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解决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施工面临的诸多难题,总结在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若干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工程类比、现场试验及监测等手段,对盾构施工相关工法、材料及技术等进行了引进、研究和实践。研究结果:广州地铁五号线大坦沙南-中山八站盾构区间首次成功应用了盾构始发SEW工法,并完成江中超浅埋泥水盾构过江掘进;火车站-小北站盾构区间顺利通过溶洞群,填补该项国内空白;动物园站-杨箕站盾构区间超小曲线半径掘进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车陂南站-东圃站盾构区间首次成功应用了TAC高分子聚合物,辅助盾构顺利通过浅埋砂层。研究结论: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有效控制了土体稳定和变形,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和平西桥站的通道围护结构选择高压无砂注浆钻孔桩的依据和条件,以及该桩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原理,并对其价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列车运行间隔是实现高效运输组织和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北京地铁五号线中,原天坛东门站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超过105s的要求,宋家庄站站后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虽达到105s,但很紧张。因此,现提出相应调整岔线结构、采用站前折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中的区庄站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方案全方位的比较,选出了更具优越性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中心区客流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5.
饶彪 《铁道勘察》2013,(6):43-45
以广州地铁五号线区庄站主体隧道开挖为例,从工艺特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效益等几方面分析,说明了三台阶4部开挖法在软弱地层中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6.
浅埋暗挖地铁超长管棚施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北京地铁五号线蒲黄榆站在国内地铁施工中首次采用14 6 6m超长管棚作为超前支护 ,介绍蒲黄榆站超前长管棚施工方案比选及施工工艺探索。  相似文献   

7.
9月19日,由中国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担负施工的武汉地铁2号线范(湖站)-汉(口火车站站)区间右线盾构隧道正式始发掘进,首开国内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瓦斯群掘进先河,填补了这方面的技术空白。该工程总长2032.069m,为低瓦斯隧道。  相似文献   

8.
盾构推进姿态动态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地铁M8线Ⅲ标黄兴绿地站-延吉中路站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实例为基础,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技术参数的收集整理以及个人拙见,归纳总结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办法和操作技巧,以供同行参考指正,达到安全操作、高效经济地进行隧道掘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列车运行间隔是实现高效运输组织和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北京地铁五号线中,原天坛东门站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超过105s的要求,宋家庄站站后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虽达到105s,但很紧张。因此,现提出相应调整岔线结构、采用站前折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成航宇 《铁道建筑技术》2024,(3):128-132+196
盾构始发是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风险大、防水任务重、土体扰动强的特点。以天津市滨海新区B1线欣嘉园东站~欣嘉园站区间盾构始发为例,基于薄板理论确定了始发端的软黏土加固范围,并针对穿越软黏土的力学特点,提出“三轴搅拌桩+2排高压旋喷桩”的联合加固方案,并分析了始发端的掘进控制参数,运用现场实测方法得到了地表沉降曲线。结果表明,土体加固方案可满足加固土体的抗剪切、抗拉和盾尾部防渗要求;加固区掘进推力≤1 200 kN,推进速度≤10 mm/min,刀盘转速≤1 r/min;非加固区掘进推力≤3 000,推进速度30~40 mm/min,刀盘转速1~1.51 r/min;监测表明最大地表沉降发生在掘进掌子面附近,掌子面前方2倍掘进长度后的地表沉降趋近于0;地表沉降峰值随着掘进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盾壳尾部脱离加固区时,地表沉降的速率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11.
沈阳地铁4号线劳动路站—望花屯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在曲线段穿越密集建筑物群,且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高,隧道穿越地层为富水黏土地层。根据试验段的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两种模式掘进效果对比,提出采用土压平衡模式穿越建筑物。详细探讨了穿越过程的盾构掘进参数、土仓压力设定、B型管片注浆孔设置以及曲线段测量控制技术,研制了适合地层特点和盾构结构特点的同步注浆浆液及刀盘开挖轮廓与盾体外缘之间的间隙填充浆液。建筑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隆起及沉降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极大提高了盾构掘进工效。  相似文献   

12.
依托深圳市轨道交通12号线怀德站-福永站区间隧道工程,基于EPB/TBM双模盾构穿越地质参数和现场掘进监测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双模式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分别对地层参数及掘进模式进行量化,将刀盘扭矩、刀盘转速、螺旋机转速、总推进力、隧道埋深、围岩等级、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及不同掘进模式作为输入参数,预测出在不同掘进模式及不同地层条件下的设备掘进速率,针对3类典型地层的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并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TBM模式下的微风化段平均相对误差为8.6%,EPB模式下的强风化段平均相对误差为10.6%,EPB模式下的中风化段平均相对误差26.2%;该模型对强风化段及微风化段等地层强度变化较为稳定的地层预测精度较高,同时,该预测模式适用于22个隐层神经元并对掘进速率采用直接放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韩爽 《铁道建筑》2004,(2):26-31
结构防水是地下铁道工程至关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营使用效果。文章结合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四站的防水工程 ,阐述从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防水夹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世界轨道交通》2011,(12):15-15
11月15日上午,郑州地铁1号线凯旋路站到西三环站隧道完成双线掘进,至此,01标段全部实现了洞通。预计12月底,凯旋路站附近道路将全部恢复通行。01标段工程共分4个车站、3个盾构区间以及一个明挖区间,  相似文献   

15.
在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全线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的软弱富水地层为湖泊沉积地层,包含泥炭质土层、黏土、粉土、粉砂等多种地层,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出洞后洞门涌泥涌砂无法迅速封堵,上部地面塌方、端头沉降严重,全线多次进行盾构始发接收端头涌泥涌砂抢险施工。该地层盾构接收按常规洞门凿除+盾构接收+洞门封堵需10~15 d时间,存在施工过程长、风险难以掌控等问题[1]。针对富水地层盾构接收风险大问题,提出利用洞门结构上方缺口配合盾构掘进增加洞门结构裂缝从而快速凿除洞门+盾构到达洞门位置进行地面注浆封堵初步流水通道+盾构出洞后快速封堵洞门综合工艺措施,从而实现盾构安全快速出洞。实践结果表明,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六标在左线青少年宫站接收过程中,配合盾构稳定接收技术,从洞门凿除到盾构接收完全封堵洞门仅用72 h,在富水地层施工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鸡鸣寺站区间盾构沿线穿越复合地层时极易引发盾构过度磨损和掘进功效低下等不良后果。从盾构选型设计、盾构掘进关键参数控制和辅助控制措施等多方面开展研究,总结了满足该区间施工要求的掘进综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复合式盾构且根据掘进断面地层特性动态调整掘进模式和施工参数、优化浆液和改良剂配方的综合控制技术可以保障盾构安全穿越复合地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外滩大桥站—正大路站区间盾构近距离对向掘进工程,就软弱土层盾构近距离对向掘进施工控制问题,应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盾构近距离对向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并依此从对向掘进施工工艺和盾构掘进施工参数提出了施工控制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隧道管片位移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五号线连续结合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京地铁五号线立水桥站—立水桥北站高架区间第二联为大跨度连续结合梁,具有荷载重,跨度大,部分梁体位于曲线上等特点。具体介绍该结合梁设计,重点介绍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处理方法,以及曲线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五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北土城东路站区间隧道在初期支护完成后,由于区间南端400米范围对应地表含有的污水管及φ1500mm高压上水管渗漏,导致区间隧道南端初期支护壁后渗水严重,多处出现管涌,直接影响是区问隧道二次衬砌无法施作,因而采用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技术,并在局部地段采用堵漏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段初期支护渗水导致二次衬砌无法施作的困难,确保了区间隧道二次衬砌的正常进行。本文重点介绍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从掘进控制、姿态控制、注浆控制三方面,介绍了福州地铁1号线03标斗门站~树兜站盾构区间在全断面淤泥质层中掘进的关键技术。该技术不仅全面阐述了如何应对盾构在全断面浅埋淤泥质层中掘进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及风险,更节约成本,提高了成型隧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