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晴  谢予 《世界海运》2015,(2):24-29
2014年,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走势平稳。全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新船完工量、接单量有不同程度下滑,年末手持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球船舶市场供需状况没有出现较大波动,欧美船东仍是需求的主要来源,韩中日三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前三,中国保持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地位。主要造船国家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未来全球造船市场供需状况会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将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在造船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下,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世界造船市场进行分析,我国造船在世界上的位置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2008年建成投产,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1,(9):41-43,118-119
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一举超过韩国,提前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一时让业界兴奋不已。但兴奋之余,中国造船人仍难以释怀,因为还有最后一块拼图没有完成——豪华邮轮。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和邮轮市场的持续活跃,中国造船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豪华邮轮的建造。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世界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国际船舶市场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新船价格指数也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多年的造船兴旺期后,利空因素不断聚集,2007年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理性回归将成为市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从此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市场迎来难得的市场高潮。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指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五年时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然而,2005年——2010年的这五年,却是不平凡的五年,因为在这短短的五年间,中国的造船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船行业的三大指标均有跨越式的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分别从2005年的17%、23%、18%上升至2009年的34.8%、61.6%、38.5%。也正是在这不平凡的五年中,中国诞生了一家让世人震惊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熔盛重工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创造了国内甚至国际造船史上多个纪录:公司从开工建设到首制船交付仅用28个月,创国内同等规模船厂建厂速度新纪录;公司2008年8月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了12艘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建造合同,创世界单笔订单总金额、单船总吨位之最。2010年5月28日,亚洲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顺利出坞……造船史上如此多的奇迹出现在一家船厂身上是偶然还是必然?让我们走近熔盛,探寻造船巨人的成长秘诀。  相似文献   

7.
侯华伟 《船艇》2005,(8):10-12
2003年以来,在兴旺的航运市场推动下,全球新船订造活跃,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新船价格持续上升,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等三大造船指标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罕见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舱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再次成为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高峰年。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造船产量出现惊人增长,成为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中国制造”的船舶产品得到世界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新接船舶订单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几乎占全球近半份额。从目前来看。全球造船业和我国各大船企手持订单巨大,我国船企交船期有的甚至已经排到2012年。庞大新船订单面前,我们怎样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造船市场调整的影响,规避行业风险防范未然?如何在变化莫测的高成本时代降低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9.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5,(3):8-12,120,121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尚不能算世界造船强国,认为用造船大国来表述更为确切。前不久,《中国造船为何不能像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一文引起业界关注。一时间,有关中国是否已入世界造船强国之列,以及中国造船是否已成国家名片的争论不断涌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目前的中国造船业呢?强国论"目前,中国已位列世界造船强国之列,并且它早已是一张国家名  相似文献   

10.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11.
包张静  朱汝敬 《船艇》2007,(2B):18-25
2006年国际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迎来双重兴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新船价格指数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持续多年的造船高峰期后,调头下行将成为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的主旋律;但是,从主要船型市场需求来看,2007年市场行情仍旧存在较大机会。  相似文献   

12.
年末岁尾,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长兴岛南岸掀起一股“大兴土木”的浪潮。冬日的阳光下,长达8公里的岸线上,彩旗飘扬,一艘艘作业的船舶掠过粼粼跃动的波光,驶向岸边,随着数以百吨的石块落下,一个围堤吹填工程拉开了世界最大规模造船基地建设的序幕。 2003年12月28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在上海宣布,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基地——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围堤吹填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开工,标志着中国打造世界最大造船基地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向着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际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市场行情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新船价格指数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在经历多年建造高峰之后,市场已出现过热迹象,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预计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兴旺行情将会有所回落,但不会出现巨大落差.总体上仍将属于中度兴旺。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以及满足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实际需要,我国造船业正加速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政府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规模,2015年后我国造船能力将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机电设备》2020,37(4):后插1-后插2
正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如何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拿到造船订单,且保持盈利?在降本增效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又有哪些典型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水运文献信息》2004,(10):28-28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人士说,实现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宏伟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因此,选择合理、可行的民船发展战略,使我国造船业提高发展速度更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考虑,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就要在产量上超过日本和韩国。为此,我们应把吨位大、技术难度较小、我国已形成优势的油船(含成品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含多用途货船)等三大主力船型作为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从产业规模上看,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算,占世界市场份额从世纪初的6%提高到近20%。2006年,我国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等1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50强。从技术实力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设计建造,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第一 国防科工委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本、韩国,在造船总量上,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9.
新接订单:世界第一又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7,(12):54-57
去年冬天,中国船舶工业承接订单量一举超越日本。今年,中国造船界更是激情澎湃,前三个季度,新承接船舶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超过世界造船产能第一的韩国,成为造船接单的世界第一,令业界豪情满怀。但洗去铅华,我们会发现,这个第一,其实并不特别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7:新船市场量价齐升 2007年,世界新造船三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完工量达到了78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达到了5亿载重吨,新船成交量更是达到2.5亿载重吨,在上年基础上涨了47%。在船舶市场兴旺的过程中,我国表现突出,成为历史上首个单年成交量突破1亿载重吨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