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全站仪Z坐标测量在大断面隧道拱顶下沉量测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的接触式量测相比,全站仪Z坐标测量具有任意点设站、仅整平不需对中、免量仪器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在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及精度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一套精确高效且快速方便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探究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高精度全站仪代替水准仪和收敛计用以监测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具有可行性,且满足精度要求。以山东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施工监测实践,采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并与电子水准仪挂尺法反复验证,根据隧道拱顶沉降监测分析,得出在利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测量期间前视与后视距离为100m时,实际误差≤0.5mm。在隧道周边收敛监测中,通过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以收敛计技术测得的数据作为实际收敛值进行校检,得出高精度全站仪隧道周边收敛的两种监测方法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大断面与小断面误差基本一致,说明全站仪的两种周边收敛监测方式能够适应隧道施工的各种工序,且直接使用对边测量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收敛值。  相似文献   

3.
隧道位移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大窑沟I号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测数据,按新奥法基本原理中岩体开挖的时间效应,利用数学方法对量测所得的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监控量测工作非常必要。以广河高速公路石鼓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进行了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 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沉降远小于允许沉降值,说明浅埋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是适宜的;同一监测断面的周边收敛、拱顶下沉的监测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围岩的变形特征与围岩级别、开挖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研究成果为隧道的现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黔江-彭水段渝湘高速公路正阳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对岩溶区特长隧道开挖岩体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化趋势,强调进行现场稳定性监测的必要性。通过对周边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沉降监测等量测项目所得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出"正常型"、"跳跃型"、"突变型"位移-时间曲线的特征。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该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为该区段顺利贯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隧道的监控量测对于隧道的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都有重要意义,而拱顶下沉量测又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介绍了拱顶下沉量测的主要方法、量测要求以及量测后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8.
收敛监测是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必测项目,全站仪在盾构隧道中能满足收敛监测的精度要求,利用误差传播定律,理论上对全站仪收敛监测精度进行公式推导分析。进一步分析实际收敛监测结果得出:入射角的变化对全站仪的监测精度影响较大,在一定距离和入射角范围内,全站仪反射片模式和免棱镜模式的监测精度均能达到收敛监测精度要求,且反射片模式监测精度高于免棱镜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此考虑,依托低山丘陵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测试坡面位移、隧道洞口围岩收敛、拱顶位移等测试数据,探索了低山丘陵区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同时,借助星野法与多项式法,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坡面测点竖向位移及侧向变形相对较小,累积测试3个月小于10 mm,围岩收敛与拱顶位移控制在5 mm以内;结合实测数据预测5年内围岩收敛与拱顶位移控制在6 mm以内,建设期变形约占预测总变形83%以上。测试及预测分析表明围岩整体变形较小,满足长期安全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隧道施工实践,对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的设计、布置、监测频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监控量测技术不仅可以对隧道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变位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对隧道地表下沉、隧道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进行监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指导隧道现场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大回山隧道洞身穿过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拱顶出现下沉现象,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改善施工工艺,有效抑制了拱顶下沉速率,从而指导隧道施工的掘进速度和支护时机,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各项内容中,隧道收敛位移量测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性态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以分岔式隧道吉茶高速公路上的坡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隧道收敛位移量测的测点布置、断面布置原则,并通过典型断面分析指出隧道收敛位移量测对隧道施工的指导和预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实例判断隧道在煤系地层中存在整体下沉现象。具体监控量测方法是在隧底和拱顶布点,观察二者的下沉量是否同步,据此可以判断煤系地层中隧道是否存在整体下沉,随后的施工实践验证了量测结果及由此推断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为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方法及测点布设原则,结合王家湾隧道工程的建设实践,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监控量测成果进行分析与应用.得出王家湾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较大,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周边收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还可以优化隧道截...  相似文献   

15.
传统平曲线测量方法有局限性,视线受阻时,测站点多、测设困难,且容易受风力、地形等影响,精度不高。利用直角坐标原理计算出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后,转换到路线的统一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原理,用计算机编制公式程序计算数据,使用全站仪可方便快捷测设出平曲线,具有快速便捷、精度较高、点与点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传递误差以及不受地形限制、跨越沟壑河流影响等优点,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兰新复线兰武段乌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 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线级点为坐标原点,切线为X轴曲线上任意点坐标计算公式,应用交会法求出曲线外任意点坐标计算公式,根据坐标反算公式算直线缓点或曲线外任意点至曲线上任意点的方位角和距离,置镜于直缓点或曲线外任意点便可一次测完曲线。  相似文献   

20.
应用监控量测技术对某高速公路隧道单向出洞洞口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时进行了预警,为施工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了依据,为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保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监测断面拱顶沉降量一般大于周边收敛量,监控量测位移数据的较大变形主要表现在开挖后数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