测试分析了钢渣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对比分析了钢渣与石灰岩、玄武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采用浸水膨胀率、压蒸法测定粉化率分析了钢渣的体积安定性;开展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推荐了水泥用量范围,对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聂文君 《北方交通》2023,(10):50-54
为了提高废弃钢渣利用率,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用钢渣部分替代天然碎石集料,研究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并在具体工程实例中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室内试验表明: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入钢渣后,基层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其中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回弹模量均随钢渣替代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三者均在钢渣替代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结合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建议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中钢渣的替代量取60%,水泥的掺量取5%;工程应用表明: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进行铺筑后,实际应用效果及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集料类型对细集料沥青混合料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三维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深入研究了当集料选用石灰石、辉绿岩或钢渣时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形貌。宏观上看,石灰石和辉绿岩砂粒式混合料表面较为光滑,钢渣砂粒式混合料表面较为粗糙,表面颜色差异较为明显。结果表明:石灰石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集料沙化,集料裸露,由黏附失效和黏聚失效共同主导;辉绿岩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褶皱,沥青和集料相间分布,黏聚失效占主导;钢渣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反光区域较多,为钢渣切割面,少量区域存在空隙,黏附失效占主导。三维景深结果与扫描电镜结果很好地吻合,因此,利用三维景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均可很好地评价砂粒式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形貌,特别是微区失效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钢渣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用石灰岩和不同膨胀性的两种钢渣为粗集料,设计配合比为AC-13C型的沥青混合料。通过浸水马歇尔、动稳定性、冻融劈裂、间接拉伸和体积稳定性试验,研究钢渣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好于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两种钢渣的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疲劳性能分别为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1.36倍和2.16倍,用钢渣2为粗集料的沥青混合料比用钢渣1为粗集料的沥青混合料更稳定。虽然钢渣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降低,但是两种钢渣沥青混合料的72 h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分别是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1.25倍和1.52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泥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粉煤灰钢渣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干缩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水泥粉煤灰钢渣的路用性能优越于水泥钢渣的路用性能,从环保角度考虑,在路基施工中建议采用水泥粉煤灰钢渣.  相似文献   

16.
钢渣简介钢渣用做道路材料在国内外已有成功范例.但邢钢钢渣的利用一直未能在路用上广泛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邢台市位于盛产筑路材料的地区,天然的砂、石料非常丰富.人们对利用钢渣筑路的意识比较淡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筑路材料的需求.通过对钢渣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钢渣微粉特性及其用于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选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钢渣微粉的化学成分、相成分和微观形貌等进行分析;然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钢渣微粉,研究用钢渣微粉部分或全部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钢渣微粉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影响不大;钢渣微粉的适宜掺量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4.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选取钢渣沥青混合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水稳定性等性能。结合南京某快速路改造工程,测定钢渣沥青路面试验路段压实度等指标,在工程完工后两次跟踪观测,综合评价钢渣沥青路面的工程应用效果,并对钢渣材料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有效提升道路使用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国外,钢渣作为筑路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路面工程中,针对太钢转炉钢渣的性能特点,对钢渣进行性能分析,研究其材料特性,设计钢渣沥青混合料,通过比对测定转炉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弯性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钢渣可在SMA-13中做集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省邢(台)衡(水)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湿地湖泊相软土试验段为依托,基于对钢渣材料特性的分析,提出在灰土中掺入钢渣形成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对试验段内湖泊相软土进行加固。对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材料改良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配合比试验,对不同钢渣掺入量的材料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某一固定配比的钢渣灰土材料及相同灰土比的灰土材料为例,进行耐水性试验,对钢渣灰土材料的耐水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现场施工满28 d后的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进行静力载荷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其承载力及成桩效果进行了评价,为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