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粘性土地基强夯加固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内某机场场道地基强夯工程,就强夯过程中地基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改进测试和讨论。对在基土强度随龄期的变化情况,夯坑土和夯间土强夯后的强度差异以及不同夯击能的强夯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计算黄土路基单点多次夯击过程,结合邯长高速公路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各点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图形,并将计算结果与强夯法施工现场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可为精确模拟分析强夯加固机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是一种提高路基承载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路基处理方法。以石安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法处理为实例,基于路基土在不同夯击能作用下塑性变形区域发展变化和不同夯击次数作用下夯坑沉降量与夯坑径向加固范围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及夯击点布置等影响强夯加固效果的关键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离隰高速公路某杂填场地高能级强夯处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杂填场地进行高能级强夯试验,采用经验统计方法,对不同夯击遍数的各个夯坑累计沉降量进行了数据拟合,建立了单个夯坑夯沉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浅夯坑累计夯沉量与击数的关系可用对数型公式表达,深夯坑累计夯沉量与击数的关系可用指数型公式表达。浅夯坑公式可归一化为线性公式,深夯坑可归一化为三次多项式公式。相关公式可用于类似场地的夯沉量预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某高速公路红黏土高填方路基强夯法处治施工实践,对强夯法处治方案,夯击沉降量、填土压实度进行检测阐述,并取样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对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变化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落距和夯击次数分别为10 m和6次。对比分析夯实前后填土压实度检测结果,确定夯点间距为4.5±0.5 m;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说明强夯法加固红黏土高填方路基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首先从强夯法的优点、加固机理方面对强夯法做了介绍,然后从路基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流程、加固前后的路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降监测数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强夯法在陕西某高速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认为:按平均夯沉量大于50 cm,每个夯点最后两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5.0 cm进行强夯质量控制是可行的。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显著提高,地基沉降量小。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用数值模拟确定饱和地基土强夯的施工参数方法:根据孔隙水压力增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情况确定强夯的最佳夯击次数;根据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确定强夯的间歇时间;根据土体沿深度方向的竖向变形确定土体有效加固深度;根据沿水平方向的竖向变形确定强夯的单点加固范围。研究结果为强夯设计和加固效果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采用强夯法处理连徐高速公路液化地基过程中,有关单点夯击能和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距及夯点位置等强夯参数进行在试验研究,对实际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滨海开发区滨海公路路基工程,对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该工程土质状况、强夯加固深度、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选择、夯击遍数及间隔时间、夯击次数选择,通过试夯及检测结果来确定夯击施工参数,最终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0.
强夯技术在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强夯技术的施工作用和机理,通过承朝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强夯施工参数、工序及步骤等;分析了压实度检测试验、夯沉量和地基承载力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从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时间间隔、夯击点位置、处理、强夯参数几个方面介绍了强夯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使用挖填结合部以及沿线高填方等强夯措施改建某地二级公路工程的施工,并通过现场试夯,检测超静孔隙水压力以及夯击数,分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强夯法的具体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研究,希望可以对以后的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强夯法加固粘性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东国际机场天然地面以下压缩量较大、承载力较低的粘性土,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强夯法的施工参数现场试验情况,并通过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地基反应模量的检测值以及强夯前后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土工试验结果,对强夯的效果进行分析评判。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机场高填方地基强夯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攀枝花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的现场试验 ,采用夯击能 2 0 0 0kN·m和 30 0 0kN·m以及 4 5× 4 5m的正方形布点、两遍夯对原地基进行了单点夯击试验 ,并通过夯后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试验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最后给出了地基强夯参数 ,以供指导工程  相似文献   

15.
由绵阳南郊机场总公司、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我校共同完成的四川省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强夯法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研究已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课题组根据绵阳南郊机场飞行场地高填方地基的特殊性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强夯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对强夯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大能级强夯技术、强夯法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以及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试验与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得出了以下结果 :1 .提出了山区卵砾石土高填方地基强夯加固的技术参数 ,及用沉降量控制强夯能级和总夯击能的地基处理方法 ,用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加固原理和施工工艺,并针对具体工程对软土地基物理力学指标和重型(2)动力触撂值N63.5进行了夯前和夯后对比分析,表明了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及可行性,为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土地基提供了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伴随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强夯法进一步完善,在公路工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强夯法主要指的是夯锤自由落体,出现比较大的冲击波,通过这种冲击波让地基密实。在自由落体的时候,夯击的性能会逐步向功能转变,让土地当中的孔隙体积降低,让土地更为密实,对其强度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重点论述强夯法在高填方路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滨大道是大连开发区滨海新区填海造地后的规划道路,道路施工采用强夯加固路基.为保证护岸在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不因振动而破坏,通过试夯选择适当夯击能,制定合理安全的强夯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结合省内外几条高速公路采用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的施工实践,分析、总结了夯击次数与下沉量关系,阐述了强夯法施工的作用机理,为以后公路强夯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设性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方法优化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治施工参数,并结合现场检验结果分析其合理性。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确定最佳夯击次数为7次,夯击能为2 000 kN·m。结合施工现场试验结果得出强夯后地基土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说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的施工参数合理,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