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通过对道路系统安全进行平面交叉口安全及改善问题研究,提出平面交叉口安全风险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流程;改进传统前后事故对比法,建立平面交叉口安全风险分析模型,基于显著性和严重性进行安全风险要素排序,明确需解决的主要安全隐患;然后引入事故折减系数,选用效益成本比构建平面交叉口改善措施择优模型,综合考虑安全效益及成本指标进行改善措施排序择优,确定最终改善措施.以山东省省道327与仲宫大桥交叉口为例进行安全改善分析,择定进口道设置车道导向标线等7项最终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是降低交通事故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多个交叉口的分析研究,针对引起交叉口交通事故的因素提出几种相应的改善措施,包括事故空间分析处理系统、探测信号灯、标志标线,以及安全间接左转和U形转弯的几何设计等几个方面。经实践检验,这些新型的改善措施对交叉口安全的提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以省道340及国道307交叉口为例介绍了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改善设计流程。对交叉口安全现状进行了诊断,并给出了安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安全审计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因素,通过对现有交通安全审计方法的探讨,确定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审计表单;并参考以往研究,采用综合冲突率法,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等级进行分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道路条件、交通环境、安全设施管理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哈工大站平面交叉口(西大直街与护军街交叉口)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得出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公路平面交叉路口则是公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因此,研究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诊断改善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公路系统的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公路平面交叉口现有的状况出发,从工程的角度,采用非事故分析,通过现场调查来判断产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来提高交通安全的一种预防性方法。即通过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可行、有效的、简单工具辅助管理部门改善交叉口安全、实施合理的改善计划.  相似文献   

6.
为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安全审计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因素,通过对现有交通安全审计方法的探讨,确定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审计表单;并参考以往研究,采用综合冲突率法,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等级进行分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道路条件、交通环境、安全设施管理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哈工大站平面交叉口(西大直街与护军街交叉口)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得出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7.
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地对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冲突指数、交叉口几何设计事故影响系数、安全设施事故影响系数建立了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并分别给出了冲突指数、交叉口几何设计事故影响系数、安全设施事故影响系数的计算流程和方法。最后选取平面交叉口指标计算值和专家主观打分均值的相关性分析,对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的有效性进...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重要的节点,也是事故频发和造成延误的瓶颈点。为了缓解交叉口问题,借鉴先进的接入管理技术,探讨其在交叉口安全、效率等方面改善中的作用及应用,对改善城市交通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架立体交通是许多城市改善和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相比城市一般平面交叉口具有不同特性,研究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特性、交通特征以及管理控制情况,对提高和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太原市为例,研究延伸性高架桥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以并州南路和南内环街交叉口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高架桥构建的交通区域系统和平面交叉口两个方面分析,提出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的交通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平面立交因其交通组织灵活、造价节省、近远期结合较好等优势,已成为平面交叉口交通改善的重要手段。从平面立交的基本机理、平面立交与平面交叉口运行效率比较、平面立交与立体交叉口交通流特征比较入手,分析平面立交的核心机制、基本优点、适用条件。总结平面立交规划设计的技术路线,为交叉口平面立交交通组织提供参考。通过实例验证分析平面立交相对其它交通组织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目前城市干道平面交叉口交通流量密集的状况,分析并讨论影响平面交叉口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目前城市干道平面交叉口交通流量密集的状况,分析并讨论影响平面交叉口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平面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是降低我国交通事故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国省道公路平面交叉口进行实地交通调查,从交叉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出发,对引起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的因素,包括交叉口位置,几何属性情况,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置和交叉口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根据这些方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主要改善措施,并以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为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提供具体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晓光  杨静  史玉茜 《城市交通》2012,(4):65-71,18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典型的过村镇公路无信号平面交叉口的实际调查和观测,基于交通冲突理论,运用预测模型,对交叉口交通冲突数进行预测,并根据过村镇公路交叉口的特点建立交通冲突比率安全评价模型,并对该类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交叉口的安全现状,提出可行的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UTC-SCOOT的特殊相邻路口交通信号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相邻路口的交通特性,基于UTC-SCOOT提出控制这种特殊路口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邻路口的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更客观、系统地分析无信号交叉口的安全性能,提出“车流冲突线”概念.通过分析首部车冲突概率、碰撞后严重程度比和冲突向后传递长度,构建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临界冲突距离值构建的首部车冲突概率模型,考虑两车速度、角度、加速度和反应时间,更接近交通冲突的真实过程;借助物理碰撞学原理可确定 3种冲突型态碰撞严重程度的权重关系,即,交叉∶合流∶分流为 12.705∶1.000∶1.000;利用数学期望知识建立的交叉口当量期望车流冲突量模型,综合考虑冲突发生的潜在机率、交通量大小、车辆位置等因素,可更真实描述实际车流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针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中存在的因素单一、指标量化难等问题,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对比同一城市不同路段(交叉口)安全状况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相邻路口的交通特性,基于UTC-SCOOT提出控制这种特殊路口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邻路口的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多相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交叉口是整个路网中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的瓶颈,日常交通堵塞大多与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有关。采用多相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评估方法计算的通行能力与实际测量的通行能力接近,可以较好地反映多相位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