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厦门机场二期工程大型耙吸挖泥船外海取砂工效提升的目标,通过分析不同采砂区装舱溢流土质特性和现有取砂工艺问题,总结导致不同采砂区取砂装舱施工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不同土质特性的外海取砂装舱施工优化工艺,并经实船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不同土质的取砂装舱工艺存在差异,对于易沉积、溢流损失小的土质条件,提升舱内平整度能够有效增加装舱土方量;对于难沉积、溢流损失大的土质条件,提升挖泥能力是提高取砂装舱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京唐港区砂源为粉细砂,颗粒较细且不易沉淀,采用传统的吸砂船进行水下取砂溢流量极大、效率极低且装舱量少,无法提供可靠的砂源且取砂造价过高。通过增加主管分流装置对平板驳进行改造,结合同期航道疏浚的耙吸船连接管道进行吹砂,通过溢流沉淀,将耙吸船泥舱中的海砂吹至砂船船舱内,再用于防波堤筑堤冲砂。试验表明,耙吸船联合改造平板驳装舱砂船每日可提供砂源约0.93万方。将航道疏浚与防波堤冲砂施工有机结合,同时节约了吹填区围埝建设和取砂船单独水下取砂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陆元龙  朱珉虎 《船艇》2005,(6):44-45
“新海狮”号耙吸船是上海航道局自行组织研制开发改造成功的第一艘大型多功能深水挖砂船,是目前我国挖砂深度最深的大型工程船舶。最大舱容量为13000m3。具有挖砂装舱、泥门卸砂、首抽舱排岸、首吹等功能,胜任洋山深水港等特大型港口建设工程所需的深海挖砂、围海造田等施工作业。“新海狮”号全船液压系统由上海申诚液压气动公司总承包。在以往同型耙吸式挖泥船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如大功率水下泵、变量高压液压油泵,首吹快速接头,大大提升了“新海狮”号的深海挖砂功能。在控制方面,配置了国内最先进的挖砂工程船…  相似文献   

4.
自卸砂船是广东省珠江流域一种主要的运输船类,由于使用灵活方便,对目的地码头要求不高,因此在广东珠江流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类船舶具有长大纵通斗形开式砂舱。舱长较长,砂舱围板较高,货物重心较高,因此对这类船舶的稳性要求较高,而复原力臂曲线是决定自卸砂船稳性的最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计算自卸砂船的复原臂曲线,是保证船舶稳性计  相似文献   

5.
以一艘87 m自卸砂船为研究对象,介绍破损载况组合、渗透率、风雨密点与无保护开口、破舱稳性计算衡准。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采用CCS船级社软件COMPASS对自卸砂船的概率破舱稳性进行建模,计算表明,该船的概率破舱稳性满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吸自卸砂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挖砂及运砂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船舶,这类船舶具有长大纵通斗形开式砂舱,舱长占船长的60%~70%,舱口围板高度为1.5.2.0米,舱容由最初的70m^3发展到了800m^3。目前《规范》对这类船舶的布置、结构形式以及稳性衡准等均无明确的规定,这对这类船舶的设计、检验等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此  相似文献   

7.
李书辉 《广东造船》2012,(1):78-79,84
主要探讨自卸砂船改V型舱底为W型底,从船舶的舱底形状、舱容、货物重心、船舶总重心高、稳性以及船体纵向强度等方面作综合考虑,较好解决内河自卸砂船稳性裕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消能箱作为泥舱系统的关键设备,直接参与疏浚装舱过程,其出流特性对船舶装舱效果及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以1.50万m3耙吸挖泥船的消能箱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场数值模拟手段,对消能箱主体尺寸、结构形式等影响出流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消能箱管径越大,消能效果越好,且出流均匀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等截面积条件下,圆形截面消能箱的装舱效果显著优于方形截面的设计;消能箱中部开口指向舱底的速度分量较大,可通过布置水平挡板进行局部优化。该消能箱设计有助于改善疏浚装舱过程中细粉砂的沉积效果,节省装舱时间,减少溢流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来西亚槟城吹填造地工程为背景,展开深远海取砂吹填施工作业。基于超长耙臂与水下泵相综合的方式展开作业,加大取砂深度,有效改善采砂效率;基于实地探挖的方式,明确优质砂源主要聚集区域;引入装舱模拟软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立金 《港工技术》2010,47(2):21-23
提高耙吸船开挖密实粉细砂的施工效率是疏浚工程界不断探索的问题,而采用最佳装舱时间是提高耙吸船挖砂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锦州港301泊位工程港池粉细砂的疏浚施工,通过对有效载重曲线和小时效率曲线的分析,简要介绍最佳装舱时间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赵阳 《珠江水运》2010,(4):78-79
自卸砂船的砂舱与舱口围板板架直接连接,舱口围板板架直接承受货物重量载荷.通过对某自卸砂船的舱口围板板架直接计算,发现由于〈规范〉不时直接承受货物载荷作用的舱口围板板架进行加强,导致舱口围板板架不满足强度要求.建议应根据货物载荷的大小适当加强舱口围板板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矿砂船因其货物密度大,所需的舱容相对较小,边舱较大,所以合理配置边压载舱,减小压载舱使用量是很有必要的。应用穷举法,从1对、2对、3对压载舱同时为空舱以及前后压载舱合并的可行性出发,在保证压载状态、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压载舱使用量,提高了目标船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沈国华 《中国水运》2006,4(6):16-18
在货物数量受限的航次最佳配载时,通常使用的配载规则在既满载又满舱的前提下比较可靠.有时存在只符合满载与满舱其中之一的条件下运费收入会比既满载又满舱条件下的运费收入大.本文对配载中满载不满舱、满舱不满载以及既满载又满舱的条件进行了推导,并提出针对具体的货载要分别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以供具体航次配载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散货船舱口角隅自由边的应力峰值通常较高,疲劳寿命难以满足,舱口角隅处通常需要嵌入厚板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引入弹性舱口角隅的设计概念,通过对原角隅处产生一个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来降低舱口角隅自由边的应力。通过分析下凹圆弧的位置、半径及下凹部分长度对舱口角隅自由边应力和疲劳寿命改善效果的影响,探讨弹性舱口角隅的一般设计原则。结果表明,下凹圆弧的位置对自由边应力影响不大;下凹圆弧半径越大、下凹部分长度越长,则自由边应力越小,疲劳寿命越长。与传统舱口角隅相比,弹性舱口角隅可大幅降低舱口角隅自由边的应力,提高其疲劳寿命,降低舱口角隅发生疲劳裂纹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弹性支撑结构作用下的液舱晃荡问题,采用基于Hilber-Hughes-Taylor(HHT)格式的隐式直接积分法求解液舱运动,应用VOF法求解流体晃荡,并结合部分单元参数的概念处理棱形液舱边界,建立了液舱运动与流体晃荡双向耦合迭代算法。以独立液舱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求解弹性支撑液舱晃荡,并与非弹性支撑液舱晃荡进行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刚度的弹性支撑结构作用下液舱液体运动及晃荡载荷的变化规律。该文建立的分析方法为含弹性支撑的独立液舱晃荡载荷预报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6.
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对防护结构的破坏形式、纵舱壁的响应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舱室爆炸载荷作用下,防护结构中以膨胀舱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液舱往里结构受损程度较轻.受膨胀舱中隔板间距疏密影响的,主要是膨胀舱中甲板及横舱壁,液舱往里结构所受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HCSR规范中的疲劳强度计算评估方法,通过NK PrimeShip-HULL 4.3.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某61000t散货船的三舱段有限元模型并细化其底边舱下折角,对散货船2,3舱底边舱下折角疲劳进行分析计算,对比分析CH2疲劳寿命相比较CH3更严厉的原因所在。对于散货船底边舱下折角设计及其疲劳强度校核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液舱舱容大且无装载限制的新型独立B型LNG船在晃荡载荷下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出液舱结构晃荡强度直接分析方法。采用规范公式确定液舱晃荡载荷,根据该方法对液舱模型进行粗网格分析,进行典型区域横摇工况下超出应力许用值的精细网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独立液舱晃荡强度进行有效评估,其中的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可真实反映高应力梯度区域的应力情况。分析结果可为液舱晃荡强度评估、液舱结构优化以及同类LNG船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液舱舱容大且无装载限制的新型独立B型LNG船在晃荡载荷下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提出液舱结构晃荡强度直接分析方法.采用规范公式确定液舱晃荡载荷,根据该方法对液舱模型进行粗网格分析,进行典型区域横摇工况下超出应力许用值的精细网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独立液舱晃荡强度进行有效评估,其中的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可真实反映高应力梯度区域的应力情况.分析结果可为液舱晃荡强度评估、液舱结构优化以及同类LNG船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协调共同规范(CSR-H)对油船货舱区底边舱下折角细网格直接强度分析和精细网格疲劳强度分析提出了强制要求。以某大型油船货舱底边舱下折角有限元计算为例,探讨了四种货舱区底边舱下折角结构加强方案,为后续符合CSR-H规范的油船底边舱下折角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