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船体UV度变换函数可设定为某PDE的解。在给定一个母型船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PDE得到船型UV变换函数,并产生一系列不同UV型的新船型。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后体的特征水线同设计水线面积的比值P作为衡量船舶后体横剖面UV度的依据,对若干单桨船系列船型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P值同后体方形系数C_(Ea)的关系,提出一种后体横剖面UV度数值衡准,用于计算机辅助线型设计,可直接按衡准数d_r事先控制或判别后体的横剖面UV形程度。 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后体方形系数C_(Ea)和水线面系数C_(WP2)同衡准数d_r的统计关系,得到了后体UV度的估算公式。最后,还给出一个可反映前后体横剖面UV度要求的水线面系数C_(WP)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将数理统计与试验设计中的一些方法应用于船型参数设计的一次尝试。文中讨论了船型论证中经济和营运指标的不确定度;研究了将正交设计法应用于船型参数设计的有关问题;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建立了衡准指标与船型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15000吨干货船所作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船型参数设计中考虑衡准指标的不确定度是合理的;在随机衡准指标下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船型参数是可行的;用正交多项式建立衡准指标与船型参数的数学模型是实用的。船型参数的正交设计是提高船型论证结果的可靠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船体曲面参数化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光顺性微分方程的船体曲面变换方法。该方法可针对船体曲面变换的不同设计任务,构造同时满足光顺性微分方程和具体设计约束条件的船型变换函数,并通过该变换函数,实现对以NURBS表达的船体曲面的变换,论文证明,应用该变换方法,能够保证在船体曲面变换过程中不改变船体曲面的C2连续性。作为应用实例,文中给出了船体曲面局部修改、曲面整体变换和船型UV度变换的变换函数方程,并以一条油船为例,分别给出了三个变换方程的具体应用,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该船的船型概况 ,船型设计优化 ,航行性能评价以及其它关键因素 ,可供研究设计与推广应用该类船型参考。  相似文献   

9.
谭美  林一  李平 《上海造船》2011,(4):21-25
为论证三体船型较常规船型的总体性能优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船型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型千吨级三体巡视船概念设计,并阐明了该船型的主要设计特点,可供以后此类船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方法获得的船型样本数据存在显著的噪声,表现为船型表面凹凸不平、曲面放样品质低下等。论文对生成对抗网络输出的船型设计了后处理流程并编写计算程序,实现了生成模型的降噪、光顺、修正和切割等操作,显著提升了输出的船型曲面的质量,改善了生成对抗网络方法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性,为船型智能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远洋拖网渔船船型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和变量轮换法,对远洋拖网渔船船型进行了全局优化,指出在渔船船型论证中应计入不确定性乃至模糊性因素的影响,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2.
超浅吃水肥大型船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浅水 运餐蚨旨斗蚀笮驮嗣捍夜鞍宋濉惫ス叵钅俊W髡哒攵愿么吵运奶氐悖菘焖傩裕筒ㄐ杂氩僮菪缘囊罄慈范ㄆ渲谐叨龋⑸杓屏巳智疤逑吆退闹趾筇逑咝停辛硕嘀址桨缸楹显谘乖睾吐刈刺碌淖枇Α⒆院绞匝榧拔膊课恢绷饕猿〔馐匝芯优选出适合我国港口航道的超浅吃水肥大型船舶的设计一型。实船试航结果表明,该船水动力性能优良,且阻力性能与模型试验 合  相似文献   

13.
函数参数船型——型线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船体型线的平边线和平底线等边界条件,以及横剖面几何信息,推导出具有函数形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这一函数表达式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在少量横剖面参数控制下,较好地逼近船体型线。通过对三艘实船型线的逼近表达,证明了这一新函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等价薄船与船型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引进了一个等价薄船的概念。这个等价薄船能够产生和实际船型相同的某种波浪信息。薄船的特性由Michell-Havelock理论来描述,而等价薄船与其所代表的实际船型横剖面面积曲线之比,构成了一种对Michell-Havelock理论的修正。假定这种修正对同一船型族在同一Froude数下保持不变,就可用各种优化方法改进船型。作为例子,把可变船模的一个形状作为基本船型加以改进,显示了所建议的方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深V形船型对小型军舰快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500吨级圆舭形快速攻击艇的船长、船宽、排水量、甲板面积和舱内平台面积设计深V形线型。通过各种不同线型特征的V形船型的模型试验,分析船舯底升角、后体形状和浮心纵一位置对深V形性能的影响,可要深V形线型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低速肥大型船舶的系列模型试验为依托,分析了船模和实船各阻力分量在不同傅氏9数下随船型参数变化的变化趋势,给出阻力分量随船型变化的平均曲线,结合另外10型肥大型船舶及3个系列,初步给出了低速肥大型船舶船模和实船各阻力分量占总阻力百分比随傅氏数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线面变换变换与横剖面面积曲线变换,保持横剖面面积线不变,获得满足设计水线面积系数变化要求的新船型,而不必精心寻找横剖面线变换的函数形式,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前体,也适用于后体,是对传统母型船变换方法的一个扩充。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考评的船型方案工艺性择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船型优化设计时就应考虑建造工艺的优化。在模糊综合考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线型光顺性、外饭可展性及外板加工性作为船体线型工艺量化分析的评判准则。文中还讨论了评价指标的数量化,隶属度的确定,权重分配的求解方法等,并用算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叶蔚忠 《船舶工程》2004,26(5):75-77
针对当前出现的改装船舶价值评估的实际,根据资产评估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改装船价值评估的新方法--分段评估法和假想船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各种船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适合折角型玻璃钢渔船线型变换的设计方法,扩展了传统的母型改造法。特点是在给定母型的型值、柱长Lpp、型宽B、设计吃水T以及设计船的主尺度和主要要素后,就能变换出满足要求的设计船,而不依赖于母型船的横剖面面积曲线,不用保证船舯剖面系数相同,且还能确保折角线的光顺性。通过几条实船的线型设计,证明了该方法的先进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