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强  汤爱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268-1274, 1289
针对高寒地区公路系统遭遇雪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以黑龙江地区公路系统及其常遭遇的风吹雪灾害为研究对象,从灾害发生机理探究灾害形成的宏观条件;基于概率论思想,通过影响因素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将致灾因子发生可能性、危险等级及危险强度三者联系在一起,阐明了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理论;在公路系统脆弱性评估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寒区公路系统的风吹雪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此体系对黑龙江省2017年2月份内的风吹雪事件进行评估,并将预测结果与省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道路预警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研究区公路网在评价时段内相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是鹤岗-伊春线、绥化-大庆线的绥化段、哈同公路的哈尔滨和佳木斯段以及牡丹江市周边,其相对风险概率大于0.69,需要对此路段多加关注. 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寒区公路网的雪灾救援及物资配置提供了参考,使得寒区防灾减灾任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绿色生态城市道路案例特征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绿色生态要素,构建了绿色生态道路设计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生态道路设计要求与方法内容,以期为城市绿色生态道路的设计建造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心理,从道路环境、车、驾驶员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感影响指标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加权关联法对山区复杂公路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感进行映射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驾驶员安全感的前8位指标分别是驾驶员操作水平、职业习惯、道路类型、驾驶员性格、心理稳定性、交通复杂程度、规范操作行为和行驶平均车速.应用此评价模型可以对驾驶员进行科学干预和学习培训,从而预防和减少客运交通事故.对秦岭山区商洛市的研究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区域客运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感综合评价,也适用于固定客运班线的驾驶员评价.  相似文献   

4.
公路线形设计不当将影响公路行车安全.公路设计首先应当满足司机视觉心理效应、线形与环境协调等基本要求.在公路设计中,应当把线形设计的质量作为评价一条道路总体效果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运行车速的角度对公路交通安全性开展评价研究,通过采集道路断面单车速度,将相邻断面的单车运行速度差的85%位值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通过引入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单车速度差的85%位值的道路安全性评价隶属函数,并确定了道路安全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以评定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某山区公路车速调查数据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路系统,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原有的很多道路已经无法适用现代交通的需求了。当初在建设这些道路时因为技术以及材料上的限制导致道路的性能均不算太好,为了提高旧路的整体性能需要进行改建,详谈了土工格栅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发达国家建立评价道路服务指标体系情况,论述了建立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意义、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确定交通公路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程朝辉  衷平 《交通标准化》2014,(3):31-35,42
以福建省东山环岛生态路建设中公路选线为例,选取5个指标作为区域公路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11个指标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权重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系统建模得出公路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最终对东山环岛路选线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出最佳生态选线.  相似文献   

9.
引言石灰稳定土在我国道路上的应用有很悠久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类材料造价低廉,料源广泛,适用于二、三级公路基层及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对土的塑指要求有一定的限制,细粒土的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  相似文献   

10.
交通量数据采集系统由红外线轴检测传感器电路、环形线圈检测传感器电路、数据处理分机板电路和计算机组成.能自动识别车型种类及记数,利用PC机实现数据报表,实时及远程监控.系统适用于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调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和环境条件的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具有干线公路特点的道路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公路安全性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指数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某省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实际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并可靠。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各单项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阐述了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针对路面状态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具有干线公路特点的道路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公路安全性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指数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某省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实际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并可靠。  相似文献   

14.
杨翠峰 《北方交通》2012,(12):11-14
利用模糊层次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道路景观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安全、自然安全、人文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孔青公路的实际景观为例,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及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抗水灾能力,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详细阐明了山区公路水灾害评价中危险性、易损性、损失、风险、减灾效益等基本概念。提出了山区公路水灾害评价系统应由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及减灾效益评价4部分构成,而对于路网水灾害评价应由点、线、面构成,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维评价体系。指出对已有公路的防排水与抗水毁能力的工程评价,是水毁防治工程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应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对于路网水灾害评价,应侧重于点(点单元)评价,适当考虑线评价。最后,从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及防灾减灾4个方面构建了公路水灾害评价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6.
引言石灰稳定土在我国道路上的应用有很悠久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类材料造价低廉,料源广泛,适用于二、三级公路基层及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对土的塑指要求有一定的限制.细粒土的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高速公路实施道路安全评价即线形质量评价,提出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公路平面线形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拟合曲线参数与曲线特征点识别方法及外业采样点分布的精度要求.结果表明:原理运用正确,拟合参数合理、可靠,为获取公路数据资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微表处是乳化沥青稀浆罩面的最高级形式,它适用于重要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如高速公路、城市干线等。就公路微表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徐娜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9):143+145-143,145
所谓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主要是路面结构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使路面使用及适用时间最大化,使路面的损坏延迟,并改善现有的交通条件。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的公路养护措施,这种措施有利于节省道路维修重修资金,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由于预防性养护主要是在现有路面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因此通常情况下适用于缺陷较轻微的路面。  相似文献   

20.
《交通标准化》2004,(9):24-2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箱公路中转站(以下简称中转站)的站址选择原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转站的规划和建设,并作为核定中转站级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